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書光

鎖定
黃書光,男,1979-1989年在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科學研究所獲教育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4年晉升副教授,1998年晉升教授。現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研究員,教育家與教育歷史變革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學部教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文名
黃書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福建福清
出生日期
1962年11月
畢業院校
華東師範大學
職    業
教師
學    位
博士
職    稱
教授
目    錄
1、人物經歷 2、科研項目 3、主要著作 4、出版圖書 5、主要參編 6、學術論文 7、科研獲獎 8、榮譽稱號 9、社會團體兼職 10、出國(境)訪學交流

黃書光人物經歷

黃書光 男,教育學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研究員,教育學部教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教育史、中國教育哲學史、教育家與教育歷史變革、中國基礎歷史的文化反思、中國社會教化傳統與近代變遷研究。現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副理事長(第八屆),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人選”,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已出版著作15部,參編著作多部。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發展研究》、《哲學與文化月刊》、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等刊物發表論文120餘篇。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3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和上海市教育科學重點項目等,多次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 [1]  曾赴美國、日本、加拿大、挪威、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參加學術交流活動。

黃書光科研項目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5年度重大項目:“中國基礎教育百年改革進程中的教育思想與文化
差異研究”(05JJD880061)
2、主持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一五”重點項目:“中國傳統教化的近代變遷與轉型研究”(DAA060084)
3、主持國家“985工程”華東師大當代中國基礎教育發展創新基地建設目:“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資源與當代中國基
礎教育發展研究”
4、主持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重點項目:“構建和諧社會與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中的文化傳承研究”(A0710)
5、主持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五”重點項目:“中國社會教化的傳統與變革研究”(DAA010148)
6、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歷史反思與前瞻”(01JB880008)
7、主持上海哲學社會科學2010年規劃項目:“中國社會發展的教育動力探究”(2010BJY002)
8、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近現代基礎教育變革中教育家辦學的文化反思”(11JJD880011)
9、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基礎教育學校現代化 發展道路的本土探索”(16JJD880019)。

黃書光主要著作

1、《中國教育哲學史》第四卷(專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2、《陳鶴琴與現代中國教育》(專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
3、《胡適教育思想研究》(專著),遼寧教育出版社1994年11月。
4、《理學教育思想與中國文化》(專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
5、《國家之光 人類之瑞——復旦公學校長馬相伯》(專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6、《變革與創新:中國中小學德育演進的文化審視》(專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
7、《文化差異與價值整合——百年中國基礎教育改革進程中的思想激盪》(第一作者),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年9月。
8、《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第一作者),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7月。
9、《價值觀念變遷中的中國德育改革》(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
10、《中國領導教育的歷史探究》(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11、《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歷史反思與前瞻》(主編),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12、《中國社會教化的傳統與變革》(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13、《變遷與轉型:中國傳統教化的近代命運》(第一作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
14、《中國社會發展變遷的教育動力》(第一作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
15、《上海教育史》第二卷(1912—1949)(第一作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年。

