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花煙草

鎖定
黃花煙草(Nicotiana rustica L.)是茄科、煙草屬植物。一年生草本,高40-60釐米、有時達120釐米。莖直立,粗壯,生腺毛,分枝較細弱。葉生腺毛,葉片卵形、矩圓形、心臟形、有時近圓形或矩圓狀披針形。花序圓錐式,頂生,疏散或緊縮;花梗長3-7毫米。花萼杯狀,長7-12毫米,裂片寬三角形;花冠黃綠色,筒部長1.2-2釐米,檐部寬約4毫米;雄蕊4枚較長, 1枚顯著短。蒴果矩圓狀卵形或近球狀,長約10-16毫米。種子矩圓形,長約1毫米,通常褐色。花期7-8月。 [1] 
原產於南美洲。中國西南、西北部及山西、廣東等省有栽培。 [1]  耐寒冷,適宜在低温地帶生長。 [2]  [7] 
黃花煙草可作煙草工業的原料;全株也作農藥殺蟲劑。 [1]  全草、葉可以入藥。全草:清熱解毒,發汗,鎮靜,催吐,豁痰,消食,開膈降氣。葉:行氣,解毒。 [4] 
(概述圖參考來源: [5] 
中文名
黃花煙草
拉丁學名
Nicotiana rustica L. [10] 
別    名
山煙
小花煙
山煙
莫合煙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茄目
茄科
煙草屬
黃花煙草
命名者及年代
L.,1753

