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岡市委黨校

鎖定
中共黃岡市委黨校創辦於1953年4月。1985年1月被批准為大專體制。近年來,先後加掛“黃岡市行政學院”、“黃岡市社會主義學院”的牌子,現已形成以黨員領導幹部、國家公務員、黨外幹部培訓輪訓為主體,以函授教育、全日制學歷教育為兩翼的辦學格局。
中文名
黃岡市委黨校
創辦時間
1953年4月
所屬地區
黃岡市
類    別
事業單位公益一類
現任校長
趙斌

黃岡市委黨校辦學歷史

中共黃岡市委黨校創辦於1953年4月。1985年1月被批准為大專體制。近年來,先後加掛“黃岡市行政學院”、“黃岡市社會主義學院”的牌子,現已形成以黨員領導幹部、國家公務員、黨外幹部培訓輪訓為主體,以函授教育、全日制學歷教育為兩翼的辦學格局。
59年歲月滄桑,59年風雨兼程,59年艱苦創業,59年鑄就輝煌。建校59年來,黨校曾三更其名,四易校址,五次停辦,數度沉浮,歷經艱難、曲折,但一代又一代黨校人始終痴心不改,矢志忠於黨的幹部教育事業,忠實積極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和使命,為黃岡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幹部人才培育作出了應有的貢獻。黨校自身建設和各項工作也在不斷探索、不斷奮鬥、不斷改革、不斷創新的歷程中不斷向前推進,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59年來,黨校始終緊緊圍繞黨和政府在各個時期的中心任務,積極開展幹部教育培訓,為黃岡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領導者和建設者。在前25年中,黨校時停時辦,共開辦各種學習班60餘期,培訓黨員幹部近萬人次。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轉折,也是振興黨校幹部教育事業的嶄新起點。近35年來,黨校採取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辦學方式,以“掌握理論、豐富知識、增強黨性、提高能力”四統一為培訓質量目標,努力為黃岡培養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各級各類基層領導幹部和理論骨幹。在此期間,共開辦各類主體班350期,培訓輪訓黨員幹部和國家公務員24000餘人次。此外,還開辦全日制大專班、本科班8屆,培養專、本科生829人;連續開辦函授教育班20屆,先後培養專、本科生共計16486人;開辦自修考試輔導班4屆,培養專科生近4000人。這些從黨校畢業或結業的學員,在黃岡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大都成為各條戰線上的工作骨幹,不少同志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

黃岡市委黨校辦學成績

59年來,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校不斷加強和改進科研工作,大力實施精品戰略和人才工程,使科研綜合實力逐步增強,科研成果日益豐厚。由於多方面的原因,科研工作過去一直是黨校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實行正規化辦學後,科研條件逐步得到改善,教研人員的科研積極性日益提高,每年都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研究成果發表,並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良好態勢,尤其是近十年來,由於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激勵措施,全校教研人員的科研積極性空前高漲,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十年中,在各級各類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80餘篇,其中國家級76篇,省級250篇,編著書45部,50多篇論文在各級各類社科優秀成果評比活動中獲獎。同時,湧現出了一批在全市社科戰線和全省黨校系統頗有知名度的理論研究人才。

