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敏兒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鎖定
黃敏兒,女,博士,中山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文名
黃敏兒
畢業院校
首都師範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任職院校
中山大學

黃敏兒研究領域

情感科學,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研究興趣:情緒的人際及社會分享、情緒調節、情緒勞動等。 [1] 

黃敏兒人物經歷

黃敏兒教育背景

· 09/1997-07/2001,首都師範大學心理學系,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方向,博士
· 09/1982-07/1986,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理學士 [1] 

黃敏兒職業經歷

· 07/2008-現在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 教授
· 04/2002-06/2008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 副教授
· 08/2004-02/2005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系 訪問學者
· 07/1986-03/2002 廣州師範學院教科所 助教、講師、副教授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副系主任(2007-2011)。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第八屆理事。中國心理學會人格心理學研究委員會委員。《心理學報》《心理科學》等雜誌評審專家。 [1] 

黃敏兒學術成果

黃敏兒科研項目

1.負責人:黃敏兒。關係相關的情緒分享對人際關係的促進效應”。2017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一般項目(17YJA190008)。
2. 負責人:黃敏兒。情緒調節在癌症治療中的積極作用。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2013年中山大學重大項目培育、新興、交叉學科資助項目。2014-2016.
3. 負責人:黃敏兒。中國式情緒調控特點的實證研究。2011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一般項目(編號:11YJA190006)。2011-2015。
4. 負責人:黃敏兒。情緒勞動作用機制的實證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規劃基金項目)(編號:06JAXLX012)。:2006-2010。
5. 負責人:黃敏兒。情緒勞動的實驗研究:工作環境中不同情緒調節規則所引起的身心變化結果。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2003-2004年度一般項目(編號:03104206)。2004-2005。
6. 負責人:黃敏兒。人格特質、情緒調節與身心健康。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一般課題,(編號:GYA02039)。2002-2005。
7. 負責人,黃敏兒。情緒調節基本過程:生理反應、表情行為及主觀報告的變化。北京市市屬市管高校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課題。2002-2005。 [1] 

黃敏兒專著

1. 黃敏兒(2017).第8章,情緒本質;第9章,情緒理論。於《動機與情緒》(郭德俊主編)。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
2. 黃敏兒(2010)。第十章,情緒、壓力與健康。心理學與生活(第二版),黃希庭、蘇彥捷(主編)。暨南大學出版社,廣州。
3. 黃敏兒(1996)。第七章,態度與行為。見心理學概論(吳江霖主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廣州。4. 黃敏兒(1996。第三章,學生的社會化)。見《教育社會心理學》(王錠誠主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廣州。 [1] 