黃花煙草植物學史

  • 明清時期煙草分類問題
煙草分為黃花煙與紅花煙,明清時期中國絕大部分地區所種植煙草,皆為紅花煙之中的曬煙,所以一般情況下的史料並未涉及煙種區分,往往一概而論,這也是目前史學界忽視黃花煙問題的主要原因。黃花煙在中國種植於北方部分省份,較集中於甘肅、東北、新疆。新疆雖主種植黃花煙,但種煙較少,文獻亦不加區分,但在甘肅與東北的地方文獻,稍晚時期有對兩種煙草的區分記載。如甘肅地區,據《朔方道志》記載:“煙草,俗名煙,有兩種,一曰藍煙,一曰棉煙,五泉出者最佳”。此處藍煙即為黃花煙,棉煙即為曬煙。中國東北地區,則將黃花煙稱為蛤蟆煙,又名老羗煙等,曬煙稱為柳葉煙、又名片煙等。 [3] 
關於兩種煙草具體性狀,甘肅、東北地方史料記載頗為詳細。中國東北地區,據《安達縣誌》記載: [3] 
“煙草莖高二三尺,花色白狀,如漏斗,葉無柄,有卵形,尖形兩種,卵形者曰形耆,曰蛤蟆煙,又名老羗煙,其種類傳自俄國,本地人俗呼俄人為老羗人,因以名其煙曰老羗煙,尖形者曰柳葉煙,葉尖如柳形”; [3] 
中國甘肅地區,曬煙與黃花煙皆有種植,主要為黃花煙,為中國黃花煙主產區。文獻中常見甘肅煙草異於其他地區的記載。《本草綱目拾遺》:“水煙真者出蘭州五泉,如葵葉光澤,形如紅蓼,色黃”。而關於兩種煙草性狀與種植方法的區別,《重修皋蘭縣誌》有詳細記載:“煙草 本名淡巴菰,俗名煙葉,有兩種,一種葉厚而微圓,色深綠,花簇簇聚莖端開作黃色,名曰:‘藍煙’;一種葉薄而微尖,色碧綠,莖端另抽枝條開花,作淡紅色,名曰:‘棉煙’”。 [3] 
  • 起源與傳入
據美國學者研究,約在八千年前,南美就已經有種植黃花煙。在新墨西哥的高輥洞穴中,就有栽培煙草的遺蹟,用放射性碳測定,其日期為公元前1400年至1000年。 [3] 
西方殖民者十五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中首次發現煙草。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隨船水手有在古巴發現煙草的記載。1503年,西班牙探險者就有關於印第安土著嚼煙與吸煙的記載。十六世紀初期,西方殖民者雖發現煙草,但煙草並未迅速大規模流出美洲並傳播。至十六世紀三十年代,西班牙人在tabaca島上發現煙草並將其帶出美洲,煙草也因地而名,西班牙語煙草即為tobaco,煙草英語tobacco亦由此而來。而後,隨着西方殖民者的海上擴張,煙草開始在世界上大規模傳播。 [3] 
在煙草由美洲逐漸向歐洲、非洲與亞洲的傳播路徑中,單從煙草傳播的地理方向來看,大致可分為兩條路線。其一即經達伽馬開闢的航線,通過海路,經由非洲西海岸、非洲東海岸、印度洋北岸而進入東南亞、東亞各國。其二即經由歐洲,通過陸路傳播,逐漸傳播至俄國、中亞、最後進入西伯利亞、東亞。 [3] 
雖然在文獻中很難找到對各路線傳播煙草種類明確劃分,但可以從種植區劃與曬煙種植習性進行區分。東南亞各國所種煙草,除近代傳入煙草,僅有曬煙,而氣候方面,黃花煙不可能種植,所以,經東南亞傳入中國煙草,確係曬煙無疑。事實上,明清時期中國主要種植的煙草即為曬煙,而曬煙又早於黃花煙傳入,前人所討論的煙草傳入問題,一般都屬於對曬煙傳入問題的研究。而相較於南線,北線則可能呈現曬煙與黃花煙一併傳播的情況,但至俄國以東,其氣候不允許曬煙生長,所以自俄國開始而東傳的煙草,為黃花煙。 [3] 
關於黃花煙入華的具體時間,史料記載極其稀少。筆者在前文已經介紹各種煙種,雖然,最早明確記載黃花煙的文獻為光緒年間的《重修皋蘭縣誌》中的“藍煙”。但黃花煙的傳入應該更早。當時中國最為著名的黃花煙產品為蘭州水煙,據《食煙考》記載“煙既行百餘年而水煙出矣。水煙者,起於甘肅之蘭州。……初時人畏其力猛,食者絕少,漸自秦而晉、而豫、而齊魯燕宋,大江以南,今且遍天下無不至矣。”又據乾隆時楊芳燦《水煙》詩云:“西陲產靈草,也號淡巴菰”。按此處表述,所指煙草必與內地不同,應指的是黃花煙。在乾隆時期,甘肅植煙文獻大量湧現,這也是乾隆黃花煙入華的證據。所以,由上述推算,黃花煙應於乾隆年間傳入中國北方。 [3] 
黃花煙傳入中國的具體途徑,這也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清代中俄貿易繁榮,自新疆、蒙古與東北皆有貿易往來,黃花煙則分別經由新疆、蒙古、東北等地進入中國。相較於東北等地,黃花煙率先傳入新疆,時新疆處於準噶爾汗國時期,與俄國交流頻繁,黃花煙則由此入疆。自清中葉開始,也有大量文獻將煙草來源指向西北。乾隆時楊芳燦《水煙》詩云:“西陲產靈草,也號淡巴孤”。按照這裏的表述,這裏的煙草應該和東南傳入的煙草不同,應指黃花煙,始於西部。《皇朝經世文編》有“原煙出西北邊外”,《勇廬閒詰》亦有載“吃煙始西域”。這都是時人對煙草自西北傳入中國的認知。時中國黃花煙廣種於甘肅,甘肅《靈台縣志》亦有載:“煙草……濫觴實起於西”。種種材料表面,與東南傳入的紅花煙不同,黃花煙應自西北傳入。 [3] 
除新疆外,俄國黃花煙亦有經蒙古、東北入華。蒙古恰克圖為中俄貿易重要口岸,中俄往來頻繁。中國東北地區《綏化縣誌》有記載:“煙草……有卵形尖形兩種,卵形葉者曰蛤蟆煙,又名老羗煙,其種自蒙古地傳來”。此處之蛤蟆煙,即為東北對黃花煙的稱呼,其種來自蒙古,而蒙古黃花煙,則應由俄國直接傳來,而後向內地傳播。又據《煙草譜》有“水煙出甘肅之五泉,一名西尖,從陝中來”。蘭州水煙除由新疆傳入,亦有陝西西傳,陝西之黃花煙,可能由北部接壤的蒙古傳入。 [3] 
明清時期東北地區中俄貿易頻繁,黃花煙亦有直接進入東北。東北地區《安達縣誌》就有載:“煙草又名淡巴菰,……卵形者曰形耆,曰蛤蟆煙,又名老羗煙,其種類傳自俄國,本地人俗呼俄人為老羗人,因以名其煙曰老羗煙。”關於黃花煙傳入東北的時間,可能要到清末期。 [3] 
綜上所述,在煙草史的研究之中,應該注重煙種區分問題,對黃花煙與紅花煙區別對待,不同的煙草,其傳播路線是不一樣的。不論黃花煙與紅花煙,俱原產美洲,新航路開闢後,西方殖民者逐漸將煙草帶出美洲。紅花煙沿着達伽馬開闢的航線,通過海路於明末傳入中國,相比之下,黃花煙的傳播則要慢得多,在十六世紀中葉才在歐洲試種成功,逐漸通過陸路東傳至俄國,而後則自俄國傳入中國。關於黃花煙傳入中國的史料稀少,但根據內地甘肅等地黃花煙種植記載,其大約在乾隆年間傳入;在傳播路線方面,最早應過中亞而傳入新疆,這也是黃花煙傳入中國的最重要的路線,而後亦有經蒙古東北傳入。 [3] 
黃花煙傳入中國線圖 黃花煙傳入中國線圖

