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梅戲(懷腔)

鎖定
起源並發展壯大於安慶地區的黃梅戲,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也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音樂 [2]  。懷寧素有"徽黃故里,戲曲聖地"的美譽,是徽劇黃梅戲的發源地,曾三度被國家文化部命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懷腔"俗稱"府調"、"懷寧調",是懷寧本土創造形成的一種戲曲腔調。 [1] 
中文名
黃梅戲(懷腔)
非遺級別
省級
申報地區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
項目類別
傳統戲劇

目錄

黃梅戲(懷腔)起源

在元、明時期,懷寧每逢春種秋收之時,農民們慣唱山歌小調來歌頌自己辛勤勞動的豐收,這種民間的優美抒情山歌小調,時人稱之為"懷寧調"。從清乾隆到道光年間,懷寧調與青陽腔徽調崑曲等相互滲入,各取所需,相互揉合,經過民間藝人們精心潤造,形成了獨特的成熟的一種腔調,時人稱"懷腔",深受廣大民眾喜愛。清康熙中晚期,石牌戲曲藝人程福香建立懷寧首個戲曲班社,程家班歷時百餘年,經久不衰,時人稱之為 "懷腔班"。至解放初期,懷寧有近三十家懷腔民間班社,現仍有懷寧縣新聲劇團、金義劇社、美德劇團堅持在本縣及周邊的縣市鄉村巡迴演出懷腔劇目,頗受廣大人民羣眾的歡迎。 [1] 
黃梅調的創始人是明末時期被稱為“風流太守”的阮自華。阮自華(1562-1637),字堅之,號澹宇,是抗倭名將、明嘉靖進士、官都御史、浙閩巡撫阮鶚之次子。萬曆二十六年(1598)中進士,初任江西饒州,再任福建福州推官 [4] 
萬曆三十一年(1603)中秋,在福州任職的阮自華與閩劇鼻祖之一的曹學佺等邀集了閩、浙、皖等地以及琉球等國的詩詞、戲曲等愛好者七十餘人,舉辦了聞名中外的福州鄰霄台“梨園大會”。
萬曆三十二年(1604)阮自華自福建辭官歸裏,回到安慶,他招募伶人,創辦了家庭戲班,以崑曲、高腔等聲伎自娛。這是皖江地區有據可考的第一家戲班,阮自華因此也被後人稱為“皖江戲劇鼻祖”。
阮自華在懷寧黃梅山創作的民歌、民調,流入民間後,被稱為“黃梅調”。在廣泛汲取融匯青陽腔、高腔、徽調等音樂元素以及安慶周邊的鼓書、琴書等民間説唱音樂等,逐步形成了今天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的黃梅戲。 [5] 

黃梅戲(懷腔)發展

懷腔歷經幾百年的發展,有着鮮明獨特的風格,其唱腔高亢平直,多幫腔、複句,音樂上只有鑼鼓伴奏,深受人民羣眾的呵護和愛戴,這些表演唱腔對黃梅戲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直以來,懷腔被人們稱之為黃梅戲的母體藝術,黃梅戲的"正宗腔系"。懷腔的形成與發展對研究中國戲曲文化發展史,特別是安徽民間戲曲的形成和發展有着極為珍貴的歷史、人文價值。 [1] 
黃梅戲的聲腔,取材於安慶周邊鄉村的茶歌、山歌、秧歌、漁歌等民歌,以及鼓書、琴書等民間説唱音樂和一些宗教音樂,並廣泛汲取融匯青陽腔、高腔、徽調等音樂元素和聯曲方法,形成了花腔和主調兩大腔系。花腔屬民歌曲牌體,保留至今的曲調仍有近兩百支。主調是板腔體聲腔體系,以〔平詞〕為基礎,包括〔八板〕〔火工〕〔二行〕〔三行〕〔彩腔〕〔仙腔〕〔陰司腔〕〔對板〕〔哭板〕等。曲調委婉優美,語言通俗風趣,情調豐富生動,賦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黃梅戲的劇目,源自民歌和民間燈會歌舞,取材於民間趣聞,大約於清嘉(慶)、道(光)年間形成“兩小戲”“三小戲”;後來又根據真人真事不斷編創新劇、大戲,又從青陽腔、徽調等劇種移植大小劇目,逐步積累為既廣收博採,又彰顯地方風味和平民情趣的傳統劇目庫藏,世稱“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帷”。
黃梅戲自清光緒初年開始嘗試從鄉村往城市發展,直到1949年安慶解放,得以在安慶城內立足並煥發出勃勃生機和活力。1952年,安慶黃梅戲應邀赴上海演出一舉唱響;1954年參加華東戲曲會演一炮走紅。隨後,電影藝術片《天仙配》《女駙馬》《槐蔭記》《牛郎織女》相繼問世,黃梅戲人創造了數度輝煌。這個被譽為“散發着泥土芳香”的地方戲曲,如“山野吹來的風”流播全中國,享譽海內外,已躋身中國五大劇種之列,成為安慶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最閃亮的“城市名片”和安徽省代表性文化品牌及標誌性文化形象。 [3] 
參考資料
  • 1.    黃梅戲(懷腔)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引用日期2022-06-27]
  • 2.    美歌謠  .安慶市文化和旅遊局(安慶市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2022-03-30[引用日期2022-08-30]
  • 3.    黃梅戲簡介  .安慶市人民政府.2022-08-01[引用日期2022-08-30]
  • 4.    美歌謠  .安慶市文化和旅遊局(安慶市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2022-03-30[引用日期2022-09-23]
  • 5.    美歌謠  .安慶市文化和旅遊局(安慶市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2022-03-30[引用日期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