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

鎖定
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黃山風景區,是唐朝至民國時期的古建築遺存。 [2] 
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初始於唐代,形成於明清。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包括歷代鋪築的磴道及沿線的樓、台、亭、橋等景觀建築。黃山登山步道,以天海為中心,分為東、西、南、北四條主幹道,輔以支道連接,形成貫通各景區景點的盤道網絡。四條登山古道總長約40千米,有石階2.6萬餘級。全山磴道總長約85千米,有石階6.3萬餘級。保存較好的登山古道有10處。黃山登山古道開發歷史早,延續時間長,分佈區域廣,是黃山建設發展的歷史物證。其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俱佳,映射出尊重自然的營造理念和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是山嶽景觀建築藝術的典範,也是儒、釋、道、民俗等多元文化交融的成果,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 [2-3]  [8] 
2013年5月,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
地理位置
安徽省黃山市黃山風景區
所處時代
唐至民國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039-3-337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歷史沿革

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初始於唐代,形成於明清。清乾隆帝擬遊黃山,兩江總督高晉於清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整修苦(竹溪)雲(谷寺)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登山古道有過整修。1950年後,陸續對全山磴道進行過維護。 [2-3] 
慈光閣於明嘉靖間(1567~1572年)由玄陽道人始建,匾額“步雲亭”。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僧普門入山後,玄陽之徒福陽,將亭轉給普門,改名法海禪院。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秋,普門赴京。由太監馬進轉奏,萬曆帝、李太后及鄭貴妃,先後賜予佛牙、金佛、七層萬佛像以及建寺帑銀,李太后賜名、萬曆帝賜額“護國慈光寺”。清康熙五年(1666年)二月,歙人黃僎等捐建大殿,並修藏經閣100餘間。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中洲禪師募銀200兩,維修寺宇。康熙帝御書“黃海仙都”四字,懸於大殿。民國初,住持僧雪嶺添造功德堂,重修門樓,塑羅漢等佛像80餘尊,懸“敕賜護國慈光寺”匾于山門(匾額毀於20世紀60年代初)。1963年,進行全面維修。1965年,董必武來山,題寫“慈光閣”匾額。1985年,在原慈光寺藏經閣的基礎上適當縮小範圍,重建慈光閣,被闢為黃山風景區博物館,1991年9月,正式開館。1993年,在毗廬殿正前方空地興建“黃山資源保護宣傳教育中心”,1998年夏,建成並對遊客開放。1998年3月11日,慈光閣山門遭火災被毀,在山門基礎上建簡易門票房和索道票房。2005年,依山門原樣進行重建。 [4] 
1984年,沿雲(谷寺)北(海)路架設雲谷寺至白鵝嶺的空中客運索道;1986年,交付使用。1997年12月至1998年4月,白鵝嶺至北海段進行翻修拓寬。 [2-3] 
2014~2015年,黃山對古道開展了研究工作,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調研和研究,並重點針對雲谷寺至北海古道、温泉至小嶺腳、苦竹溪至雲谷寺三條古道開展了挖掘、展示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8] 
2023年5月30日,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聽濤居修繕工程正式啓動。 [7] 

