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臉鸛

鎖定
黃臉鸛(學名:Ciconia stormi):鸛科、鸛屬鳥類。身高75-91釐米。是一種羽毛主要為黑白色的鸛,面部皮膚呈橙色,眼睛周圍呈金黃色。有白色的下前頸,上覆羽的青銅色。喙呈紅色,喙尖黑,裸露部分暗淡。
棲息於原始森林,在高大的龍腦香科樹木上築巢,離地面40-80米。獨居或成小羣生活。食物主要是小魚,還包括蜻蜓幼蟲、蚱蜢和螃蟹。分佈於文萊、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
中文名
黃臉鸛 [1] 
拉丁學名
Ciconia stormi
別    名
風暴鸛
輝黑胸鸛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鸛形目
鸛科
鸛屬
黃臉鸛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Blasius, 1896)
保護級別
瀕危(EN)IUCN標準 [3] 
外文名
Storm's Stork

黃臉鸛動物學史

黃臉鸛於1896年由布萊修斯(Blasius)首次描述,並以西印度羣島動物標本收藏家德國船長"Hugo Storm"的名字命名其拉丁學名和英文名稱。在泰國,它被稱為“nok kra su um”,指的是鳥類在茂密森林中沿着溪流岸邊潛行捕魚的過程。 [4] 
黃臉鸛與白頸鸛非常相似且密切相關,白頸鸛的活動範圍與黃臉鸛的活動範圍部分重疊。雖然黃臉鸛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物種,它也曾在最近的過去被視為白頸鸛的亞種。然而,黃臉鸛的特徵是眼睛周圍有黃橙色的面部皮膚斑塊,而白頸鸛則沒有;脖子是黑色和白色的,而白頸鸛的脖子是完全白色的。然而,黃臉鸛的具體區別特徵在過去鮮為人知,這在該領域經常導致與白頸鸛混淆。 [5-6] 
這兩個物種在生態上也是隔離的,黃臉鸛棲息在茂密的森林中,而白頸鸛則主要棲息在開闊的沼澤、稻田、草原和旱作地區。有證據表明這兩個物種在蘇門答臘島存在,這兩個棲息地都存在。此外,基於細胞色素氧化酶b基因的一部分對鸛科進行的系統發育分析表明,黃臉鸛和白頸鸛是姊妹物種。 [6]  [7] 

黃臉鸛形態特徵

黃臉鸛是涉禽,身高75-91釐米。是大型鳥類,脖子長,具有非常強壯的喙和長腿,它們伸着脖子飛翔。乍一看,在表面上類似於黑鸛。和黑鸛一樣,黃臉鸛也有黑白兩色的羽毛。它還具有略微上翹的紅色喙,面部皮膚橙色,眼睛周圍有金黃色的眼環。黃臉鸛面部皮膚比白頸鸛更發達、更容光煥發。然而,除了新婚期,它更乏味。翅膀、背部、頭巾和胸部是黑色的,與白色的喉嚨、脖子後面、腹部和肛門區域形成鮮明對比。兩性在外觀上相似,但與所有鸛類一樣,雄性看起來略大。從野外觀察也推測,雄性的黑色頂帽、胸部和喉嚨略微有光澤。虹膜紅色;喙粉紅色,在一些但不是所有雄性個體上,喙的頂端略微凹陷,底部有一個突起。腿和腳像喙一樣是粉紅色。 [6]  [7]  [8] 
亞成鳥的羽毛光澤較差,部分裸露。1-3天大的雛鳥的羽毛是完全白色的,伴隨着黑色的頂冠和帶有黃橙色尖端的黑色喙。腿部、面部皮膚和眼圈最初呈淡黃色;隨着幼鳥年齡的增長,腿變成粉紅色,面部皮膚變成深灰色。虹膜最初是棕色的。幼鳥長得非常快,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雛鳥的體型就翻了一番。到這個時候,它們的翅膀、喉嚨和身體也開始長出黑色的羽毛。30天后,黑色羽毛的面積增加,黑色的胸部和翅膀覆羽上有光澤的綠色和古銅紅色條紋。4-5天后,幼鳥與成鳥相似,但它們仍然更小,嘴巴更短,尖端更黑,皮膚顏色更淺,羽毛的黑色也略微暗淡。幼鳥在52-57天后長滿羽毛。 [6]  [7]  [8] 
黃臉鸛

黃臉鸛棲息環境

棲息於生長有龍腦香科植物的原始森林,龍腦香科是高40-80米的高大樹木。在海拔不超過240米的地方進行選擇性開發的低地森林。最喜歡的棲息地是大河邊被洪水淹沒的草原。它們經常光顧各種水生環境,例如小溪、河流、池塘、小徑旁的小池塘、淡水沼澤,並在陰涼處尋找潮濕空地。當雨季被水侵襲時,願意冒險進入稻田和農田。黃臉鸛在某種程度上接受改變的棲息地,只要它們繼續能夠進入濕地。它們對河流的死水錶現出特別的偏愛。一般它們不會進入鹽鹼地,儘管在蘇門答臘,它們生活在靠近受潮汐運動影響的紅樹林的沿海林地中。 [8] 

