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花綠絨蒿

(中藥名)

鎖定
黃花綠絨蒿,中藥名。為罌粟科植物橢果綠絨蒿Meconopsis chelidonifolia Bur. et Franch.的全草。具有清熱,除濕,通淋,止痛之功效。用於肺熱咳嗽,肺炎,肝炎,濕熱水腫,淋濁,風濕關節疼痛。
中文名
黃花綠絨蒿
拉丁學名
Meconopsis chelidonifolia Bur. et Franch.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毛茛目
罌粟科
綠絨蒿屬
橢果綠絨蒿
分佈區域
四川及雲南

黃花綠絨蒿入藥部位

全草。

黃花綠絨蒿性味

微苦,寒。

黃花綠絨蒿歸經

歸肺、肝、腎經。

黃花綠絨蒿功效

清熱,除濕,通淋,止痛。

黃花綠絨蒿主治

用於肺熱咳嗽,肺炎,肝炎,濕熱水腫,淋濁,風濕關節疼痛。

黃花綠絨蒿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

黃花綠絨蒿採集加工

夏季採收,洗淨,曬乾。

黃花綠絨蒿形態特徵

橢果綠絨蒿又名:裂葉蒿。多年生草本,高0.5-1.5m。主根細,具多數鬚根,根莖處有宿存的葉基並密被黃棕色具短分枝的剛毛,常生有第2年芽胞。莖直立,綠色帶紫,上部分枝,下部被毛。基生葉和莖下部葉具短柄,密被黃棕色長硬毛;葉片輪廓寬卵形,長約7.5cm,寬約7cm,近基部羽狀全裂,頂部羽狀淺裂,裂片3-5,疏離,羽狀淺裂或深裂,小裂片卵形,先端鈍或近圓形,兩面疏被長硬毛,背面具白粉;上部莖生葉較小,無柄或近無柄,闊卵形,略被毛,羽狀3全裂或3深裂。花生於上部莖枝的葉腋內,有時2朵生於小枝末端;萼片2,近圓形,無毛,邊緣一側膜質;花瓣4,黃色,倒卵形或近卵形,長2-2.3m,寬1.7-2.2cm;雄蕊多數,花絲絲狀,花葯狹長圓形,黃色;子房卵圓形,無毛或近基部略被剛毛,花柱短,柱頭頭狀。蒴果卵圓形,無毛,4-5(-6)瓣自先端向下微裂。種子鐮狀長圓形,長不到1mm。花期5-7月,果期7月以後。

黃花綠絨蒿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850-3700m的疏林下或溪邊較陰處。分佈於四川及雲南等地。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
  • 3.    夏麗英.現代中藥毒理學: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05年
  • 4.    詳細內容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