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煥中

(復旦大學現代物理研究所教授)

鎖定
黃煥中,男,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復旦大學現代物理研究所教授,復旦大學核物理與離子束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1-3] 
198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同年通過CUSPEA考試前往美國,1990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先後在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普渡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工作,長期從事核-核碰撞實驗研究,對該領域有較深入的鑽研。 [1] 
現為STAR國際合作組領導委員會成員,中國STAR合作組美方聯絡人,國家海外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客座教授。 早期主要從事輕子對實驗,測量由核-核碰撞產生的電子對質量,後又在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AGS加速器上參加E864實驗和E941實驗,在高重子密度下尋找核-核碰撞產生的奇夸克,測量了一些稀有粒子的產生截面;系統地測量了質子與金核碰撞產生的質子碎裂,在核碰撞中入射重子的碎裂決定了在核碰撞中重子數輸運的動力學和能量沉積。承擔並完成了STAR譜儀的最核心探測器時間投影室TPC的研製和建造,承擔並完成了電磁量能器EMC(Shower Max Detector)的研製和建造。 [4] 
中文名
黃煥中
外文名
Huan Huang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
畢業院校
麻省理工學院
職    稱
教授
學科方向
核物理

黃煥中學習工作經歷

1984年,復旦大學,學士學位;同年通過CUSPEA考試赴美;
1990年,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
先後在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普渡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工作,現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復旦大學現代物理研究所教授,復旦大學核物理與離子束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黃煥中科學研究

現為STAR國際合作組領導委員會成員,中國STAR合作組美方聯絡人,國家海外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客座教授。
早期主要從事輕子對實驗,測量由核-核碰撞產生的電子對質量,後又在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AGS加速器上參加E864實驗和E941實驗,在高重子密度下尋找核-核碰撞產生的奇夸克,測量了一些稀有粒子的產生截面;系統地測量了質子與金核碰撞產生的質子碎裂,在核碰撞中入射重子的碎裂決定了在核碰撞中重子數輸運的動力學和能量沉積。承擔並完成了STAR譜儀的最核心探測器時間投影室TPC的研製和建造,承擔並完成了電磁量能器EMC(Shower Max Detector)的研製和建造。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