黃花煙草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40-60釐米、有時達120釐米。莖直立,粗壯,生腺毛,分枝較細弱。葉生腺毛,葉片卵形、矩圓形、心臟形、有時近圓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頂端鈍或急尖,基部圓或心形偏斜,長10-30釐米,葉柄常短於葉片之半。花序圓錐式,頂生,疏散或緊縮;花梗長3-7毫米。花萼杯狀,長7-12毫米,裂片寬三角形,1枚顯著長;花冠黃綠色,筒部長1.2-2釐米,檐部寬約4毫米,裂片短,寬而鈍;雄蕊4枚較長, 1枚顯著短。蒴果矩圓狀卵形或近球狀,長約10-16毫米。種子矩圓形,長約1毫米,通常褐色。 [1] 

黃花煙草產地生境

原產於南美洲,主要分佈於玻利維亞、秘魯、厄瓜多爾高原。廣泛種植於亞洲西部,俄羅斯種植最多,稱為莫合煙。中國西南、西北部及山西、廣東等省有栽培,主要產區為新疆、甘肅和黑龍江;產品中以蘭州水煙、關東蛤蟆煙和伊犁莫合煙最負盛名。 [1]  [6]  黃花煙草耐寒冷,適宜在低温地帶生長。喜較冷涼的氣候,生育期較短,主要分佈在高寒山區,要求年平均氣温7-9℃,≥10℃160天以上,日照約2000小時左右,較耐旱,土壤要求不嚴,但較喜肥沃土。 [2]  [7-8] 

