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鎖定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英文:Wasp-class amphibious assault ship,艦種分類為Landing Helicopter Deck,LHD,又稱多功能兩棲攻擊艦)是美國海軍隸下的以直升機和垂直/短距起降(STOVL)戰鬥機為主要作戰武器,配備船塢的多功能兩棲攻擊艦
該級艦基於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設計建造,但相較於塔拉瓦級能使用更先進的艦載機登陸艇。黃蜂級幾乎能運輸一整支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MEU),並通過登陸艇或直升機在敵方領土縱深或前沿作戰。
該級艦末艦馬金島號以全新的複合燃氣渦輪與電力推進動力系統(Auxiliary Propulsion System,APS)來取代複雜笨重且反應緩慢的蒸汽渦輪系統,成為美國海軍第一種使用整合式電力推進系統的作戰艦艇。 [1] 
2021年2月12日美國“軍事”網站報道,近日一名被部署到“黃蜂”號兩棲攻擊艦上的水兵死於新冠病 [23] 
中文名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外文名
Wasp-class amphibious assault ship
前型/級
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
次型/級
美國級兩棲攻擊艦
國    家
美國 [1] 
艦    型
多功能兩棲攻擊艦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發展沿革

F35B在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上
F35B在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上(5張)
美國海軍為了取代老舊的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以塔拉瓦級(Tarawa class )兩棲攻擊艦的設計發展出黃蜂級。黃蜂級的外型與塔拉瓦級十分類似,並使用相同的動力系統,但是黃蜂級在設計與概念上有重大的改良,並且功能更多。 [2]  本級艦的命名多半沿用以往的名艦名,例如黃蜂號(USS Wasp LHD-1)、埃塞克斯號(USS Essex LHD-2)的前身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著名航空母艦,而博克瑟號(USS Boxer LHD-4)與博諾姆·理查德號 (USS Bonhomme Richard LHD-6)的前身也是二戰時期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艦名。此外,也有以著名戰役名為命名的,例如第七艘硫磺島號(USS Iwo Jima LHD-7)。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技術特點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設計特點

不同於塔拉瓦級,黃蜂級的原始設計中就被賦予操作LCAC氣墊登陸艇以及AV-8戰鬥機B型的能力。黃蜂級的艦內空間結構與塔拉瓦級相似,不過艦內車庫甲板面積(1980平方米)僅有塔拉瓦級的73%,貨艙甲板容積(3030立方米)也只有塔拉瓦級的92%,騰出的空間用來容納航空機相關設施,可裝載比塔拉瓦級更多的航空器。黃蜂級的泛水式艦內塢艙長82.1米,寬15.3米 ,雖然賬面尺寸比塔拉瓦級小,不過由於內部結構變更的關係,黃蜂級的塢艙一次能容納三艘LCAC氣墊登陸艇或12艘LCM-6機械登陸艇(塔拉瓦級一次只能搭載一艘LCAC或4艘LCU登陸艇),並且能在塢艙內直接為其所屬小艇進行整補。 [3] 
黃蜂號操作的AV-8B 黃蜂號操作的AV-8B
黃蜂號艦尾 黃蜂號艦尾
在原始設計中就納入了AV-8B的運用能力,黃蜂級無須接近灘頭便能進行攻擊任務,因此並未如同塔拉瓦級般裝置MK-45艦炮,飛行甲板可用面積遂得以增加,這是兩級艦在外觀上的主要區別之一。與塔拉瓦級相同,黃蜂級擁有兩具供運送航空器用的大型升降機,但兩具皆為甲板邊緣升降機,而非塔拉瓦級將一具設在艦尾中線。這兩具升降機都能運送CH-53重型直升機。黃蜂級的艦內車庫甲板的標準搭載量包括5輛M-1主戰坦克、25輛AAV-7兩棲登陸車、8輛M-109自行炮、將近68輛HMMVVV戰術輪型卡車、10輛補給車輛、20輛5噸軍用卡車、2輛水櫃拖板車、2輛發電機拖板車、1輛油罐車、4輛全地形堆高機等。 [4] 
車庫甲板並未設置駛進/駛出艙門,這些車輛需駛入艦內塢艙,由登陸載具運上岸,或由貨運升降機送至甲板上,由重型直升機吊掛至陸上。艦上有六個長7.6m寬3.6m的貨運升降機,比塔拉瓦級多一個。黃蜂級的飛行甲板由HY-100高張力鋼板建造,長249.6m, 寬42.67m 。 [3]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航空配置