黃書光參編書籍

1、《程朱學派教育思想研究》,載《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碩士文庫(續編)·教育學》(上),浙江教育出版
社2005年2月。
2、《教育》,載範明生、陳超南主編《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第三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3、《新知、新人與新式教育的追求》,載楊國榮主編:《現代化過程的人文向度》 第一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
06年1月。
4、《中國傳統教育的解構與教育現代化的探索》,載丁鋼主編《歷史與現實之間:中國教育傳統的理論探索》
第五章,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5、《中國早期書院與歐洲中世紀大學》、《理學與基督教新教的教育思想》、《中西功利主義教育思想》等三
章,載張瑞璠等主編、孫培青等分卷主編《中外教育比較史綱》古代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6、《文化的搖籃――育才》,載張豈之主編《中國傳統文化》第六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初版、2005年第
2版。
7、《價值觀念變遷中的儒家教化傳統》,載林旦炎主編《教育哲學與歷史:兩岸高等教育革新與發展》,台
北:師大書苑2010年1月。
8、《“道法自然”的教育智慧——老聃與<老子>》、《理學宗師——朱熹與<朱子語類>》,載袁振國主編《教育學名著導讀》,學習出版社2012年8月。
9、《朱熹與<朱子全書>》,載高時良等主編《教育名著評介》,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
10、《世界教育大事典》中國卷(顧明遠主編、袁振國分卷主編),分卷副主編及主要撰稿人之一,江蘇教育出
版社2000年9月。
11、《中國學術名著提要》教育卷(張瑞璠等主編),主要撰稿人之一,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
12、《教育大辭典》第8、9卷及合訂本(顧明遠主編、張瑞璠等分卷主編),主要撰稿人之一,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1年、1992年及1998年。
13、《教育管理辭典》(俞家慶主編),編委及撰稿人之一,海南出版社2005年7月。
14、《中國教育哲學史》(四卷本),副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15、《基礎教育的傳統與創新叢書》(5本),黃書光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
16、《基礎教育的文化傳承與理論創新叢書》(6本),黃書光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年、2015年。
17、《社會發展與教育變革叢書》(5本),黃書光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年。
18、《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歷史追尋》,載楊小微等著《指標與路徑:中國教育邁向現代化》第二章,教育科學出
版社2020年,第39-57頁。
19、《中國基礎教育變遷的文化沉思》,載黃忠敬主編《教育的聲音:教育學者演講錄》,華東師大出版社2020
年,第125—152頁。