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建築格局

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包括歷代鋪築的磴道及沿線的樓、台、亭、橋等景觀建築。黃山登山步道,也稱磴道、登山盤道。主要形式有三類:一是以自然或打製石塊依山就勢鋪砌為階,沿途點綴以亭台樓閣廊橋等景觀建築,最為常見;二是以自然巖體鑿石為級,如羅漢級、鯽魚背磴道,各景點均有分佈;三是因地制宜懸木為梯,架樑成棧,輔以鐵鏈,零星地點少量存在。登山古道以天海為中心,分為東、西、南、北四條主幹道,輔以支道連接,形成貫通各景區景點的盤道網絡。四條登山古道總長約40千米,有石階2.6萬餘級。全山磴道總長約85千米,有石階6.3萬餘級。保存較好的登山古道有10處:温泉至玉屏古道(包括羅漢級、翼然亭、披雲橋、慈光閣、硃砂峯與天都峯老道、小心坡、渡仙橋等)、玉屏至北海古道(主要遺存有立雪台、蓮花溝、閻王壁、百步雲梯、鰲魚洞等)、北海至西海古道(含排雲亭)、清涼台至始信蜂古道(包括獅林石坊、天眼泉、慧明橋、仙人橋、石筍矼等)、二龍橋至北海古道(包括二龍橋、芙蓉洞、芙蓉橋、福元橋、緣成橋、松谷亭、烏龍亭、松谷庵、劉門亭等)、雲谷寺至北海古道(包括仙燈洞、皮篷路、吟嘯橋等)、苦竹溪至雲谷古道(包括九龍瀑、靈錫泉等)、温泉至雲谷寺古道(包括湯泉、紫雲樓、紫雲橋、觀瀑亭、萬松亭、梅屋等)、温泉至小嶺腳古道(包括觀瀑樓、聽濤居、湯嶺關、白龍橋、續古橋、延壽橋、白雲庵等)、夫子山至軒轅峯古道(主要遺存有麟趾橋、重興橋、福固寺遺址、間默洞天等)。除上述登山古道和古建築遺蹟外,黃山在桃花峯、雲門峯、洋湖、翠微寺等地段尚有零星分佈的古道。 [2]  [8] 