基薩奇號上的AH-1W 基薩奇號上的AH-1W
在標準的搭載模式下,黃蜂級的艦載機陣容可為4架CH-53運輸直升機、12架CH-46運輸直升機、4架AH-1W攻擊直升機、6架AV-8B垂直起降攻擊機、2架UH-1N通用直升機,或者是9架CH-53、12架CH-46、4架AH-1W、6架AV-8B、4架UH-1N,機隊總數大致在30架上下。在突擊模式(Assault Mode)下,艦上可搭載42架CH-46運輸直升機;而在操作最新一代的MV-22傾斜旋翼運輸機時,黃蜂級最多能容納12架。 [5] 
基薩奇號上的CH-53 基薩奇號上的CH-53
除了以直升機進行垂直包圍作戰外,黃蜂級還能搭載20~25架AV-8B垂直起降戰機與4~6架SH-60B反潛直升機 ,當作STOVL航空母艦來使用,此功能與70年代美國海軍進行的Project-60艦隊整建計劃中遭取消的制海艦Sea Control Ship)相同。 [6]  原本美國海軍打算在飛行甲板前端裝置滑躍甲板(Ski-jamp)以增加AV-8B的出擊能力,但是為了避免減少直升機起降空間而作罷 ;由於黃蜂級的飛行甲板夠長,AV-8B即使不靠滑躍甲板都能順利起飛 。在一般編制6架AV-8B的情況下,黃蜂級平均每日出擊架次(只計算AV-8B)約為10至20架次;如果在制海艦模式、搭載二十幾架AV-8B的情況下,每日出擊架次可提高到約30架。 [7]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艦電武裝

本級艦配備SWY-3武器指揮系統與ACDS作戰系統,兩者連結艦上所有的雷達與電子戰系統(包括SPS-48、SPS-49、MK-23 TAS、SPS-67、MK-15密集陣CIWS上的雷達、SLQ-32電子戰系統以及日後新增的SPQ-9B目標追蹤雷達),指揮MK-15 Block 1A密集陣近迫武器系統以及北約海麻雀防空導彈進行防空接戰。 [8]  黃蜂級亦配備SYS-2整合目標自動追蹤系統(IADT),首艦黃蜂號使用的版本為(V)3;不過黃蜂號雖在1989年7月就已成軍,但艦上的SYS-2(V)3直到1991年才通過所有測試。後續的黃蜂級則使用1990年開發的SYS-2(V)5。2005年起,美國海軍開始LHD 5-8上加裝MK-38 Mod 2 25mm遙控機炮,包括黃蜂級。 [9] 
胡蜂級艦面配置 胡蜂級艦面配置
黃蜂級具備完善的C3I(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s and Intelligence)設施以便指揮兩棲作戰,並且擁有齊全完善的醫療設施;當登陸部隊出發後,艦上的牀位空間能立刻轉換併成立一所擁有600張病牀的野戰醫院,此外還有4間手術房。首艦黃蜂號最初只裝有SPS-49對空雷達,LHD-2之後則增加SPS-48E雷達以及SYS-2 IADT,後來黃蜂號也追加這些裝備。 [10]  未來黃蜂級會增加運用MV-22傾斜旋翼機以及F-35戰鬥機的能力。此外,黃蜂級正陸續加裝MK-31 Block 1拉姆(RAM)短程反導彈系統並納入SWY-3武器指揮系統中,可大幅強化自衞能力。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改進升級

