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帝陵古柏羣

鎖定
黃帝陵古柏羣有五千多年曆史,在號稱“天下第一陵”的黃帝陵周邊,古柏面積達到一千三百三十五畝,有古柏八點三萬餘株,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三萬四千六百餘株,是中國現存覆蓋面積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羣。
中文名
黃帝陵古柏羣
又    名
橋山古柏羣
地理位置
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橋山
存在年限
5000多年
面    積
1350畝

黃帝陵古柏羣地理位置

黃陵縣橋山上,8萬多株參天古柏“守護”黃帝陵寢,見證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輝煌璀璨。黃帝陵古柏羣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黃陵橋山,聞名遐邇。黃帝陵不僅是海內外炎黃子孫拜謁軒轅黃帝的民族聖地,更讓人歎為觀止的是這裏有中國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柏林。
橋山古柏羣現有古柏8.2萬餘株,千年以上的古柏就有3萬餘株,其中黃帝手植柏相傳為黃帝親手所栽,樹齡達五千年以上,被稱作“世界柏樹之父”。橋山古柏忠誠“守護”黃帝陵寢上千年,讓這些“活着”的歷史世代相承,使他們得到更科學、更有效的保護,是每一個炎黃子孫,更是每一個黃帝守陵人的責任和義務。 [1] 

黃帝陵古柏羣歷史沿革

人與樹千年對話
在橋山之巔的黃帝陵景區,參天的古柏虯枝直指蒼穹,千年的風雨洗禮使其更顯雄渾蒼勁。拾階而上,似乎每一棵古柏都在訴説一段中華民族的歷史;心香一炷,更顯軒轅傳人的虔誠感恩。
黃陵人一直認為自己是軒轅黃帝的13萬守靈兒女,橋山古柏也被當地人視為是有靈氣的。“就算柏木是做棺材最好的木料,但是這些柏樹守黃帝陵都守了上千年了,一代一代傳下來不容易,那就不能動!”護林愛林已經成為黃陵當地人的共識。
橋山進行大規模人工植柏最遲始於漢代,經過歷朝歷代的新植和保護,景區管轄面積有203.92公頃,核心保護區86.67公頃,這裏生長的8萬餘株古柏成為極其珍貴的特殊文物。
在黃帝陵景區的蹬道兩側,一棵棵古柏上掛着“古樹名木”的牌子,上面寫有該樹編號、樹種、科屬、周長等信息,這些古柏的周長大都在2米以上,樹齡在一千年以上。

黃帝陵古柏羣保護措施

黃帝陵古柏羣保護牌

“我們對軒轅廟、蹬道兩側、陵區及周圍重點區域古柏進行了全面調查,對1015株千年以上古柏進行了編號、定位,詳細調查記載其基本情況,建立了古樹名木的電子檔案,為其中的400餘株古柏掛上了古樹保護牌”,黃陵管理局辦公室主任緱六寅告訴記者,“這就相當於給這些古柏上了户口,只要一看編號,就知道這是位於哪裏的哪棵樹。”
同時,黃帝陵管理局也啓動了新一輪林木普查工作,對胸徑20釐米以上的所有林木建檔,按照管護責任區劃分,落實責任,做到管護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這項工作讓現代人有機會熟悉每一棵古柏,人與樹的千年對話讓先祖文明不再遙遠。
“來到這裏我才知道黃帝陵的柏樹很多都超過一千年了,看到它們被保護得這麼好,我真是太驚訝了。在莊重肅穆的柏樹羣中祭拜先祖,更能讓我感受到軒轅黃帝的豐功偉績,也讓我們思考後世子孫應該怎樣傳承中華文明”,一位來自包頭的遊客感慨地説。 [1] 
走進黃帝陵管理局護林科副科長李小軍的辦公室,“愛護古柏、保護文物”的電腦屏保非常醒目。