黃臉鸛生活習性

黃臉鸛行為

獨居或成小羣生活。最大的集羣從未超過十二隻。這些鳥在沼澤森林的高處形成共同的棲息地。有時成對棲息在水道沿線枯樹的光禿禿的樹枝上,但在其他情況下,它們會棲息在無花果樹等健康樹木的中層植被上。黃臉鸛沿着河岸安靜地追逐獵物,覓食時,它們的姿勢非常典型,總是緩慢而從容的動作,並過度伸展脖子。黃臉鸛還會檢查大型哺乳動物挖出的沼澤地洞,或者經常光顧野牛維護的舊空地。 [8] 
黃臉鸛在天空中相當規律地翱翔。中午時分,可以看到它們在熱流中與猛禽相伴。翱翔的黃臉鸛夫婦通過它們不斷的芭蕾舞吸引自己的同類,因此能夠觀察到大約十隻鳥羣在高空進行圓形飛行的情況並不少見。由於它們強烈的翱翔傾向,黃臉鸛經常成為機會主義獵殺的目標。 [8] 
在一年中的特定時間(三月在婆羅洲島的沙巴州),這些鳥類會進行相當複雜的空中表演。在這種儀式中,鸛鳥輕彈轉身,將它們的腿展示給位於它們正上方的夥伴。在其他情況下,兩隻鳥一起翱翔,水平展開翅膀,雙腿垂下。 [8] 
黃臉鸛不是候鳥。然而,它們有時是遊蕩者,經常自由地四處遊蕩,尋找食物豐富的地方。這些運動在氣候更加潮濕的年底尤為顯着。它們還可以在棲息地因火災或過度砍伐而明顯退化的情況下進行干預。在蘇門答臘島,在距其通常居住地20多千米的地方發現有過境的黃臉鸛。 [8] 

黃臉鸛食性

主要捕食體重在10-30克之間的小魚,但它們也捕食青蛙和長度在10-15釐米之間的蚯蚓,它們經常在河岸發現。水生昆蟲幼蟲經常被帶回巢穴餵養雛鳥。雛鳥在出生後的頭幾周,每天餵食5次。起飛前不久,頻率減少到每天2次,最重要的採食發生在下午3點左右。在蘇門答臘,食物菜單還包括蜻蜓幼蟲、蚱蜢,可能還有螃蟹。黃臉鸛利用頻繁的火災啄食散落在燒焦的地面上的死昆蟲。它們也趁機追捕驚慌失措,試圖逃避災難的無脊椎動物。 [8] 

黃臉鸛分佈範圍

分佈於泰國最南部、馬來西亞半島、蘇門答臘島、婆羅洲島、沙巴、沙撈越、文萊、加里曼丹和泰國。 [3] 
生活在亞洲大陸的東南部。它們的分佈範圍覆蓋泰國最南端、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和大巽他羣島的婆羅洲。在婆羅洲,這些鳥類存在於該島的所有行政區劃:沙巴、沙撈越、加里曼丹,尤其是北海岸的文萊蘇丹國。它們也存在於尼亞斯島和蘇門答臘島西海岸的小島上。 [8] 
黃臉鸛分佈圖 黃臉鸛分佈圖 [3]

黃臉鸛繁殖方式

整個繁殖週期持續3個多月。築巢季節因地區而略有不同:蘇門答臘為4-7月,泰國為8-10月。在泰國南部,黃臉鸛在茂密森林中的高大樹木中獨自築巢。它們將巢築在離地面5-30米高處的無花果樹、龍腦香樹或海芋科的開花植物中。在經過翱翔飛行結成夫妻之後,兩個伴侶用15-60釐米的木塊或樹枝搭建一個小平台。一次產2枚卵,孵化期未知。雛鳥在3周內體重增加了一倍,6周後它們看起來像迷你成鳥,在3個月大時就能進行短途飛行。 [8] 

黃臉鸛保護現狀

黃臉鸛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瀕危(EN)。 [3] 

黃臉鸛種羣現狀

據估計,黃臉鸛在馬來西亞的數量為150只(Yeap Chin Aik in litt.2002年),在印尼多達250只(M.Silvius in litt.2002年),總共不到500只(Y.Noor Rusila in2002年)。種羣規模可能在400-500只之間,大致相當於260-330只成熟個體。 [3] 
趨勢理由:該物種的種羣被認為已經迅速減少,這與森林損失和破碎化的程度一致,這主要是由於伐木和轉為油棕種植園。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