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龍湖

(泰山景區原黃前水庫)

鎖定
2017年9月,黃前水庫正式更名為天龍湖,天龍湖建於1958年,北接大青山,南接窩角山,西依泰山,東依黑山。是泰城主要的飲用水源地,自1992年開始向泰城供水以來,日供水量達10萬噸以上,佔泰城總用水量的80%。
2012年,天龍湖被山東海洋與漁業廳命名為“黃鯝魚種質資源保護區”。2013年,被列為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區。 [1] 
中文名
天龍湖
所屬地區
泰山風景名勝區
曾用名
黃前水庫
水庫面積
550萬畝 [2] 
建成年份
1958年 [2] 

天龍湖地理位置

天龍湖(原黃前水庫)坐落在泰山東麓,距離泰安城18公里,距離濟南60公里。 [1] 
黃前水庫坐落在泰山東麓,距離泰安城18公里,濟南60公里。黃前水庫建於1958年,北接大青山,南接窩角山,西依泰山,東依黑山。 [2] 
岱嶽區,隸屬於山東省泰安市,地處泰山之陽、汶水之濱,居齊魯腹地,北依省會泉城濟南。南北長66千米,東西寬56千米,總面積為1750平方千米。 [2] 

天龍湖周邊農家樂

城東坡農家樂,大胖農家樂十年老店,鋤禾園農家樂。 [2] 

天龍湖周圍環境

天龍湖北面是大片的竹林,南面是栗子樹,東面的松樹、柏樹是泰山的原始森林,西面是山楂、櫻桃和女兒茶園。 [1] 

天龍湖發展規劃

據瞭解,2012年,天龍湖被山東海洋與漁業廳命名為“黃鯝魚種質資源保護區”。2013年,被列為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區,年產量達到7500千克。作為泰安市重要的水源地,保護天龍湖水源地的生態環境就顯得至關重要。保護水源地關鍵要把握生態建設規律,需要上下同欲、齊抓共管、規劃引導。具體而言,就是把水源地保護與流域經濟轉型升級、結構調整、脱貧攻堅、安全生產等工作統籌推進,在建立水源地保護區的基礎上設立生態補償機制,發展蔬果種植、苗木培育等生態農業,走出一條適合黃前實際、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