黃帝陵古柏羣消防系統

“我們由67個人組成的護林科是橋山古柏羣的專職管護隊伍,防火、防蟲、防病、防盜、防老化是我們工作的基本內容”,李小軍説,“橋山古柏羣屬於側柏的純林分佈區,比起其他的混交林來説,火險等級更高,因此對於黃帝陵景區來説,防火形勢更加嚴峻。”
每年9月下旬開始,管護人員就開始清理古柏樹下的雜草,粉碎後就地覆蓋保墒,肥分還林,既有效降低了火險等級,又避免了樹木肥分的流失。和其他林區只在冬春期進行森林防火戒嚴不同,黃帝陵古柏林區全年都是防火戒嚴期。林區被分為6個管護責任區,設有29個管護小班,逐區逐班落實管護責任人。同時還成立了稽查應急隊,快速反應,處理突發事件。
從黃帝陵的制高點龍馭閣遠眺,綿延五公里多、高三米的古柏防火隔離牆和隔離柵清晰可見。為了消除古柏羣的安全隱患,當地還投入1276萬元建設了古柏消防系統,這是國內首創的山體森林消防工程;投資443萬元建設防火視頻監控工程,視頻監控範圍達到30平方公里,消除了林區的監測死角。

黃帝陵古柏羣蟲害防治

2010年橋山古柏羣發生金綠寬盾蝽蟲害,管護部門與林業科研機構進行了多項防治實驗,掌握了這種昆蟲的生活習性,在國內率先研製出針對此蟲的防治方法,兩年之後這種蠶食側柏嫩葉的昆蟲對古柏羣的生長不再構成威脅。
在防治病蟲害方面,橋山古柏羣主要面臨明紋側柏松毛蟲、柏膚小蠹等病蟲害威脅,一些樹勢弱化的柏樹更容易受到浸染。黃帝陵管理局護林科副科長李小軍説:“我們制定了古柏病蟲害監測及綜合防治方案,與省市林業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定期對古柏進行監控,瞭解掌握林內蟲害分佈及基數,通過化學、物理、生物等方式進行科學防治。” [1] 

黃帝陵古柏羣復壯保護

保護橋山古柏羣,不僅是要為子孫後代留下滿山的葱綠,更重要的是以科學的手段讓古柏羣的隊伍更加龐大、更加生機勃勃。
隨着樹齡的增加,橋山古柏羣中的一些柏樹有樹勢衰弱的趨勢,亟待保護和修復。2001年,多家單位聯合開展古柏復壯保護工作,選取了軒轅廟區5株千年以上的古柏,運用複合換氣透水、古樹復壯基質、引根控根等多項專利技術進行試驗。經過連續兩年的養護管理,古柏平均新生根系40釐米,最長的達到70釐米,新梢生長最長達7釐米。經林業專家鑑定,這項技術達到了預期效果,可以在全林推廣使用。
為了積累更加科學和豐富的實驗數據和經驗,黃帝陵景區再次選擇了不同樹齡、不同生長狀況的5株古柏,開展第二批覆壯保護實驗。這次實驗增加了樹腔修復、牽引支撐加固等新的技術措施,旨在通過進一步觀測、論證,為黃帝手植柏、漢武帝掛甲柏等重點古柏的復壯保護積累成熟經驗,為橋山古柏羣的整體復壯工作採集科學數據。
在成功促進古柏髮根、發枝的基礎上,2010年起國家林業局、中國林科院、陝西省林業廳等部門組織專家,啓動了“黃帝手植柏”擴繁保護工程,對黃帝手植柏進行“克隆”再生。通過植物組織培養方式獲得的黃帝手植柏苗,從遺傳學上講與黃帝手植柏完全一樣,保護了黃帝手植柏特色遺傳資源,為擴大繁殖保護其他珍稀古樹名木提供了參考。清明節期間,黃帝手植柏克隆二代首次向外界展示。
近些年來,橋山古柏羣不斷有“新成員”的加入。林區管護部門每年都會在林區的空白地帶種植新柏,與此同時,一些社會團體和部門也加入到了植樹的行列,“炎黃子孫林”、“共青林”、“思源林”中新樹的勃勃生機與千年古柏的雄渾蒼勁共同見證華夏兒女的凝聚團結,見證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