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浦江畔

鎖定
黃浦江(常誤寫為“黃埔江”),始於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澱峯的澱山湖。
中文名
黃浦江畔 [1] 
外文名
Huangpu River
全    長
35公里(含閔行區段)
江面寬
300~450米
水源來自
太湖和澱山湖

黃浦江畔地理位置

黃浦江上源有3條,主要水源來自太湖和澱山湖。從澱山湖出口至吳淞江口全長113.4公里,是太湖最重要的排水出海通道。在上海縣境內,東岸流經魯匯、杜行、陳行、三林4鄉,北岸和西岸流經馬橋鄉、塘灣鄉、曹行鄉、龍華鄉和龍華鎮。全長35公里(含閔行區段),西自女兒涇口起,向東至閘港折北至龍華鎮出境。江闊水深,可通行3000~10000噸級船隻,屬一級航道。自女兒涇至閘港段稱南黃浦,江南為松江、奉賢縣境,江北有一段為閔行區境,江面寬300~450米,河底高程一10米左右;自閘港向北稱東黃浦,江面寬至600~700米,河牀也逐漸加深至一15米左右,過龍華鎮以後江面又收束到450米左右。萬噸輪可上溯至吳涇。因受長江和海洋潮汐影響較大,水位漲落比較顯著。其他河流也因受其影響,有漲潮和落潮現象。河流水位一般冬季小於夏季。5~10月為汛期,12~2月為枯水期。黃浦江水有一定的含沙量,漲潮時江水挾帶泥沙進入縣內其他河港,退潮時流速減慢,部分泥沙沉積,使河牀不斷淤淺,以致縣內河道大體每隔7~10年要疏浚一次。今主要河道出口處都建有水閘擋潮,對防止高潮入侵,控制內河水位,減少河道淤積都有顯著作用。黃浦江穿流上海市區,乘遊覽船沿江觀賞兩岸景色,不失為遊覽上海的一個方式,也可體會一下老上海的風情。遊船從外灘浦江遊覽碼頭開始直到吳淞江口,全程約30多公里。上海人稱遊覽碼頭為「水上飯店」,因此在這裏也設有許多各式飯店。遊船順江而下,外灘上風格迥異' 錯落有致的西式建築一一映入眼廉。若是夜間,華燈齊上,更是燦爛華麗。船過了蘇州河,便可看到上海港國際客運站,來自世界各國的客輪鳴笛和你擦肩而過,甚是有趣。沿途而下可見共青森林公園、閘北發電廠的寶塔形水塔、吳淞口西炮台址,這裏是當年民族英雄陳化成誓死抵抗英軍之地。到此之後,展現在眼前便是滾滾長江了。如果幸運的話,還可以看到著名的「吳淞三夾水」奇觀了。這是因為長江波濤、黃浦江江水和東海相匯時,因顏色互異,因此合流之後呈現出黃、綠、青三水之奇觀,在漲潮時分特別明顯,十分新鮮。

