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麗江蕘花

鎖定
麗江蕘花(Wikstroemia lichiangensis W. W. Sm.)是瑞香科、蕘花屬灌木,高可達3米,多分枝;幼枝圓柱形,小枝灰黑色具皺條紋,被絲狀毛。葉互生,紙質全緣,邊緣稍反捲,葉片倒披針形或長圓形,先端圓或鈍,上面綠色,側脈在上面不明顯,在下面與網脈均明顯。頭狀花序具花,頂生或生於分枝的頂端,花黃綠色,花萼外面密被灰白色絨毛,裂片近圓形,外面被絨毛,內面無毛;花葯長圓形,花盤鱗片線形,子房倒卵形,具柄,密被長柔毛,花柱短,柱頭頭狀,果窄卵形,夏秋開花。
分佈於中國雲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常見於海拔2600-3500米的雜木林下、松林中、荒地灌叢及路邊。
麗江蕘花是中國級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巴紙”的原料。“東巴紙”是重要的寫經用紙。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麗江蕘花
拉丁學名
Wikstroemia lichiangensis W. W. Sm. [6] 
別    名
醉魚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錦葵目
瑞香科
蕘花屬
麗江蕘花
分佈區域
中國雲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
命名者及年代
W. W. Smith,1913

麗江蕘花形態特徵

麗江蕘花
麗江蕘花(6張)
灌木,高1.5-3米,多分枝;幼枝圓柱形,密被灰白色絨毛,漸老漸變為無毛,小枝灰黑色具皺條紋,被絲狀毛。葉互生,紙質全緣,邊緣稍反捲,倒披針形或長圓形,長1 .5-3釐米,寬0.5-1釐米,先端圓或鈍,基部寬楔形,上面綠色,被分散的灰白色小疏柔毛,下面淡綠色,被分散的小疏柔毛,側脈每邊4-5條,在上面不明顯,在下面與網脈均明顯。 [7] 
頭狀花序具5-15朵花,頂生或生於分枝的頂端,花序梗長5-10毫米,被灰白色絨毛;花黃綠色,長約1.2釐米;花萼長約1釐米,徑約1毫米,外面密被灰白色絨毛,裂片4,近圓形,長約2毫米,外面被絨毛,內面無毛;雄蕊8,2列,上列在花萼管喉部着生,下列在花萼管中部稍上着生,花葯長圓形,約長1毫米,花絲長約0.3毫米,花盤鱗片1枚,線形,頂端有時3裂,長約為子房之半;子房倒卵形,具柄,長約2毫米,密被長柔毛,花柱短,柱頭頭狀,頂基壓扁。果窄卵形,包藏於殘存花萼之內,具短柄。花期夏秋。 [2] 

麗江蕘花近種區別

麗江蕘花與蕘花Wikstroemia canescens (Wall.) Meisn.)近緣,兩者的區別是蕘花的花萼長約1.5釐米,外面被絲狀平貼長柔毛;葉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2-5釐米,寬0.8-1.6釐米,頂端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側脈每邊 5-6條,在被面凸出(中國西藏)。而麗江蕘花花萼長約1.2釐米,外面密被平貼短柔毛,葉橢圓形、長圓形至倒披針形,長1.5-3釐米,寬0.5-1釐米,頂端尖,基部楔形,側脈每邊約3-4條,纖細,不明顯(中國雲南、四川)。 [3] 

麗江蕘花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雲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常見於海拔2600-3500米的雜木林下、松林中、荒地灌叢及路邊。 [2] 
麗江蕘花 麗江蕘花

麗江蕘花繁殖方法

  1. 扦插材料:採集麗江蕘花健壯植株,選無病蟲害當年生枝。
  2. 基質材料:以蛭石、砂壤土、珍珠岩為基質。
  3. 扦插環境:苗牀長20米、寬70釐米、高15釐米,扦插前用百菌清與甲基託布津混合液進行消毒處理,用薄膜覆蓋1周後,揭去薄膜,再翻勻處理後7天進行扦插。扦插環境應保證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可採用通風與噴霧方法保持濕度,温度保持20-25℃,開始用1:800倍百菌清每3天噴1次穗條,3次後,每7天進行1次。
  4. 扦插管理:發現插穗枯萎,腐爛及時清除,並對腐爛穗條周圍噴施1:500倍的多菌靈液。
  5. 生根材料處理及生根:於上午10:00前由健壯植株上選取中上部位枝條,每穗剪成3葉2芽,長度7-8釐米,切口平滑。剪後枝條放入清水浸泡2小時後,放入生根溶液中浸30秒後取出。在採用混合基質蛭石、砂壤土、珍珠岩各1/3,生根激素IBA+NAA(1:1)濃度2000毫克/升的處理,生根效果為平均生根數5.11條,平均根長3.91,生根率為79.7%。生根後轉入常規育苗管理。 [4] 

麗江蕘花主要價值

麗江蕘花是中國少數民族(傣族、納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巴紙”的原料。“東巴紙”是重要的寫經用紙。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