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洲橋

鎖定
唐時河上是一種簡易的梁式橋“槓”,北宋年間改為浮橋,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開始修建石橋,歷15年竣工,但不久就毀於火災。鹹淳六年(1270年),縣丞又在此修建了一座精美大氣的石橋。這座黃洲橋橫跨崇仁河兩岸,高20餘米,南北皆築有石階,橋面兩側建屋四十餘楹,中間還有一祠,祭祀當地名人,橋兩頭設門啓閉,氣勢雄偉。橋成之時,當朝的狀元文天祥受邀題寫了橋上的牌匾。明代知縣李紹春寫的組詩《崇仁十二景》形象地描寫了當時的場景。他把黃洲橋比作卧波的“長虹”,這個本屬常見的比喻卻道盡了巴山南北雙城民眾千年舟楫的辛痠痛楚,以及擁有氣勢雄偉的石橋後的喜悦心情。 [1] 
中文名
黃洲橋
重建時間
2014年11月
地    址
撫州崇仁縣
橋    長
139米
寬    度
10 m
黃洲橋在崇仁縣。崇仁河橫貫縣中,將縣城一分為二,共同洲橋又將兩半紐結起來。唐時,“於河上編竹為槓,魚貫而渡,水溢則漂壞,水疲時復葺理用”,北宋嘉年間(1056—1063)改為浮橋,南宋淳八年(1248年)開始修建石橋,歷15年竣工,旋毀於火;鹹淳六年(1270年)重建,並在橋面上建屋40餘楹,橋兩端設門啓閉。
石橋建成數年以後,元軍進犯江西,當地熱血青年紛紛加入義軍,從黃洲橋出發踏上征程。仁人志士離去的背影,為黃洲橋平添了慷慨豪邁的家國情懷,也讓它自此成為崇仁寄託仁義之道的文化地標。 [1] 
文天祥題寫的“黃洲橋”三字/元、明兩代,屢壞屢修,並以捐資的豪紳名改稱德平橋、天啓橋。清代順治至道光二十年(1644—1840),石橋幾乎毀壞殆盡,遂代之以浮橋。富紳謝廷恩捐資重修,並借鑑臨川文昌橋的經驗,清河基將橋墩建在岩石上,又採用當時的先進建築技術,加以改進。“自墩腳步砌至梁眼有14層,出水小花墩繇梁眼,上至邊石,以24層為率……墩前加金鋼雁翅一座,以殺水勢”,橋長139米,十分牢固。民國時期,一度改名中正橋,年久失修卻無人過問。1965年,將黃洲橋擴建為八墩九孔的鋼筋水泥大橋,橋面加寬至10米,兩邊增闢人行道,並裝置了華麗的橋欄和吊燈。1969年特大洪水衝損橋墩,後又修復。
黃洲橋重建於2014年,採用仿古設計,展現着崇仁的千古文脈。新橋橋樑長148米,為五跨圓弧拱橋,橋面寬達22.5米,兩側的人行道為仿古長廊,每側長廊外側墩台之上飄設方形觀景台。橋台、橋拱、橋身外都有漢白仿古紋飾,硃紅長廊柱,青灰琉璃瓦,既不失現代橋樑的剛健,又體現了古橋的悠悠情韻。最值得一提的還是橋上的牌匾。由於年代久遠,文天祥原本題寫的匾額真跡已無從尋得,橋上的“黃洲橋”三字是從文天祥的傳世墨跡中萃集而成,而印鑑則取自文天祥的《木雞集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