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絲鋪中學

鎖定
黃絲鋪中學是湖北省羅田縣匡河鎮黃絲鋪村境內的一所全日制公辦初級中學,位於中灣旁邊,石馬山腳下。成立於1970年1月8日,距今已有40多年曆史。佔地面積8200平方米,由一棟宿舍樓,二棟教學樓及學校禮堂、食堂、教師宿舍(多為平房)等組成。
為方便當地師生,改善教學環境於2008年8月黃絲鋪中學整體搬遷至匡河鎮中心,現已更名匡河中學。原中學現已改為黃絲鋪小學。
中文名
黃絲鋪中學
簡    稱
黃中
創辦時間
1970年
所屬地區
湖北省羅田縣匡河鎮黃絲鋪村
類    別
公辦中學
類    型
初級中學
屬    性
九年義教育五四制試點中學
搬遷時間
2008年

黃絲鋪中學學校結構

黃絲鋪中學歷史悠久,校園環境清幽。處在原石橋鋪鎮(石橋鋪村)與匡河鎮中心地段,石古公路從學校門前穿過。巍峨的石馬山挺立在學校背後,學校依山勢斜坡向下而建。整體佈局為長方形,分三個區五個排。三個區之間各有一條逐級而上的台階(每條台階寬約三米,總高度近20米)。
第一排是操場,面積較大有800平方米,較為平整。操場立於公路邊上,用青石砌成高約4米、長約200米的石牆。左右兩側也有類似的石牆,右側的石牆較高,有近6米(即廁所外牆)。
大禮堂及食堂在操場右側與操場齊平。
第二排是兩棟教學樓,高於操場3米,中間有台階相連,第二排的最右側是一個池塘。
第三排是教師宿舍樓,為平房高於前排3米,最靠右邊的地方有一個通道直通教育組,最外邊靠近圍牆有一個豬圈,旁邊還有一個後門。(2004年在第二排左側建有一棟學生公寓)。
第四排為教師宿舍樓,高於前排3米。每排教師宿舍樓前,建有條狀花壇。
第五排為校方領導宿舍樓(正中間為校長宿舍)高於前排3米。位於第五排南側往裏轉過彎便是以前匡河教育組的辦公地點,教育組於1998年搬離該校至匡河鎮中心,後改為教師宿舍樓。
操場左側為學生平房宿舍,右邊為食堂、倉庫、儲物室、側所等。
學校綠化非常好,學校綠化非常好,操場邊有一排高大的水杉樹,每到秋未,樹葉飄落一地,似金黃的地毯。操場正中央有一棵老香樟,四季如青,葱翠濃郁,樹腳下有石桌石凳。
教學樓前有兩個大花壇,裏面種有各種花草。
學校廣播室在大禮堂西北角,臨近操場的位置。過去學校出操、集合、廣播、放歌都在這裏進行。
如今所有的平房全部被拆除,操場上的大樹也全部砍伐殆盡,所有的實物消失全無,往日的樣子,只能留在記憶中了。

黃絲鋪中學學校編制

九十年代學校一共分四個年級,每個年級三到四個班,在校學生共700人左右。學校每班設一個班主任,班主任帶一門主課,當時的整個匡河鄉所有村小學畢業後必來黃絲鋪中學讀書,黃絲鋪中學是全國少數試點五四制學校,2000屆以前都是五四制(小學5年初中4年)2000屆畢業後,之後的學生都是九年義務教育六三制(小學6年,初中3年)。

黃絲鋪中學歷任校長

歷任校長:詹長青、姚學洪、馮建民、方友新、餘格林

黃絲鋪中學學校課程

初中設7門主課分別是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政治、歷史、英語。其它副課有:生物、地理、體育、音樂、美術。初二取消地理、生物其它保留。

黃絲鋪中學學校制度

學校一年分兩個學期,中間有寒暑假,一學期中重大節日五一(五一假又稱農忙假,放一週,在家幫忙幹農活,那個年代初中生在家頂半個勞力),中秋放兩天。其它每週放兩天。住得遠的學生都要住宿,一般一週回一次家(週五下午最後一節課放學回家,週日下午趕到學校)。一天有8節課,課間休息10分鐘,早上6點起牀,出早操(主要是跑步),上完早自習7點鐘,中間一個小時吃早飯,8點開始上第一節課,上午第2節課後開始做廣第八套廣播體操,出完操後接着上第3、第4節課,中午休息到2個小時。下午5點30分下課,晚飯為一個半小時,晚自習從7點至9點。下晚自習後洗漱完畢,10點熄燈睡覺。

黃絲鋪中學師資隊伍

搬遷前有學校領導及老師如下:姚學洪、周志鋒、周學鋒、周學惠、周小毛、鄭文幹、鄭衞國、鄭衞鍾、段國成、段邵朋、段龍仁、姚質純、王之壁、王海濤、翻梅貴、張署光、張正舒、汪松青、汪愛龍、汪順濤、方光利、方仲林、葉小玉、匡雄武、盛雙飛、張紹雄等。

黃絲鋪中學學校建築

黃絲鋪中學蝴蝶形教學樓

蝴蝶形教學樓位於學校中央最前排,修建於九十年代,一共3層,高約12米,每層共4間教室,每間教室前有一角屋,後排蝶尾部有陽台,前排蝶翅部是一個大弧形陽台,陽台為水泥護欄1米高,樓梯在中間,水泥護欄。九十年代是80後那幾代人共同學習過的地方,留下許多美好回憶,經歷了十幾年,至今仍為黃比鋪小學教學樓。

黃絲鋪中學新教學樓

新教學樓位於學校最前排左側,是九十年代後期所建,為當時最現代化新式樓房。樓房共有四層,長度為20米,寬度8米,高約15米。為當年學校最高建築,新教學樓中間為樓梯,左右兩邊各有兩間教室。
右側1、2層為學生教室,3層為學校美術室,4層是電腦室(當年叫微機室)。
左側1層是化學室及物理室,2層是學校會議室,3層是圖書館,4層為體育器材室。
教學樓前面有一個很高的水泥台階,用於學校集體合影使用,水泥台階前面是讀報亭,用於展示學校最優秀作文、及報紙文刊的地方。

黃絲鋪中學大禮堂

大禮堂位於學校西南,操場右側邊上,與學校廚房相連。佔地面積400平方米,是一幢坐東向西黃牆黛瓦磚木結構的平房建築,高約5米。前後各設四個大門,大門寬1.6米,高1.5米。禮堂東面與廚房相連,東面的牆上開有五個小洞,主要是打飯用。平常我們吃飯要在此排隊,小洞口剛好可以伸進一個飯筒。四個小洞是學生打飯用,一個小洞是老師打飯用。禮堂北頭是一個戲台也稱會台,學校開大會,或搞文藝晚會都在這裏。戲台高出禮堂地面1米。戲台後方有兩間小房子,西面靠操場的是廣播室,主要播廣播體操,下達通知命令,吃飯時播放流行音樂,平常還可以點歌送祝福。靠近後方的一間是更衣室兼休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