黃書光學術論文

1、《王充的人才觀》,載《教育評論》,1986年第3期。
2、《宋代地方官學考析》,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1986年第4期。
3、《宋代福建文教興盛及其原因》,載《教育評論》1987年第3期。
4、《王安石實學教育思想述評》,載《殷都學刊》,1987年第4期。
5、《經商意識下的教育思考》,載《上海教育科研》,1987年第5期。
6、《站起來四面瞭望》,載《人才開發》,1988年第11期。
7、《傳統教育片論》,載《上海教育科研》,1988年第6期。
8、《宋代專科學校淺探》,載《社會科學家》,1988年第1期。
9、《試論中西傳統教育的差異》,載《當代研究生》,1988年第1期。
10、《程朱學派教育哲學探析》,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1989年第2期。
11、《宋代地方官學的發達原因和意義》,載《浙江學刊》,1989年第4期。
12、《孔子的教學藝術》,載《基礎教育研究》,1990年第1期。
13、《韓愈與師説》,載《基礎教育研究》,1990年第2期。
14、《師生關係在德育中的作用》,載《中學教育》,1990年第12期。
15、《“孔顏樂處”命題探析》,載《中國文化月刊》(台灣)第135期,1991年1月。
16、《程朱學派下學上達論》,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1991年第2期。
17、《略論事功派與理學派關於理想人格的構建》,載《孔孟學刊》(台灣)第29卷第9期,1991年5月。
18、《簡析陶行知教育目的觀》,載《上海教育學院學報》,1991年第3期。
19、《五千年文化教育的學習指南》,載《書友》,1991年第2期。
20、《略論宋以後的儒與商》,載《教育評論》,1991年第5期。
21、《略論程朱理學的入世特點》,載《中國文化月刊》(台灣)第143期,1991年9月。
22、《試論程朱學派教育思想的歷史地位》,載《教育史研究》,1991年第2期。
23、《試論程朱學派教育哲學在日本的傳播和影響》,載《哲學與文化月刊》(台灣)第19卷第10期,1992年1
0月。
24、《論儒學社會化的若干途徑》,載《教育史研究》,1992年第1期。
25、《王守仁“致良知”教育體系論與理學社會化――兼與朱學比較》,載《孔孟學報》(台灣)第65期,1993年
3月。
26、《談中國古代少年的啓蒙教育》,載《中華文化》,1993年第4期。
27、《論元代理學教育思想的特點》,載《孔孟月刊》(台灣)第31卷第9期,1993年5 月。
28、《胡適中西融通的文化教育思想》,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1994年第1期。
29、《論明末清初實學思想家對理學教育思想的批判與改造》(上),載《鵝湖月刊》(台灣)第19卷第12期,
1994年6月。
30、《論明末清初實學思想家對理學教育思想的批判與改造》(下),載《鵝湖月刊》(台灣)第20卷第2期,1
994年8月。
31、《尊師愛生與啓發誘導——中國古代教育經驗漫談之一》,載《華夏文化》,1994年第2期。
32、《中國傳統教育經驗漫談之二》,載《華夏文化》,1994年第3期。
33、《中國傳統教育經驗漫談之三》,載《華夏文化》,1994年第4期。
34、《老子教育哲學初探》,載《哲學與文化月刊》(台灣)第22卷第7期,1995年7月;另收入《老子思想的現代價值》(論文集),陝西旅遊出版社1994年9月。
35、《試論胡適“文學革命”對國語教育的影響》,載《教育史研究》,1994年第3期。
36、《中西功利主義教育思想之比較》,載《中州學刊》,1997年第3期。
37、《試論陳鶴琴在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的地位》,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1997年第4期。
38、《讀<舒新城教育思想研究>》,載《教育史研究》,1997年第3期。
39、《中國早期書院與歐洲中世紀大學之比較》,載《中國書院》創刊號,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
40、《中華民族文化與當代教育創新芻議》,載《思想·理論·教育》,1999年第3期;另收入丁鋼主編《創新:新世紀的教育使命》,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1月。
41、《“五四”時期的教育改革與當代教育創新》,載《中國教育報》教育科學版,1999年5月8日。
42、《一張珍貴的學術地形圖》,載《中國教育報》教育科學版,1999年6月19日。
43、《試論王國維的教育哲學觀》,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1999年第2期。
44、《論嚴復的教育哲學觀》,載《福建論壇》,2000年第1期。
45、《論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和人格理想》,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2000年第4期。
46、《科舉制度對中國教育與人才素質的影響》,載《探索與爭鳴》,2000年第9期。
47、《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和再創造》,載《高等師範教育研究》第12卷第5期,2000年9月。
48、《論“中西融通”對中國當代基礎教育改革的意義》,載《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49、《論蔡元培的教育哲學觀》,載《中國文化月刊》(台灣)第254期,2001年4月。
50、《21世紀中國教育創新芻議》,載《教學與管理》,2001年第11期。
51、《論中國早期教育現代化的艱難探索》,載《社會科學戰線》,2001年第6期。另收入炳正、卲漢明主編
《解社會之惑——<社會科學戰線>創刊25週年精華集》(綜合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52、《全球化時代的學校德育思考》,載《思想·理論·教育》,2002年第2期。
53、《馬相伯教育理想與政治追求的雙重變奏》,載《教育評論》,2003年第6期。
54、《論馬相伯在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載《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55、《轉型期中國兒童人格教育的文化審視》,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2003年第1期。
56、《求真務實 與時俱進》,載《上海托幼》(A),2003年3月。
57、《馬相伯“毀家興學”與震旦學院的崛起》,載《教師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58、《馬相伯宗教價值觀與天主教中國化探索》,載《學術界》,2004年第1期。
59、《中國教育研究的科學化與民族性思考》,載《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第4期。