黃花煙草生長習性

黃花煙草的花冠筒狀、綠色,據後期切片觀察結果將採樣花蕾從小到大排列可以分為7個時期,按其發育及成熟情況將花蕾又分為4個時期,即大孢子發生時期(時期1~2),雌配子體發育時期(時期3~4)、雌配子體成熟時期(時期5~6)和胚胎形成時期(時期7)。 [2] 
黃花煙草大孢子發生、雌配子體及胚胎髮育過程 黃花煙草大孢子發生、雌配子體及胚胎髮育過程
由大孢子發生時期的切片可以得出:野生黃花煙草的子房為2室,由兩心皮組成,中間具假隔膜,胎座類型為中央特立胎座,胚珠為多數且倒生,大孢子由靠近珠孔端的一個珠心細胞發育為孢原細胞,孢原細胞經過細胞分化,成為一個大孢子母細胞。 [2] 
大孢子母細胞的細胞體積明顯大於周圍珠心細胞和表皮細胞,細胞核位於細胞的中央。大孢子母細胞經過兩次連續的分裂,第1次為染色體的減數,即:大孢子減數分裂Ⅰ結束後,形成由兩個具有細胞壁的細胞組成的二分體)。然後減數分裂繼續進行,到減數分裂Ⅱ結束後,形成由4個細胞排成一直線的四分體,4個細胞各自具有細胞壁。最後靠近珠孔端的3個大孢子退化並消失,留下合點端的1個大孢子即功能大孢子,功能大孢子體積逐漸增大,形成單核胚囊。自此即將進行雌配子體的發育。 [2] 
花蕾處於雌配子體發育時期和成熟時期時,單核胚囊形成後雌配子體的發育開始,單核胚囊的細胞核較大,周圍細胞質由液泡填充,細胞核經過一次有絲分裂形成二核胚囊。二核胚囊發育的後期,2個核分別向珠孔端和合點端移動,中間形成1個大液泡,二核胚囊再進行1次有絲分裂成為四核胚囊。四核胚囊的最後經過1次有絲分裂形成8個核,即八核胚囊,至此胚囊的細胞分裂基本完成,由於八核胚囊不易切在1個平面上,因此沒有十分典型的圖像。 [2] 
八核胚囊的8個核在四核胚囊有絲分裂後在珠孔端和合點端分別有4個核,然後胚囊的兩端各有一個核向胚囊的中央部分移動,這兩個核共同組成一個細胞便是極核。靠近珠孔一端的3個核的外面分別被細胞質和細胞壁包被起來,形成3個細胞,居中的一個細胞體積稍大,叫做卵細胞,卵細胞兩邊的兩個細胞的體積較小,叫做助細胞,這3個細胞共同組成卵器。胚囊的另一端也即合點端的3個核也都各被細胞質和細胞壁包被起來,組成3個細胞,叫做反足細胞。胚囊發育至此完全成熟了,這與所有種子植物的發育歷程基本一致,它包含7個細胞,即1個卵細胞,2個助細胞,3個反足細胞和1箇中央細胞(其中含有2個極核)。這就是成熟雌配子體的形成過程,其雌配子體的發育過程屬於蓼型。 [2] 
胚胎的發育必須是花朵受精後,野生黃花煙的花蕾在開放後花葯才會裂開並自然授粉,故胚胎髮育只能由開放的花朵中觀察到,即胚胎髮育時期。雌配子體發育成熟後,就可以接受精子細胞進行受精作用。花粉粒黏着在柱頭上以後就開始一系列的生理及化學反應,當花粉管長入胚珠,花粉粒內含物細胞經花粉管進入胚囊然後被釋放與胚囊細胞進行雙受精過程:1個精子和卵細胞融合成合子即受精卵,另1個精子和中央細胞的2個核融合成初生胚乳核也即受精極核,至此完成雙受精,然後兩個受精核開始分裂,初生胚乳核先進行分裂,合子後進行分裂。胚乳發育類型為茄型,胚乳核分裂會產生大量的遊離核,有遊離胚乳核存在於受精卵周圍。受精卵先進行一次分裂,然後再繼續進行多次分裂,最終完成胚胎髮育。胚胎的發育完成大概需要20天左右。野生黃花煙草可經過自花授粉結實,果實類型為蒴果。 [2] 