黃岡市委黨校辦學條件

59年來,特別是實行正規化辦學後,黨校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最緊要的工作來抓,通過積極引進、大膽使用、着力培養等措施,逐步建起了一支具有一定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專業知識比較紮實、學科結構和年齡結構較為合理的教師隊伍。1978年以前,教職工人數較少,多的時候也只有20餘人,其中教師所佔的比例不到一半,師資力量不足長期困擾着黨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實行正規化辦學以後,在歷屆地市委的關心和支持下,黨校的幹部和教師隊伍建設日益加強,一大批經過精選的年富力強的理論、宣傳、教育工作者和學業優秀的大學畢業生相繼調入或分配到黨校,使幹部和教師隊伍得到不斷充實;一大批中青年教師經過培訓、進修、下鄉下廠鍛鍊,以及教學實踐磨礪,日臻成熟,使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有專兼職教師3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講師12人。教師人數是1978年時的近3倍。這支隊伍多年來辛勤耕耘,敬業樂業,嚴謹治學,為黨的幹部教育事業傾注了大量心智和精力,作出了積極貢獻。
59年來,經過艱苦創業,勤儉建校,黨校辦學條件得到不斷改善。黨校初創時,校址設於當時的地委大院內,擁有小平房20棟,總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1956年遷址於黃州清源門附近,即當時的黃岡專署所在地。三年後,又遷址到寶塔路附近。1971年6月搬至現址。當時雖佔地80餘畝,但房舍陳舊窄小,總建築面積不足3000平方米。各種教學設施也十分簡陋,工作、生活條件都很差。1978年以後,辦學條件不斷改善,特別是近10年來,在黃岡市委的高度重視和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黨校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經過持續不斷的新建、擴建、改建,校舍總面積至今已達到17000多平方米。現有集教學、辦公於一體,面積為5800平方米的綜合大樓一幢;有設備先進、功能齊全,面積為600平方米的學術報告廳一座;有寬敞明亮、生活便利的學員和教工宿舍樓五棟;有造型別致、富麗堂皇、面積寬大的食堂一個;有包括遠程教學網B級站、五十多台微機、百餘台彩電在內的多種現代化教學辦公設備;有多種運動、娛樂場地……。今日的黨校已成為教學條件優良、生活設施齊全、校園環境優美的理想學習場所。

黃岡市委黨校現任領導

常務副校長張健:在校委及校(院)長領導下,主持市委黨校、市行政學院、市社會主義學院全面工作。
副校長江建華:協助常務副校長工作,負責綜合協調,分管總務後勤、老幹部管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新校建設;聯繫總務處、保衞處、離退休人員管理處、基建辦;聯繫武穴市委黨校(分校)、黃梅縣委黨校(分校)。
調研員王禮金:協助常務副校長工作,分管機關黨委、黨建工作、黨風廉政建設、科研諮政、學歷教育、對外宣傳、理論中心組學習、校刊編輯、市情研究、校園文化建設、工會、信訪工作、扶貧辦點、招商引資、服務企業工作;聯繫理論研究室、市情研究中心、研究生辦、機關黨委辦公室、工會;聯繫派駐紀檢組;聯繫黃州區委黨校(分校)、紅安縣委黨校、麻城市委黨校(分校)。
副校長吳敬秋:協助常務副校長負責社會主義學院工作,分管機關管理、教學教研及師資隊伍建設、學員管理、分校指導工作;聯繫辦公室、教務處、學員組織處、分校工作處、黨建教研室、政法教研室、經濟學教研室、統戰教研室;聯繫浠水縣委黨校(分校)、蘄春縣委黨校(分校)。
副校長張素瑜:協助常務副校長工作,分管人事政工、目標管理考核考評、機關財務、校產管理、市校合作、文明創建、計劃生育、婦女工作;聯繫政治處、電教中心、財務處;聯繫團風縣委黨校(分校)、羅田縣委黨校(分校)、英山縣委黨校(分校)。 [1] 

黃岡市委黨校機構設置

中共黃岡市委黨校創辦於1953年4月。1985年被批准為大專體制。現兼辦“黃岡市行政學院”、“黃岡市社會主義學院”,已形成以黨員領導幹部、國家公務員、黨外幹部培訓輪訓為主體,以函授教育、全日制學歷教育為兩翼的辦學格局。
黃岡市委黨校的領導體制為校務委員會負責制,黨組織為機關黨委(下設5個黨支部)。現任校長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趙斌同志兼任;行政學院院長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易先榮同志兼任;社會主義學院院長由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兼任。校委班子由一名常務副校長、四名副校長組成。內設17個處室,分別為辦公室、政治處、總務處、財務處、保衞處、離退休人員管理處、教務處、學員組織處、政法教研室、經濟學教研室、黨建教研室、電化教學中心、理論研究室、研究生辦、分校工作處、市情研究中心、統戰理論教研室。另設有一個工會組織。
全校共有教職工111人(含離退休人員),其中,正縣級領導幹部2人,副縣級領導幹部2人,調研員1人、助理調研員1人、正科級幹部13人、副科級幹部12人。共有專兼職教師3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講師19人。現有離退休人員45人,其中離休人員5人。 [2] 

黃岡市委黨校黨校地址

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求是路1號 [3] 
81路公交車終點站即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