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河故道

(菏澤黃河故道)

鎖定
黃河故道,菏澤地區地處山東省西南部,古今黃河之間的三角地帶內。自周以來有文字記載的黃河決口1500多次,菏澤地區受黃河水害的最早記載,為公元前132年(漢武帝元光三年)瓠子決口,自此以後至1875年(清光緒元年)的2007年間,黃河決口氾濫淹及菏澤有134年。 [1] 
歷史上黃河大徙二十五次,十二次波及菏澤地區,菏澤地區受黃河水害嚴重,黃河河道流經菏澤地區主要有南宋故道,元代故道,明清故道等。現菏澤市南部曹縣、單縣境內故道即明清黃河故道。
如今,隨着菏澤地區黃河故道旅遊開發,曹縣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八里灣風景區,東明縣黃河森林公園,單縣浮龍湖度假區已經初具規模,吸引着旅客來此遊玩。
中文名
黃河故道
別    名
黃河古道;明清黃河
地理位置
山東省菏澤市
流經地區
菏澤市東明縣;曹縣;單縣;牡丹區;定陶區;鄄城縣;鄆城縣;成武縣
主要支流
賈魯故道;明清故道
旅遊景點
黃河故道濕地公園;浮龍湖風景區

黃河故道黃河大徙

黃河故道西漢時期

歷史上的黃河故道 歷史上的黃河故道
公元前132年(漢元光三年)瓠子決口。這是黃河第二次大徙,第一次流經菏澤。《史記·河渠書》對這次決口的記述是:“東南注鉅野,通於淮、泗。”黃委會在《河南武陟河北館陶黃河故道考查報告》中考證,瓠子決口在今濮陽西南劉堤口一帶,尚有遺留潭坑,羣眾稱黃龍潭。當時大河由西來在此陡折向北,於轉彎處衝破南堤,潰水經濮縣(範縣濮城)、鄄城、鄆城、鉅野南入大野澤(在鉅野東北,現成平陸),又溢出奪泗水、淮河注入黃海。《史記·平淮書》記述這次災情是:“是時,山東(崤山以東)被河災,及歲不登數年,人或相食,方一、二千里。”決口屢堵不閉,行河23年,至公元前109年(漢元封二年)劉徹親臨現場監督,才將決河堵塞。 [1] 

黃河故道北宋時期

1020年(宋天禧四年),滑州天台山決口。這是黃河第七次大徙,第二次流經菏澤。在1019年(宋天禧三年)六月滑州天台山曾決口,《宋史·河渠志》記:“岸摧七百步,漫溢州城,歷澶、濮、曹、鄆注梁山泊。”此口於1020年(宋天禧四年)二月堵復,可是4個月後又決,災情比上年更甚,未能當即堵合,決河流淌8年。到1027年(宋天聖五年)十月才堵塞。當時黃河下游共45埽,其中濮州(鄄城)有任村、東、西、北4埽,鄆州有博陵、張秋、關山、子路、王陵、竹口6埽。涉及菏澤地區範圍的有10處險工(埽)。 [1] 

黃河故道宋金時期

宋金黃河故道 宋金黃河故道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即金太宗天會六年,東京留守杜充在浚縣扒河,造成黃河第十二次大徙,第三次流經菏澤。《宋史·高宗本紀》載:“是冬,杜充決黃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洪水經延津、長垣、東明、菏澤、鄆城、鉅野一帶入梁山泊,而後經泗水、淮河入海。北宋於1127年淪亡,宋室南遷,黃河一帶為金人佔領。完顏晟只顧軍事行動,無暇兼顧河事,決口未堵,決河行水40年,到1168年(金大定八年)第十三次大改道止。另外,《金史·地理志》記,鄆城曾於1166年(金大定六年),“五月,徙治盤溝村以避河決”。 [1] 
1168年(金大定八年),滑縣李固渡決口。這是黃河第十三次大徙,第四次流經菏澤。《金史·河渠志》記:“六月,河決李固渡,水潰曹州城,分流於單州之境。”另據《黃河變遷史》一書考證:大定八年李固渡決口後,溜勢南移,在李固渡分兩支,主流由口門向東南經東明、定陶、曹縣、單縣直下徐州入淮,另一股仍循“北流”故道流向魏(大名)、冀、乾寧軍(青縣)。“北流”斷流、梁山泊乾涸都在這一時期,大河專走東明、曹、單、徐州一道,全黃奪淮入海。 [1] 

黃河故道蒙元時期

元代黃河 元代黃河
1344年(元至正四年),曹縣白茅堤決口。這是黃河第十七次大徙,第五次流經菏澤。《元史·河渠志》載:“五月,大雨二十餘日,黃河暴漲,水平地深二丈許,北決白茅堤。六月,又北決金堤”,“水勢北侵安山,沿入會通運河。”潰水主流由曹縣東北行到現梁山縣安山,而後入大清河歸海。
這段決河行水7年,到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才由工部尚書總治河防使賈魯堵塞白茅口,並立碑刻。碑文《至正河防記》記述了這次治理黃河經過。白茅合龍後,大河復回歸德(商丘)、徐州故道。 [1] 