建造中的馬金島號 建造中的馬金島號
2002年4月19日,美國海軍與諾格集團簽約,建造最後一艘改良型黃蜂級艦馬金島號(USS Makin Island LHD-8)。與先前的姊妹艦相較,馬金島號細部設計差異很大,幾乎可歸類為新的一級,其艦體稍微放大,滿載排水量增至41335噸。馬金島號是美國海軍第一艘着重降低能源消耗與污染排放的“綠色軍艦”, [11]  以全新的複合燃氣渦輪與電力推進動力系統(Auxiliary Propulsion System,APS)來取代複雜笨重且反應緩慢的蒸汽渦輪系統,成為美國海軍第一艘使用整合電力推進系統的作戰艦艇。馬金島號的高速航行主機是兩具LM-2500+燃氣渦輪,這是美國第一艘換裝LM-2500+主機的軍艦。 [12] 
LHD-8馬金島號 LHD-8馬金島號
馬金島號的主發電機為六具4000KW的柴油發電機組,並且是美國海軍第一種採用4160伏特輸配電系統的非核動力船艦;馬金島號高速航行時以燃氣渦輪通過傳動系統驅動雙軸可變距螺旋槳螺旋槳,中低速巡航時則改用電動的輔助推進系統(APS),這是兩組各5000馬力的可變速交流(AC)電動機,由艦上發電機提供電力,不經過減速齒輪與傳動軸,在低速航行時可達成更好的燃油運用效率,並降低燃氣渦輪與傳動系統的機械損耗 ,延長壽命並降低全壽期操作成本。如果以電力推進代替1/4原本由燃氣渦輪供應的航程,則每年可節省35萬加侖的燃油 ,全壽期燃油消耗成本能比先前的黃蜂級節省2.5億美元 。 [13] 
馬金島號艦島 馬金島號艦島
由於沒有蒸汽產生系統,因此以往蒸汽船艦所需的蒸汽或化學相關裝備,在馬金島號上都以更現代化、更節省能源且不污染環境的新科技取代, 艦上的淡水由逆滲透系統提供,不需如以往般添加溴、氯等消毒用化學品,對環保更為有利。馬金島號的煙囱重新設計,兩具煙囱裝設於艦島右側並向外側傾斜 ,目的是將廢氣導向舷外方向,減少對飛行甲板的干擾,顯然是準備操作F-35B STOVL戰機,這是馬金島號與先前黃蜂級最顯著的外觀差異。 [14]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性能數據

技術數據
標準排水量
40,500噸
滿載排水量
41150噸
艦長
253.2 米
舷寬
32米
吃水
8.1米
動力
LHD-1~7:
2×600psi鍋爐/70000
2×蒸汽渦輪
1×艦首推進器
雙軸
LHD-8:
2×GE LM-2500+燃氣渦輪/70000
2×APS輔助電力推進系統/10000
1×艦首推進器
雙軸CRP
乘員
船員1108 搭載部隊1894
航速
24節
船電系統
雷達
1×AN/SPS-48E 3D對空搜索雷達

1×AN/SPS-64平面搜索雷達

1×AN/SPS-73平面搜索雷達

1×AN/SPQ-9B追蹤雷達(改良後加裝)
其他
1×六聯裝MK-36 SRBOC干擾彈發射器
1×AN/SLQ-25魚雷對抗系統
作戰系統
ACDS作戰系統
SSDS MK.2船艦自衞系統(LHD-8)
陸戰隊兩棲戰術暨管制系統(MTACCS)
整合性兩棲戰術武器資料系統(ITAWDS)
聯合戰術信息分配系統(JYIDS)
艦載武裝
艦炮
導彈
2×MK-29 IPDMS海麻雀短程防空導彈發射器

2×MK-15 Block 1A密集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LHD-5~8)/3(LHD-1~4)
1×MK-31 Block 0/1拉姆(RAM)短程防空導彈系統(21聯裝MK-49拉姆導彈發射器)(90年代陸續加裝)
近防
3×MK-38 Mod1/2 25mm機炮(LHD-5~8)/4(LHD-1~4)
4-8×MK-33 12.7mm機槍
登陸載具
LCAC氣墊登陸艇×3或
LCU通用登陸艇×2或
LCM-8機械登陸艇×6或
LVTP-7兩棲突擊載具×40~61
艦載機
標準模式①
CH-53運輸直升機×4
CH-46運輸直升機×12
AH-1W攻擊直升機×4
AV-8B垂直起降攻擊機×6
UH-1N通用直升機×2
標準模式②
CH-53運輸直升機×9
CH-46運輸直升機×12
AH-1W攻擊直升機×4
AV-8B垂直起降攻擊機×6
UH-1N通用直升機×4
突擊模式
CH-46運輸直升機×42或MV-22傾斜旋翼機×12
制海模式
AV-8B垂直起降攻擊機×20
SH-60B反潛直升機×4~6 [15]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服役動態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伊黎衝突