黃花煙草育植技術

黃花煙草選地整地

  • 選地與輪作
黃花煙草適宜於肥沃、鬆軟的沙質壤土,凡質地粘重、鹽鹼地均不宜種植。為合理利用土地和減少病蟲害,必須進行輪作倒茬,最好的前作是多年生豆科與禾本科牧草、甜菜等,麥茬地、玉米地次之。不宜以大麻、向日葵作為前作。連作會造成列當為害,連作三年黃花煙草死亡率可達20-30%。 [9] 
  • 整地
種植黃花煙草的地塊,最好秋耕冬灌,早春及時淺耕祀地,這樣有利於保墒播種,可達到一次全苗。土地未經秋耕的,早春要及時耕翻、開溝澆水,然後粗地播種。要進行鎮壓,以利出苗。凡種植黃花煙草的地塊,一定要平整。兩條毛渠之間(約100米左右),高差不超過5釐米。土地不平,往往是造成缺苗的主要原因。 [9] 

黃花煙草催芽播種

由於黃花煙草籽粒很小,千粒重僅250-280毫克,必須進行催芽,以加速出苗。將種子置於温水(30℃)中,浸種8-10時,然後撈起堆成小堆,用濕麻袋蓋在堆上,控制堆温在24-28℃。當少量種子露出自芽時,撈出置陰涼處晾乾,以種子不粘接一處即可。 [9] 
中國新疆伊犁地區以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播種為宜。晚播氣温升高,風大,表土乾燥,對出苗不利。經驗證明,早播的幼苗可以渡過四月份的春寒。播種量為每畝500克左右。煙將可與炒熟的部份油菜抨棍合播種,以利播種均勻。播種深度為釐米,同時要壓實土壤,以便種子接觸濕士。 [9] 

黃花煙草栽植密度

在多年的栽培過程中,每畝保苗株數由3700-6000株不等。過稀,單產不高過密,莖籽細長,在加工過程中,出煙率低,質量也不好。經驗認為以4500株為好。由於黃花煙草苗期長,幼苗小,在管理程中有些被損傷,因此,理論保苗株數應予增加。採用行距65釐米,株距20釐米,理論保苗數為5128株。 [9] 

黃花煙草田間管理

幼苗在兩片真葉時,與人工除草結合進行疏苗。在4-5片真葉時按預定留苗株距定苗。全生育期人工鬆土除草3-4次,機械中3次。 [9] 
苗期管理以中耕鬆土為主,適當進行蹲苗,可以促使根系發達,加速幼苗成長。如遇乾旱,則應提前撓水。一般第一次澆水在現蕾期進行。由於氣温升高,植株高大,應做到二水、三水緊眼,相隔時間不能超過半月。盛花期以後,地面均已覆蓋,間隔時間則可適當延長。 [9] 
澆水應與中耕結合,保持土壤疏鬆,減少水分蒸發。黃花煙草對氮素肥料極為敏感,特別是土壤肥力不高的地區,增施氮素肥料,可提高單產20-50%。磷素吸收量較少,餌素較多,因此在施用肥料時要注意氮、磷、何三要素比例。新疆地區,土壤含梆豐富,因此施肥應以氮、磷為主。在一般情況下,每畝施優質服肥4000-5000千克,在現蕾前追施尿素20千克、磷酸二銨10千克,畝產可達200-250千克。 [9] 
傳統的作法是,植株進入初花期,即打去頂芽,以後又摘除側枝。這樣做,側校萌發快,費工也多。但黃花煙草開花極不一致,從頂尖到側枝,均出現花朵,而且時間長,直至成熟。根據這種情況,改用先打側枝,後打頂的辦法,保持頂端優勢,抑制腋芽生長,可節省打芽的人工,又不致造成養分的過量消耗,收穫質量也有提高。在初花至盛花期,除去側枝二次,盛花後期,將頂端周圍分枝一併除去,但仍保留頂端花校。至收穫前,才將頂尖全部去掉。 [9] 