黃河故道明清時期

黃河故道 黃河故道
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原武黑羊山決口。這是黃河第十八次大徙,第六次流經菏澤。《明史·河渠志》載:“四月,河北暴溢,決原武黑羊山,東經開封城北五里,又東南由陳州、項城、太和、穎州、穎上,東至壽州正陽鎮全入於淮,而賈魯河故道遂淤。”又“由舊曹州(菏澤)、鄆城兩河口漫東平(梁山境)之安山,元代會通河(運河)亦淤。”當時河分三股:主流向南由穎河入淮,後人稱“大黃河”;一支循故道東流由徐州以南入淮,水量很少,稱“小黃河”;一支由曹州、鄆城漫安山入會通河。20年後工部尚書宋書禮疏浚會通河,使大河由封丘金龍口至魚台縣塌場匯入汶水,經徐、呂二洪向南入淮河,恢復了主河東流的局面。 [1] 
1416年(明永樂十四年),開封決口。這是黃河第十九次大徙,第七次流經菏澤。《明史·河渠志》載:“決開封州縣十四,經懷遠,由渦河入於淮。”潰水主流由渦入淮,東流故道成了汊流。
1448年(明正統十三年),陳留、新鄉決口。這是黃河第二十次大徙,第八次流經菏澤。《明史·河渠志》記載決口後河分三股:主流“自新鄉八柳樹漫曹、濮,抵東昌(聊城),衝張秋,潰壽張沙灣(在今台前縣境),壞運道,東入海”;另一支向南由渦河入淮;再一支由賈魯故道趨徐州,水流已很微弱。沙灣關係漕運大計,但屢堵屢決,到1455年(明景泰六年)才堵塞,大河恢復由渦入淮流路。 [1] 
單縣浮龍湖旅遊度假區
單縣浮龍湖旅遊度假區(2張)
1489年(明弘治二年),開封及封丘金龍口決口。這是黃河第二十一次大徙,第九次流經菏澤。這次決口後形成南、東、北三面分流的局勢。弘治七年副都御史劉大夏治河,採取遏制北流措施,修築太行堤,防止大河衝張秋壞漕運,主流復歸蘭陽考城、歸德(商丘)、徐州會淮水東流。
曹縣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
曹縣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2張)
1509年(明正德四年),曹縣梁靖等處決口。這是黃河第二十二次大徙,第十次流經菏澤。《明武宗實錄》載:“六月,(河)又北徙一百二十里,至沛縣飛雲橋,俱入漕河。因單、豐二縣河窄水溢,決黃陵崗、尚家等口。……九月又決曹縣梁靖等口直抵單縣,人畜死者、房屋沖塌者甚重。”正德至嘉靖前期,黃河南流各支漸淤,河改向東趨,可是單、豐間河窄槽淺,水流並不順暢,因此這一帶堤防常有決溢。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河決蘭陽趙皮寨(蘭考境),決河經睢水入淮河,大河主流又南徙離開了菏澤境。
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曹縣新集決口。這是黃河第二十四次大徙,第十一次流經菏澤。《明史·河渠志》記述這次決口後河勢特亂,分流達十一支多,潰水向東北經單縣段家口分為六股:“曰大溜溝、小溜溝、秦溝、濁河、胭脂溝、飛雲橋,俱由運河至徐洪。”亂流的結果,使曹縣新集至小浮橋250餘里一段故道淤塞,在曹、單、碭、徐一帶“河忽東忽西、靡有定向”。經潘季馴等人治理後,散亂的河道才歸一,河患也減輕。明末河道流路,系由儀封考城間流入菏澤區內曹、單南部,以下經碭山、徐州奪淮入海。 [1] 

黃河故道現行河道

1855年(清咸豐五年),蘭陽銅瓦廂決口。這是黃河第二十五次大徙,第十二次流經菏澤。銅瓦廂決口改道,結束了黃河數百年奪淮入海的局面,潰水由封丘、蘭儀(蘭考境)、考城(蘭考境)、長垣東下,漫淹菏澤全區,至張秋橫穿運河奪大清河入海,北面有金堤屏障,南面無堤防擋水,在菏澤區內漫流20年,南北流動百餘里,菏澤境內成了黃泛區。至1875年(清光緒元年)山東巡撫丁寶楨創修南岸障東堤,黃河才受兩岸堤防束範,形成現河道。 [1] 

黃河故道黃河治理

菏澤地區所轄黃河堤防,有太行堤、障東堤和臨黃堤。
太行堤建於1493年(明弘治六年),“起胙城,歷滑縣、長垣、東明、曹州、曹縣、抵虞城,凡三百六十里。”此堤橫跨東明、曹縣、單縣3縣,境內堤長130公里,從修築到1855年廢棄歷時362年。 [2] 
障東堤建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西起東明縣謝寨,經菏澤、鄄城、鄆城至梁山縣十里堡,長125公里,是清末民國時期的主要防洪屏障。人民治黃後,上段和下段與臨黃民埝連接一起,成為臨黃堤組成部分,中段(鄄城董莊至梁山黃花寺)只作為綠化林帶,不擔負防洪任務。 [2] 
臨黃堤是由董莊至黃花寺之間的民埝與上、下兩段障東堤培築起來的,長180.55公里,是人民治河後主要的防洪屏障。 [2] 

黃河故道旅遊景點

菏澤單縣縣委、縣政府致力於保護、傳承、發展黃河故道,以浮龍湖為依託,大力興建浮龍湖旅遊度假區,其中包括黃河故道濕地景觀區、浮龍湖水上休閒娛樂區、森林公園生態體驗區,並在黃河故道開發基礎設施,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積極通過媒體宣傳浮龍湖、宣傳故道文化。 [3] 
保護黃河故道,興建浮龍湖。2019年1月7日,中美華爾集團與菏澤市政府就單縣浮龍湖生態旅遊開發有關事項進行考察洽談。2019年2月,山東省菏澤市人民政府與中美華爾集團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推進浮龍湖生態旅遊項目的發展,更好發揚黃河故道文化。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