60、《馬相伯中西匯合的文化教育觀》,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2004年第1期。
61、《馬相伯治校探微》,載《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62、《教育史學科發展的自我意識及其思考》,載《當代教育論壇》,2005年第9期;另收入楊孔熾主編《百年跨越——教育史學科的中國曆程》,鷺江出版社2005年1月。
63、《從上海到全國:楊賢江教育哲學觀及其學術影響》,載《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2005年第4
期。
64、《教化權力之爭:儒家教化思想主流地位的確立與發展》,載《西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
年第2期。
65、《論中國傳統教化的理論基礎與組織特徵》,載《教育學報》,2005年第4期。
66、《馬相伯:三千畝田產與一所學校》,載《社會科學報》,2005年9月15日
67、《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上海的傳播與發展》,載《南京曉莊師範學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
68、《生活世界中的當代德育反思》,載《教育科學研究》,2005年第10期。
69、《中國傳統教化的現代轉型》,載《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6期。另收入黃永林主編
《中華學術文存——<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 社科版)論文選萃(2005-2012教育研究卷)》,華中師
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第229-240頁。
70、《論中國傳統教化的近代解構》,載《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6期。
71、《論舒新城在上海的新教育探索》,載《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6年第2期。
72、《變革與反思:共和國德育的歷史走向》,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第1期。
73、《論清末明初新舊德育觀的博弈》,載《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第1期。
74、《明清之際價值觀念批判與儒家教化範式的變革》,載上海社聯編:《人文教育——文明·價值·傳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75、《“中體西用”價值選擇與請末學堂德育探索》,載《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第5期。
76、《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科技動力與生命向度》,載《教育科學研究》,2007年第12期。
77、《全球化際遇與中國傳統人格的現代轉型》,載《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78、《價值觀念變遷中的中國德育改革與反思》,載《中國德育》,2008年第5期。
79、《價值重估與民國初年中小學德育課程教學的深層變革》,載《教育學報》,2008年第4期。
80、《從臣民人格到個性獨立:清末民初德育目標的現代轉型》,載《河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8年第6期。
81、《在兒童“生活世界”中尋覓德育的真諦》,載《基礎教育》,2009年第4期。
82、《德育範式的理論建構》,載《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2009年第5期。收入上海市社聯編:《現代人文、中國思想、中國學術——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2008年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01-405頁;另收入李建強主編《教育史研究論叢——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教育史專欄十五年精選集》,河北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
83、《凱洛夫<教育學>在中國的理論輻射與實踐影響》,載《復旦教育論壇》,2010年第3期。
84、《基礎教育變革中的文化座標》,載《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另收入上海市社聯編:《生命、知識與文明——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6-226頁。
85、《從“仿美”到“學蘇”:共和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方向轉移》,載《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
86、《“義利之辯”再興與宋代人才教育觀的理論爭鋒》,載《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另收入上海市社聯編:《城市發展: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年會文集(2010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42-345頁。
87、《論蕭友梅在中國現代音樂教育史上的地位》,載《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2011年第3期。
88、《當代教育學重建的本土資源:儒家教化精神及其價值》,載李政濤主編《為 “生命實踐”而思——“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專題報告會論文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89、《重審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人文向度》,載《南京社會科學》,2011年第7期。
90、《西學東漸與中國傳統教化的近代命運》,載《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
91、《科舉研究的推進與創穫——<中國科舉文化>評介》,載《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
92、《中國家庭教育的奠基與現代意義》,載《當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9期。
