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穗平

鎖定
黃穗平,男,主任醫師,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急症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脾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千百十人才”。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
中文名
黃穗平
教學職稱
教授
臨牀職稱
主任醫師
執業地點
廣東省中醫院/固生堂嶺南中醫館東山門診部/固生堂互聯網醫院 [2] 
職    業
醫生
職    務
廣東省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

黃穗平人物概述

科室: 廣東省中醫院消化科
職 稱: 主任醫師 教授
擅 長: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治消化系統疾病及消化內鏡的診治

黃穗平醫生簡介

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廣東省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治消化病和內鏡技術臨牀工作,是國家藥品臨牀試驗基地消化專業負責人之一。主持消化病房、胃病專科門診、消化內鏡室、胃腸動力室和消化病新藥(中藥)臨牀試驗工作。主持和主要參與國家級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3項,廳局級課題7項。獲廣東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基礎研究獎共3項。主編著作3部,參編著作3部,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擅長:診治內科疾病,尤其是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治消化系統疾病及消化內鏡的診治。

黃穗平預約指南

週二上午,週三下午和週五上午出診,預約掛號可以諮詢中華名醫匯網,提供廣州和北京所有三甲醫院的醫療預約服務。

黃穗平經歷

黃穗平 黃穗平
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主任中醫師,國家消化藥品(中藥)臨牀試驗基地負責人。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疑難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醫師協會消化病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擅長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治胃、腸、肝、膽等消化系疾病及消化內鏡診治技術。主持醫院消化病房、內鏡、專科門診工作。主講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班、港澳台生班的《中醫內科學》、《中西醫結合內科學》及《中醫診斷學基礎》等課程,指導碩士生、博士生20多名。編著新世紀(第2版)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21世紀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內科學》第1版與第2版共3部。曾主要參與或主持國家重點攻關、國家與省自然科學基金、衞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廣東省科技廳與教育廳、廣州中醫藥大學發展規劃項目和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等科研課題20多項。曾獲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獎、廣東省中醫藥科技進步獎。主編《中西醫結合治療胃腸病》、《消化系統專科專病中醫臨牀診療(第二版)》、參編《中西醫結合內科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內科常見病》、《現代疑難病中醫治療精粹》、《杏林真傳》、《中醫消化病診療指南》等臨牀著作10本,發表醫學論文50多篇。

黃穗平師德事蹟

1、醫乃仁術,無德不立。黃穗平同志始終堅持厚德載醫,塑人塑心的育人理念,在不斷完善學生醫學知識學習體系的同時,精心構建學生醫德素質培育體系,把人文素質培養與科學素質培養、醫德教育與醫術教育、教學生做人與教學生做事有機統一起來,有效增強了學生的人文精神和醫德素養。
2、治學嚴謹,勇於創新。為了順應發展的需要,不斷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改革,即採用各種多媒體教學,主要以幻燈,錄象,CAI課件教學為主;改革課堂的教學方法,強化學生參與教學,課堂教學引用實際病歷加以分析;加大臨牀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水平;改進單一的課堂授課,開展牀邊教學,提高學生的臨牀實踐經驗。通過系列教學改革,進行立體形象的教學,給學生更多的理性認識及感性認識,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並以個案討論方法引出,啓發學生的思維,從而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雙向活動,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教學相長,提高了學生的整體教學成績。課堂理論講授和臨牀帶教相結合,直接接觸臨牀,從實際病人中學習,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採用新的實習模式,儘早讓學生接觸臨牀,多臨牀、反覆臨牀,強化能力的培養,創立完善的,科學系統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臨牀實踐能力。
3、 教書育人,甘為人梯。作為消化學科帶頭人,深知人才梯隊建設對一個學科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針對青年教師的學歷、專業、特長、興趣,結合專科發展需要,採取個性化培養模式,儘量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同時鼓勵年輕醫生儘量多走出與同行交流與探討,搏採眾長,盡一切條件,讓年輕醫生儘早成才。他一直十分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指導1名年輕醫生(張北平、黃紹剛)已納入我院“朝陽計劃”青年後備人才培養計劃。指導1名青年教師(張北平)已獲得博士學位,2名青年教師(尚文番、胡學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指導1名青年教師(李曉林)已獲得碩士學位,3名青年教師正在攻讀碩士學位(陳延、李小燕、趙銘鋒)。指導2名3年內的年輕教師(鄺玉香、羅仕娟)培養計劃。經過近幾年的悉心培養,本專科已形成合理人才梯隊。
4、廉潔從教,誨人不倦。教師是一種平凡的職業,它沒有顯赫的地位與權力,沒有令人羨慕的財富與名聲,只有服務的機會。在醫學院校每一位教師。教學質量的好壞,不在於誇誇其談,而在於紮紮實實、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課。除了完成醫學本科生等不同層次的教學外,還肩負着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培養任務。對研究生的教育要求他們首先學會做人,其次才是做學問。“人以德為本”,“百行以德為首”;“才是德之‘資’,德是才之‘帥’”。做學問的人要有嚴謹的科學態度。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