黃浦江畔詩情畫意

我驚異於她的勇氣和瀟灑。好在對她的為人已經先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所以才有瞭如此的心魔,牽引着我在來到大
上海的第一個晚上匆匆趕來這裏。高聳的明珠在眼前盡情展示着它今晚獨有的魅力,引我住足欣賞,令我感嘆不已。我不是在感嘆它的偉岸,而是在欣賞它那在今晚閃入我眼簾時流灑出來的靚麗的倩影
好奇?仰慕?欽佩?還是……大上海的夜晚在不停的轉換着自己的顏色拷問着一個迷茫而落魄的靈魂。
終究還是在愉快中邁步走去。
漫步在黃浦江邊,游龍在江中悠然而過。大上海的夜市裏綻放出來的五彩霓虹,和着游龍上射出的絢麗多彩的燈光鋪向江中,在粼粼碧波中鱗然閃閃。三五成羣的人們和我們一樣,在熙熙攘攘中移動着,欣賞着這透着清新涼爽氣息的夜景。他們此時也許也如我一般吧,心兒正隨那靜靜的江水,在微風吹拂下輕起着不盡的漣漪,微蕩着隨那隨波起伏的纖夢……
我們在江邊的大橋上悄然而行。浦江的夜景今晚變得分外迷人。且不説那潾潾的水波中流彩飛揚,洋溢着三月的春情。即是那徐徐而來的晚風,也在緩緩的撩撥着我那從額邊滑落的幾縷絲髮,輕柔的搓揉着我那不斷滑落的心情。鬧市的喧囂在此時對我來説就如隔世一般。我已經完全沉浸在一種充滿着温馨的夜色之中。腳步在不知不覺中游移着,行進着。仰望着碧空,星光在時明時暗的閃動着,它們已經被那居於高樓大廈上的明亮如晝的燈光淡化了許多,但還是在盡力的閃爍着,當生命的里程延伸到今晚的黃浦江畔的時候,它在那碧空中眨動着,好象在若隱若現着什麼……
還是走了不少路,步履仍然在姍姍而動。從一個路口走向另一個路口,怎麼也停不住,來來往往的穿梭於車水馬龍中。停不住那不算太淡的尋覓,不斷的將今晚的路延伸着、延伸着,走向遙遠……那絢爛的霓虹燈光將這滿街的人聲、嘈雜的車聲,還有我心中那輕吟的歌一起幻化成一首悦耳的旋律,將今晚在我心中一直飄然起舞的那片綠葉幻化成令我今生難以忘懷的美韻。
終於能夠坐下來喝杯茶了。在一個不太顯眼的小茶亭裏,我們靜靜的坐在那裏淺笑着、輕語着,任茶香飄散開來。沒有也不許那充斥於大都市街市上的喧譁破壞了這種雅然的寧靜。我輕抿了一口茶,這茶在起初雖然稍稍帶點苦味,但細細感覺起來,那香與甜畢竟蓋過了起初的味兒,且甜的愈來愈濃。我痴痴的品味着今晚這茶,這心境,這瀰漫於心中的別樣的滋味,矜持的將自己那久違的目光遞向那優雅的一泓靜水。
當麗影消失在道口的時候,我被那濛濛的悵然整個籠罩了起來。

黃浦江畔歷史文化

滔滔的黃浦江不僅是上海燦爛文化的象徵,也是上海歷史的見證。古往今來許多歷史文化名人都在黃浦灘上留下了光輝的足跡。
黃浦江是歷史上最早人工開鑿疏浚的河流之一,它源於青浦縣的澱山湖,至吳淞口入長江,全長114公里,寬約400米。黃浦江貫穿上海百里港區,雖無名山秀嶺可供觀賞,但卻有其獨特的韻味。
明清時,“黃浦秋濤”為滬城八景之一,農曆八月十八在陸家嘴可見“銀濤壁立如山倒”之景。近年來,黃浦江中游有越江隧道,上游的松江縣車墩、葉榭間有黃浦大橋。
關於黃浦江的開鑿,有一個動人的傳説: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曾是一片荒涼的沼澤地,其中央蜿蜒流淌着一條淺河。雨水多了,就氾濫成災;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人們深受其害,咒之為“斷頭河”。戰國時楚令尹黃歇來到這“斷頭河”河畔,不辭辛勞地弄清其來龍去脈,帶領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長江口,一瀉而入東海。從此大江兩岸,不怕旱澇,安居樂業。人們感激黃歇的恩德,便將這條大江稱作黃歇江,簡稱黃浦。後來黃歇被封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
春申君黃歇為戰國時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食客三千,門庭若市。
據清同治《上海縣治》記載,明永樂中户部尚書夏原吉疏浚大黃浦,匯合吳淞江,通范家浜至吳淞口入海,始成今日的黃浦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