93、《迴歸命脈:重審陳鶴琴的“活教育”目的論》,載《教育發展研究》,2012年第12期。
94、《中國高等師範教育動變中的西北元素》,載《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另收入方光華主編《西北聯大與中國高等教育》,西北大學出版社2013年7月,第91-98頁。
95、《中國現代性教化話語的多元建構》,載《學術界》,2012年第11期。
96、《美德是否可教——論蘇格拉底的德性教化》(第二作者),載《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
97、《科舉興起的價值反思》,載《大學教育科學》,2013年第1期。另收入劉海峯主編《鑑古知今的教育史研究——第六屆“兩岸四地”教育史論壇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2014年10月。
98、《陳鶴琴辦學的實驗根基與“活教育”的理論創生》,載《基礎教育》,2013年第5期。
99、《儒家的社會正義理想與教育價值建構》,載《教育發展研究》,2014年第2期。
100、《聖王之治的理想追求與儒家“大教育”制度構建的文化反思》,載《四川師大學報》(社科版),2014年第3期。
101、《教育現代化動變中的傳統元素及其開掘》,載《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12期。
102、《陶行知本土辦學實踐與“生活教育”的獨特創造》,載《教育發展研究》,2015年第18期。
103、《誰讀職校——基於社會分層視角》(第二作者),載《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第9期。
104、《迴歸人本:教育本土化辦學的價值共識——陳鶴琴、陶行知辦學實踐探索》,載《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另收入周洪宇主編《中國教育史學70年(1949-2019)》(上卷),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473-481頁。
105、《儒家“做人”傳統與學校變革的文化求索》,載《教育發展研究》,2016年第8期。
106、《中國近現代教育家辦學的文化審視》,載《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8期。
107、《元代徽州童蒙教育探析》(第二作者),載《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16年第2期。
108、《中國教育現代化變革的文化透視》,載《教育發展研究》,2017年第4期。
109、《徐光啓與馬相伯的中西文化教育會通之比較》,載《學術界》,2017年第6期。另收入肖朗等主編《教育交流與變革——教育史研究的當代視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68-76頁。
110、《反省與前瞻: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論芻議》,載《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11期。
111、《重審教育研究的雙重屬性及其使命》,載《教育發展研究》,2017年第22期。
112、《孔子對學思概念的型構及其教育方法論意義》(第二作者),載《教育學術月刊》,2017年第5期。
113、《立人興邦:強國的教育動力》,載《教育發展研究》,2018年第19期。
114、《明體用之學 立師道之魂——重審胡瑗教育思想及其現代價值》,載《現代大學教育》,2018年第6期。
115、《被圍困的新高考改革悖論背後的階層之困及其化解》(第二作者),載《課程·教材·教法》,2018年第4期。
116、《隱蔽的再生產:教育公平的影響機制——基於城鄉不同階層學生互聯網使用偏好的實證研究》(第二作者),載《中國電化教育》,2018年第11期。
117、《張瑞璠先生與教育史學科建設》,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2019年第1期。
118、《人的教育活動“通”往何處》,載《中國教育報》,2019年3月21日。
119、《別開生面的教育史研究新探》,載《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9年2月15日。
120、《緬懷恩師張瑞璠先生》,載杜成憲等主編《薪傳——教育史分會成立40週年紀念文集》,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編《教育史研究與評論》第六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02-108頁。
121、《論海派教育家的創新務實與人本追求》,載《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2期。另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教育學文摘》2020年第二期轉載時改題為:《20世紀中國海派教育家的創新務實與人本追求》。
122、《迴歸育人本源:新中國基礎教育價值取向的文化反思》,載《學術界》,2020年第7期。
123、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Educators Running Schools: A CaseStudyof Chen Heqin’s Exploration of
‘Living Education’.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1Jul 2020.
https://doi.org/10.1080/00131857.2020.1796056(SSCI) [2] 
124、Confucian Culture and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 ofChinese Schools.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Lt
d. 2020. M. A. Peters(ed.), Encyclopedia of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https://doi.org/10.1007/978-981-287-532-7_714-1 [3] 
125、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The second author). Springer Nature Singap
orePte Ltd. 2020.M. A. Peters(ed.), Encyclopedia ofTeacherEducation.
https://doi.org/10.1007/978-981-13-1179-6_255-1 [4] 
126、《學校現代化變革的本土探索與中國經驗》,載《教育發展研究》,2020年第24期。
127、《時代與學術:教育史家張瑞璠先生的求索之路》,載《教育研究》,2020年第4期。