黃花煙草收穫管理

黃花煙草植株的葉莖、主根全部利用,所以收穫工作手續較多。-般按以下程序進行:
  1. 收穫葉片:在九月上旬採收綠葉,小面積種植時,在樹林中串掛晾乾以後大面積種植,只能就地來捕、就地曬乾。即在黃花煙草地邊平整場地,將採下的綠葉,平鋪於地上,葉背面向上,1-2天即可曬乾,並保持葉的綠色。由於葉片成熟不一致,一般分二次採收。採收要及時,早採的葉片,趁天氣炎熱當天即可曬乾,採收過晚,曬的時間長,葉片由綠變黃降低質量。 [9] 
  2. 砍軒:有人力砍秤與機力耕翻兩種方法。以機力耕翻為好,不僅節省人工,而且進度快,收穫及時,質量也較好。人工砍軒,容易將根部留下,收不回來,而靠近根莖部分質量最佳,是製造特級煙的主要原料。但機力耕翻必須有人工輔助作業,將少部分埋於土中的主軒及時檢拾出來。 [9] 
  3. 堆堆:砍下的煙軒在田間堆放。上午砍的軒子,因為有露水,以下午堆成小堆為好堆子大小以直徑1米左右為宜,將煙秤頭部朝下,根向上,挨次排列,堆中部須留有空隙,以利通風透光。採用這種方法,秤子乾燥快,上面的綠葉仍保持綠色。相反堆子過大,堆積緊實,容易造成每爛,葉色變黃,影響品質。 [9] 
  4. 脱葉:在堆堆後半個月,煙軒尚未全部乾燥,但顏色發白葉片已幹,但葉脈還是濕的,這時即應將籽上剩餘葉片全部摘下。否則時間過長,葉色變黃,質量不合格。如果有部分葉片,特別是外層葉片變黃,也應分別收摘。在前期、後期收集的葉片,均要將葉脈另外收集,因為葉脈質量好,是製造特級煙的原料,價格也高。 [9] 
  5. 打毛根:脱葉後,即可將根部毛根用小刀或木棒打掉,捆成小捆,運往加工部門。 [9] 

黃花煙草調製技術

黃花煙草調製技術非常簡單,一般採收後曬到萎蔫搓成團,曬乾即可,較細緻的加工有新莫合煙和蘭州水煙。新疆莫合煙,先採收葉片,並平鋪于田間曬乾,葉片呈綠色。莖稈連根拔起去掉根,堆放田間,曬乾。葉片和莖稈分別用粉碎機破碎成細米粒狀。莖稈碎粒與葉片碎粒按比例混合為莫合煙,用紙卷吸。蘭州水煙有綠煙和黃煙之分。綠煙是採葉子曬乾,切絲製成塊狀出售;黃煙是煙葉在田間採收前,讓其接受霜凍,再採收曬乾。 [8] 

黃花煙草主要價值

經濟:黃花煙草可作煙草工業的原料;全株也作農藥殺蟲劑。 [1] 
藥用:全草、葉可以入藥。全草:清熱解毒,發汗,鎮靜,催吐,豁痰,消食,開膈降氣。葉:行氣,解毒。 [4] 
參考資料
  • 1.    黃花煙草 Nicotiana rustica L.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3-11-29]
  • 2.    康洪梅,廖菊夠,姚恆,索文龍,王建光,代瑾然,陳穗雲,馬文廣.黃花煙草大孢子發生、雌配子體及胚胎髮育的研究[J].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3,28(05):619-624
  • 3.    劉煜澤.關於黃花煙傳入中國的問題研究[J].古今農業,2017,(第1期) : 63-67,26
  • 4.    雲南省藥物研究所編著.雲南天然藥物圖鑑 第6卷[M].雲南科技出版社,2012.12:389
  • 5.    Nicotiana rustica (Wild Tobacco) - Image  .BioLib.cz[引用日期2022-04-12]
  • 6.    張寶振,李嵩震主編.中國煙草大辭典[M].中國經濟出版社,1992.04:43
  • 7.    周駿,楊春雷,馬雁軍,楊錦鵬主編.國產自肋煙、馬里蘭煙和曬紅煙資源調查及工業可用性[M].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5.12:4
  • 8.    肖協忠等編著.煙草化學[M].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7.04:79
  • 9.    舒達銀.莫合煙栽培技術[J].中國煙草科學,1983,(第3期): 37-38
  • 10.    黃花煙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