硫磺島號ESG打擊羣 硫磺島號ESG打擊羣
2006年7月中旬,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之際,硫磺島號便率領一支ESG打擊羣前往中東,將原本在中東沙漠進行演習的美國陸戰隊第24遠征隊裝載上船,隨即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駛抵以色列北部海岸後一面待命戒備,同時也以本身的實力支援美國在當地的撤僑行動,包括以LCAC及LCU登陸艇運送僑民至撤僑船隻上,而艦上AV-8B機隊在撤僑過程中也在上空隨時待命掩護。隨後當美國國務卿萊斯前往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主持調停時,更以這支遠征羣作為往返黎巴嫩美國大使館的直升機起降基地,因為當時在黎巴嫩國際機場公然起降必須冒很大的風險。 [16]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颶風救災

硫磺島號在密西西比河港 硫磺島號在密西西比河港
2005年9月美國新奧爾良地區遭卡特里娜颶風重創,黃蜂級的硫磺島號便駛入密西西比河河道充當救援平台,利用艦上的運輸直升機隊與登陸艇、登陸車隊向交通基礎設施遭嚴重破壞的災區運送物資,而美國總統喬治布什更以硫磺島號作為臨時救災指揮所,“陸戰隊一號”總統專用直升機在此期間也進駐該艦。正因為多功能兩棲攻擊艦在物資輸送與人道救災方面的巨大價值,近年來歐、亞不少國家爭相購買或建造此類艦艇。 [17]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F-35上艦

F-35B於黃蜂號上 F-35B於黃蜂號上
2011年10月初,新一代的F-35B垂直/短距起降(STOVL)戰機在黃蜂號上展開起降測試,編號BF-2的F-35B一號機在2011年10月3日首度完成在黃蜂號上的垂直降落,隨後數天內該機在黃蜂號上進行了多次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測試,而編號BF-4的F-35B二號機也在同一周的週末起展開在黃蜂號的起降測試工作。 [18]  為了配合換裝F-35B,美國將對黃蜂級進行必要的修改,相關設計在2013年上旬完成。 [19]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本級艦

艦名
簽約時間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本級艦共八艘
LHD-1 WASP
1984/2/28
1985/5/30
1987/8/4
1989/7/29
LHD-2 ESSEX
1986/9/10
1989/3/20
1991/2/23
1992/10/17
LHD-3 KEARSARGE
基薩奇號
1987/11/20
1990/2/6
1992/3/26
1993/10/16
LHD-4 BOXER
拳師號
1988/10/3
1991/4/18
1993/8/13
1995/2/11
LHD-5 BATAAN
1991/12/20
1994/6/22
1996/3/15
1997/9/20
LHD-6 BONHOMME RICHARD
博諾姆·理查德號
1992/12/11
1995/4/18
1997/3/14
1998/8/15
LHD-7 IWO JIMA
硫磺島號
1995/2/28
1997/12/12
2001/3/25
2001/6/30
LHD-8 Makin Island
馬金島號
2002/4/19
2004/2/14
2006/9/22
2009/10/24
[20]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總體評價

遠征打擊羣 遠征打擊羣
為了應對進入21世紀以後“強度較低、對陸地投送武力為主”的新海上作戰型態,美國海軍從2003年起以兩棲登陸艦艇為核心來組建“遠征打擊羣”(Expedeitionary Strike Group,ESG),每個打擊羣由一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為核心,搭配兩艘船塢運輸艦或船塢登陸艦,外加護航的一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一艘伯克級驅逐艦、一艘佩裏級護衞艦以及一艘攻擊核潛艇;其中,打擊羣裏三艘兩棲艦艇能搭載的陸戰隊總兵力就大約有兩千名。 [21] 
馬金島號海上投送編隊 馬金島號海上投送編隊
ESG的投送能力不及傳統的航空母艦戰鬥羣,不過實際上黃蜂級所搭載的航空武力已經超過大部分國家所擁有的短距起降航空母艦,足以應對一場低強度區域性衝突所需的火力支援與垂直輸送需求。ESG憑藉着黃蜂級以及兩艘所屬兩棲艦艇所搭載的各式直升機隊與登陸載具,將所攜帶的部隊以最快速度送上陸地,並藉由黃蜂級優越的指管通情能力以及艦載STOVL戰機、AH-1W/Z攻擊直升機提供的火力支援這場軍事行動。在未來,美國海軍不一定要動用龐大的航空母艦戰鬥羣,也能靠ESG有效完成大部分的海外武力投送行動。 [2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