黃書光科研獲獎

1、《文化差異與價值整合——百年中國基礎教育改革進程中的思想激盪》,獲“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
秀成果著作二等獎”,上海市哲社評委會,2012年。 [7] 
2、《中國社會教化的傳統與變革》,獲“第四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著作三等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
部,2011年。
3、《變革與創新:中國中小學德育演進的文化審視》,獲“上海市第十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二等獎”,上海
市教育委員會,2011年。
4、《中國基礎教育的歷史反思與前瞻》,獲“上海市第九屆教育科研成果著作二等獎”,上海市教育委員會,200
8年。
5、《國家之光 人類之瑞——復旦公學校長馬相伯》,獲“第一屆中國政府獎圖書提名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
出版總署,2007年。
6、《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獲“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著作三等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
育部,2006年。
7、《轉型期中國兒童人格教育的文化審視》,獲“上海市第八屆教育科研成果論文三等獎”,上海市教育委員
會,2005年。
8、《中國教育哲學史》(第四卷),獲“上海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特等獎”,上海市哲社評委
會,2002年9月。另獲“教育部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第
十三屆中國圖書獎”,中國圖書獎評委會,2002年。 [11] 
9、《胡適教育思想研究》,獲“全國第二屆教育科學研究成果著作二等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1999年。
10、《陳鶴琴與現代中國教育》,獲“上海市第六屆教育科研成果著作二等獎”,上海市教育委員會,1998年。
11、《論中國早期教育現代化的艱難探索》,獲“上海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上海市哲社
評委會,2002年9月;另獲“《社會科學戰線》創刊25週年優秀論文獎”,2003年11月。
12、《論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與人格理想》,獲“上海市第七屆教育科研成果論文二等獎”,上海市教育
委員會,2001年。
13、《試論王國維的教育哲學觀》,獲“上海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上海哲社評委會,20
00年。
14、《宋代地方官學考析》,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1986-1993),上海市哲社評委
會,1994年。
15、《重審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人文向度》,獲“上海市第十一屆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論文二等獎”,上海教育
委員會2016年。
16、《變遷與轉型:中國傳統教化的近代命運》,獲“第五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著作二等獎”,中華人民
共和國教育部,2016年。
17、《變遷與轉型:中國傳統教化的近代命運》,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
等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0年。 [12] 

黃書光榮譽稱號

1、“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等七部委,2007年。 [5] 
2、“政府特殊津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1年。 [6] 
3、“高校青年教師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
4、“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榮譽稱號,上海市教育委員會,1997年。
5、“寶鋼優秀教師獎”,寶鋼教育基金理事會,2001年。 [8] 
6、“華東師大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華東師大研究生院,2013年。 [9] 
7、“華東師大第三屆優秀研究生教學獎”,華東師範大學,2017年。

黃書光社會職務

1、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研究分會副理事長(第八屆) [10] 
2、中國教育學會楊賢江教育思想研究分會副理事長(第六屆)
3、上海市陳鶴琴教育思想研究會理事

黃書光訪學交流

1、2002年10月,參加日本神户大學發達科學部舉辦的“神户大學發達科學部成立10週年暨21世紀社會變化與學
校改革的日中比較”學術研討會。
2、2008年6月,參加日本東京大學教育學部與日本教育學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教育史研究的亞洲認識”學術研討
會。
3、2010年8月,參加挪威卑爾根大學教育學院舉辦的“學校變革的當代探究”學術研討會。
4、2010年10月,參加台灣師範大學主辦的“第四屆兩岸四地教育史論壇:多維視野多元詮釋的教育史研究”。
5、2012年5月,參加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教育學院主辦的“第二屆中加當代教育研究的跨文化對話”學術研討會。
6、2014年11月,參加韓國教員大學主辦的2014年第九屆東亞教師教育的跨文化對話”學術研討會。
7、2014年11月,參加日本中部大學主辦的“日本中部大學建校50週年暨校長論壇”。
8、2015年10月,參加澳門中華教育會主辦的“澳門中華教育會成立九十五週年會暨教育論壇:‘立德樹人’——中
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9、2016年10月,參加新西蘭懷卡託大學教育學院舉辦的“中國學校變革研討會”。
10、2016年10月,參加澳大利亞教育科學技術與數學學院舉辦的“教育公平的中澳比較研討會”。
11、2018年12月,參加美國林肯大學教育與人文科學學院舉辦的“學校管理與改革研討交流會”。
12、2018年12月,參加美國伊利諾大學教育學院舉辦的“師生跨校合作研討交流會”。
13、2019年4月,參加美國猶他大學教育領導與政策系主辦的“全球視域中教育領導、學校改進與教育政策交流
會”。
14、2019年4月,參加美國比較與國際教育學會(CIES)主辦的“比較與國際教育學會第63屆年會”。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