黃敏兒論文

情緒調節實驗室着重探討情緒調節基本策略——如,情緒的人際及社會分享、認知重評、表情抑制、宣泄、沉思,等等——所引起的情緒多形態變化及社會認知效應,並考察人格、文化等因素與情緒調節之間的相關。我們還研究了服務行業情緒勞動類型對員工身心健康的預測效應。研究主要採用情緒調節實驗室實驗法、心理測量及多變量結構方程模型統計方法。
M. Wang, C. L. Hu, M. E. Huang*, Y. B. Xie*, W. Z. Zhu (2019). Emotional Awareness Predicts Job Satisfaction Through Emotion Regulation among Chinese medical staff.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published:April 24, 2019. DOI:10.1111/ajsp.12365.
陳其錦、黃敏兒(2019)。 情緒社會分享動機與社會適應。心理學探新。#InPress#
Sun S, Hu C, Pan J*, Liu C* and Huang M* (2019) Trait Mindfulnes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elf-Similarity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Front. Psychol. ,28 February 2019/
孫莎莎、李小兵、李寶山、劉承宜*、黃敏兒*(2018)。正念提升身心健康的機制:來自HRV自相似的依據。心理學報. 50 (12): 1413-1427.Sun et al Liu & Huang 2018 Actapsy.pdf
Junhao Pan#, Liying Zhan#, ChuanLin Hu#, Junkai Yang, Cong Wang, Li Gu, Shengqi Zhong, Yingyu Huang, Qian Wu, Xiaolin Xie, Qijin Chen, Zhengjia Dai, Zhimin Zou, Hui Zhou, Miner Huang*, Xiang Wu* . Emotion regulation and complex brain networks: Association between expressive suppression and efficiency in the fronto-parietal network and default-mode network. Frontiers Human Neuroscience, 16 March 2018, DOI:10.3389/fnhum.2018.00070 Pan et al Huang & Wu 2018.pdf
羅利、黃敏兒*(2016).情緒調節在特質與情緒間中介效應模型的年齡差異.心理學報,48(11), 1455-1466.Luo& Huang 2016.pdf
向翠萍、孫莎莎、黃敏兒*(2016). 人際互動中表情抑制的負面社會效應. 心理學探新,36(1), 42-47.xiang sun & huang 2016.pdf
王曼、黃敏兒*、謝永標(2016).情緒複雜性對精神症狀的影響途徑及干預技術.心理科學進展, 24(1),66-72.wang & huang et al. 2016.pdf
黃敏兒*、唐淦琦、易曉敏、孫莎莎(2014).中庸致和:情緒調節靈活性的促進作用.中國社會心理學評論第8輯:中庸專輯-II(楊宜音主編,楊中芳、韋慶旺本期特約主編).pp, 88-112.中國社科院文獻出版社,北京.huang etal 2014.pdf
唐淦琦、黃敏兒*(2012). 高、低幸福感人羣的負情緒特點:生理和表情依據.心理學報,44(8),1086−1099.Tang&Huang_actapsy_2012.pdf
林川、黃敏兒*(2011). 情緒展現規則和特質應對方式對情緒勞動策略的影響.心理學報,43(1),65-73.Lin & Huang_2011.pdf
黃敏兒*、吳鍾琦、唐淦琦(2010). 服務行業員工的人格特質、情緒勞動策略與心理健康的關係,心理學報,42(12), 1175-1189.Huang etal_Actapsy_2010.pdf
高鵬程、黃敏兒*(2008). 高焦慮特質的注意偏向特點.心理學報, 40 (03), 307-318.Gao & Huang_ActaPsy_08.pdf
袁俏芸、黃敏兒*(2008)。小學攻擊性男童的社會信息加工及表情知覺.心理科學,31(1),133-137yuan & huang_PsySci_08.pdf
崔麗弦、黃敏兒*(2007). 沉思和分心對負情緒和自傳體記憶的影響.心理學報,39(1), 78-87.Cui & Huang_2007.pdf
Yi Jiang, Patricia Costello, Fang Fang, Miner Huang, and Sheng He*(2006). A gender- and sexual orientation dependent spatial attentional effect of invisible imag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03(45),17048-17052.Jiang-etal-PNAS06.pdf
胡豔華、黃敏兒*(2006). 神經質和外傾的負情緒減弱調節特點.心理學報, 38(4),553-561.Hu & Huang_2006.pdf
馬淑蕾、黃敏兒*(2006). 情緒勞動:表層勞動與深層勞動,哪一種效果更好?心理學報, 38(2),262-270.Ma & Huang_2006.pdf
黃敏兒、郭德俊(2003).外傾和神經質對情緒的影響.心理科學,6, 1047-1051.Huang&Guo PS 2003.PDF
黃敏兒,郭德俊(2002). 原因調節與反應調節的情緒變化過程.心理學報, 34(4), 371-380.Huang & Guo_2002.pdf
黃敏兒,郭德俊(2000).情緒調節的實質.心理科學,1,109-110.Huang & Guo_2000 PS.pdf [1] 

黃敏兒教授課程

·本科生:心理學導論、情緒心理學、生理記錄系統應用
·碩士生:情緒研究專題
·博士生:情緒研究專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