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麻粒巖相

鎖定
麻粒巖相(granulite facies)又稱二輝石相(two pyroxene facies),是一種高温麻粒巖相區域變質相。大面積分佈在早前寒武紀(尤其是太古宙)的深變質地區。它與角閃巖相之間的界線以紫蘇輝石開始出現為標誌。
中文名
麻粒巖相
外文名
granulite facies
又    稱
粒變岩相
特    性
屬於高温、中-高壓的區域變質相
屬    性
變質相的一種類型
分    佈
大面積分佈於前寒武紀結晶基底中

目錄

麻粒巖相釋義

麻粒巖相(granulite facies)又稱又稱“粒變岩相”、“二輝石相”,是一種高温麻粒巖相區域變質相。大面積分佈在早前寒武紀(尤其是太古宙)的深變質地區。它與角閃巖相之間的界線以紫蘇輝石開始出現為標誌。

麻粒巖相組成成分

礦物成分主要為紫蘇輝石(或古銅輝石)、透輝石(或次透輝石)、鐵鎂鋁榴石、堇青石、矽線石(或藍晶石)、條紋長石、斜長石等無水變質礦物,而角閃石、黑雲母等含水變質礦物較少或不出現。有人根據變質岩中有無角閃石和黑雲母,將麻粒巖相分為角閃麻粒巖相(amphibolite granulite facies)和輝石麻粒巖相(pyroxene granulite facies)。

麻粒巖相特徵

變質相的一種類型。屬於高温、中-高壓的區域變質相。主要呈大面積分佈於前寒武紀(尤其是太古代)的結晶基底中。它們礦物組合以含斜方輝石和單斜輝石為特徵,含水的角閃石或黑雲母一般含量很少或刁;出現。
不同原巖形成的典型變質礦物組合及主要岩石類型如下:基性巖(白雲質泥灰岩):斜長石(An>50)+斜方輝石十鐵鎂鋁榴石(±單斜輝石土方柱石),變成晴色麻粒巖;泥質岩石:正長石(Ab30—47)十斜長石(Anl7—58)+鐵鎂鋁榴石+藍晶石/矽線石+堇青石+石英(±紫蘇輝石±頑火輝石),變成淺色麻粒巖;泥質石灰岩:方解石+斜長石+透輝石+石英,變成大理岩。根據普通角閃石轉變成斜方輝石的變質反應(脱水反應),麻粒巖相的温度一般超過700℃,上限可能達800℃以上。麻粒巖相岩石形成時的水蒸氣壓力較小。壓力範圍變化較大,一股力中高壓,含有堇青石者屬於中低壓,含有藍品石者可能屆極高壓(10千巴以上)。 [1-2] 
參考資料
  • 1.    米勒(R.F.Mueller),薩克納(S.K.Saxena).《化學岩石學》. 北京:地質出版社, 1982.11
  • 2.    地質部地質辭典辦公室.《地質辭典 2 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分冊》.北京:地質出版社,19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