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主要建築

黃山登山古道
黃山登山古道
黃山登山古道(2張)
温(泉)玉(屏樓)路,從温泉經慈光閣、半山寺,過天門坎,穿雲巢洞,至天都峯腳;再過小心坡、一線天、文殊洞,經迎客松至玉屏樓。全長約3912米,高差約1060米,是遊客步行遊覽的主幹道之一。路有石階6364級。
玉(屏樓)北(海)路,從玉屏樓右行,經蒲團松、蓮花橫排道至蓮花峯腳,下百步雲梯,穿鰲魚洞,過天海,從光明頂至北海,全長約4250米,是前山主幹線。全路有石階4003級。
芙(蓉嶺)北(海)路,從芙蓉嶺往松谷庵,跨緣成橋,越劉門亭,過“仙人鋪路”,登十八道彎至北海。路長約7592米,高差約1000米,有石階6485級,是北路登山幹線。
苦(竹溪)雲(谷寺)路,從苦竹溪“黃山勝境”坊,沿九龍瀑右側,經開門石仙人觀榜,穿竹海到雲谷寺。路長約2200米,是古時東路登山幹道。清乾隆帝遊黃山,時手書“黃山勝境”四字。
雲(谷寺)北(海)路,從雲谷寺經白砂矼、入勝亭,跨吟嘯橋,翻白鵝嶺,繞黑虎松,至北海。路長約4793米,高差約740米。全路現有石階5336級,是遊客登山的主幹線之一。
皮篷路,從“喜鵲登梅”左行過小橋至金爐峯。路長約390米,寬約1米。現為條石路。 [3] 
古建築
慈光閣 慈光閣
慈光閣,在硃砂峯下,舊名硃砂庵。寺內尚有千僧灶、法眼泉、披雲橋、普門禪師塔等古蹟。舊有清代玉印兩方,現存。其中一方邊徑7.5釐米,方形,陽文篆體,文為“文殊真身寶印”,邊款“嘉慶己卯年,湖州府烏程縣南潯鎮弟子顧鳳昌敬助”,印背鐫有管型把手,與印一體,高10釐米。另一方邊徑10釐米,方印,陽文篆體,文為“黃山聖境大智文殊真身寶印”,邊款為“大清光緒庚寅年月日,皈依佛弟子貴築李悟真、淮南韓守中敬獻”。印背鐫有玉獅,高12釐米。 [4] 
聽濤居 聽濤居
聽濤居,位於黃山温泉景區,建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坐東朝西,主體平面佈局呈“一字型”,佔地面積約894平方米,建築面積為約376平方米。聽濤居位於“人字瀑”前,可聞聲而不見瀑布,原名“正道居”,1965年,董必武撰題“聽濤居”。聽濤居是黃山風景區最具代表性的民國建築之一,具有豐富的歷史與人文底藴,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7] 
觀瀑樓 觀瀑樓
觀瀑樓,位於黃山進山途中的兩層小樓。小樓屋基建在岩石壘砌起來的平台上,呈“凸”字形,斜坡屋頂,琉璃筒瓦,彩繪屋檐,大紅立柱。從一樓側面開門進入會議室,一端放着三人沙發,兩邊放着單人沙發和茶几。會議室旁邊有四個房間,另有通道通往後屋廚房。從木板樓梯上到二樓,佈局與一樓一樣,幾個房間裏都只有牀、沙發、櫥櫃之類普通的傢俱。中間客廳窗户上拉着紅絨布窗簾,正面牆上掛着一位老一輩革命家住在這裏時寫的對聯,兩張辦公桌拼在一起,上面擺着電視機、花瓶。廳旁有個室外迴廊,站在迴廊上,正對着人字瀑,稍遠稍高處,清潭峯、紫雲峯、紫石峯、缽盂峯、天都峯、蓮花峯、蓮蕊峯平地拔起,環列聳立。當時小樓主要功能是接待到黃山休養的各界人士,既有黨和國家領導人、國外政要,也有文化科技名人、勞動模範。小樓的外觀有微笑變化,原來從兩個側門進樓改為從正門進樓;室內布掛了多幅老一輩革命家在黃山拍的照片,擺放着他們住在這裏時留下的物品和當時的文獻。 [6] 
古橋
回龍橋,在人字瀑前,原有古橋已廢。1954年,重建石砌平橋。長約15米,寬約5米。從温泉上山去玉屏樓,須經此橋。桃花溪與人字瀑在白龍潭匯合,有向北迴流之勢,故名回龍橋。
立馬橋,又名青鸞橋。在青鸞峯腰,立馬亭右上方,橫跨中溝。原為木橋。1988年後,改為石橋。橋長約30米,寬約5米,高約15米。始建年代不詳。
二龍橋,位於芙蓉嶺北麓,松谷庵腳下。由木、石兩座小橋銜接而成,兩條山間小道似兩條白龍,遊向橋頭匯合,故名二龍橋。其中,北橋為明憲宗成化年間(1465~1487年)所建,南橋為民國十三年(1924年),李法周所募修。
小補橋,原名卧龍橋,又名湯院橋、勝泉橋、湯泉橋。橫跨湯泉溪,連接温泉與古祥符寺。遊人登山過此橋,可小補攬勝之興,故名小補橋。橋始建於明代。清乾隆五年(1740年),被山洪沖毀。清道光四年(1824年),復建。1956年6月,山洪暴發,沖塌小補橋南段。嗣後曾改用木材修補,成為南段木橋、北段石橋。1960年,名泉橋建成後拆除南段木橋,成為斷橋。橋上建有翼然亭,亭額為國家副主席董必武手書。
白龍橋,橫跨白雲溪和桃花溪匯合處。溪水奔湧,浪花飛濺,似白龍飛舞,故名白龍橋。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建成。單孔石拱橋,造型小巧玲瓏,古樸雅緻。“白龍橋”橋名,為當時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手書;續古橋,在釣橋庵東南側,單孔石拱橋。橫跨於釣橋庵左邊溪上,故又名左溪橋。據陳少峯民國《黃山指南》記載,此橋由清代太平縣人焦秀獻建。
慧明橋,位於貢陽山北麓,黑虎松至始信峯道中。石砌平橋,長約15米,寬約3米。民國十四年(1925年),太平人王森甫始建。1962年,重建。此橋現已改成石拱橋。
麟趾橋,在福固寺前,又稱呂公橋、狀元橋,拱形古橋。為宋代侍郎呂溱所建(呂溱,字濟叔,歙人,宋仁宗時人)。麟趾橋是黃山有資料記載的最早的一座橋樑。
重興橋,又名送子橋,在福固寺左側,拱形古橋。去神仙洞盤道經過此橋。民國二年(1913年),由僧能學募建完竣。 [5] 

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文物價值

黃山登山古道開發歷史早,延續時間長,分佈區域廣,是黃山建設發展的珍貴歷史物證。其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俱佳,映射出尊重自然的營造理念和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是山嶽景觀建築藝術的典範,也是儒、釋、道、民俗等多元文化交融的成果,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 [2] 

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保護措施

遺址碑 遺址碑
2013年5月,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旅遊信息

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地理位置

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黃山風景區。 [2] 

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交通信息

自駕:自安徽省黃山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路程約67.9千米,用時約87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