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麥克風時代

鎖定
互聯網上躥紅的新名詞“麥克風時代”,形象地概況了這個羣體話語權時代的特點——在網絡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信息渠道,都可能成為意見表達的主體,就像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麥克風。
中文名
麥克風時代
出現時間
2009年6月24日
相關文章
《政府如何應對“麥克風時代”》
特    點
人人成為意見表達的主體

目錄

麥克風時代釋義

據考證,此詞最早出現於人民日報2009年6月24日05版“人民時評”欄目《政府如何應對“麥克風時代”》一文,作者陸俠在文中提到“在網絡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信息渠道,都可能成為意見表達的主體。有個形象的比喻,就是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麥克風。”隨後,該詞被媒體紛紛提及,並在互聯網上迅速躥紅。政府如何面對麥克風時代的來臨,是互聯網帶來的新命題,也再次提醒有關政府部門和領導幹部,如何妥善應對當今社會信息傳播和意見表達多渠道、互動性的新局面,而網友們給出的建議是:真相先行,永遠走在事態的前面。

麥克風時代事件

29歲的周森鋒全票當選湖北省宜城市市長後,這位最年輕市長迅速“竄紅”,成為這幾天輿論的“領軍人物”。處在眾目睽睽之下的周森鋒對記者説:“自從我當選市長後,相關報道非常多,給我造成的壓力目前超過了工作壓力。我渴盼能安安穩穩實施自己的施政主張,淡出人們的視線和媒體的焦點。保持先前那種安靜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也給我一個不受干擾的成長環境。”
周森鋒渴盼“給我一個不受干擾的成長環境”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連日來圍繞着29歲市長的議論、批評、質疑之聲五花八門,一個30歲不到的小夥子哪見過這樣的陣勢?但換個角度看,今天這個“麥克風時代”,對最年輕市長的成長,未嘗不是一種幸運。

麥克風時代意義

我們的官員封閉得太久了。他們的進退,他們的任免,他們的家庭,似乎是與世隔絕一般。應當説,這樣的環境是不利於官員的成長的。因為這樣的環境剝奪了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沒有監督的官員最終將走向何處,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麥克風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對官員説三道四,每個官員都必須面對公眾的指指點點。議論也好,批評也罷,抑或是各式各樣的質疑,官員都要虛心接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在這些議論、批評和質疑聲中,有期待,有鼓勵,更有善意的提醒。這些,應該是官員成長過程中難得的一筆財富——為官執政道路上不時回味、對照,人生的每一步才會走得踏實。成長於這個時代的周森鋒,未嘗不是幸運的。

麥克風時代政府應對

面對突發事件,政府和主流新聞媒體僅僅發佈信息還不夠,還必須迅速瞭解和把握網上各種新型信息載體的脈搏,迅速回應公眾疑問,這需要政府尤其是宣傳部門具有快捷準確的輿情蒐集和研判能力。如果在突發事件和敏感問題上缺席、失語、妄語,甚至想要遏制網上的“眾聲喧譁”,則既不能緩和事態、化解矛盾,也不符合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精神。
在互聯網、移動通信支撐的社會多元表達平台上,政府發聲和輿論引導需要比過去更高更強的能力。在這方面我們有過成功的經驗,汶川地震緊急救援時期,政府一天一場、有時是好幾場新聞發佈會,主流媒體放開新聞報道,互聯網、手機、無線電、衞星通訊等新技術傳播媒介也各顯神通,保障了災情和救災工作的高度透明。信息開放的結果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增強了社會凝聚力,也提高了政府的威望,加深了政府和人民的血肉聯繫。
信息透明有助於提升政府的公信力,這是汶川經驗的啓示。在中國社會轉型期,面對錯綜複雜的利益調整,各級政府理應發揮作用,促進社會各階層意見和利益的均衡表達與順暢溝通,促進幹羣之間的對話溝通,隨時注意傾聽民意、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