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麗棘蜥

鎖定
麗棘蜥(學名:Acanthosaura lepidogaster)是鬣蜥科、棘蜥屬的爬行動物。體粗壯,頭體長小於尾長,雄性頭體長平均75.90毫米,雌性平均80.63毫米,背腹略扁平,吻鈍圓,頭長大於頭寬。眼大,兩眼間的頭頂部略有凹陷,吻長大於眼徑。眼後棘1枚。鼓膜裸露。吻鱗寬為高的兩倍,頭後兩側各有一枚顯著的枕棘。頸鬣5-9枚,背鬣自前至後逐漸變小。體鱗大小不一;腹鱗比背鱗大,並明顯起稜。尾細長而側扁。雄性尾長平均132.66毫米,雌性尾長平均123.6毫米,基部膨大,雄性尾基腹面突起。四肢強壯,其背面鱗片較腹面鱗片為大,指、趾均有爪。生活時頭背部為淡黑灰色,體軀灰棕色,體前背中央有一菱形棕黑斑,體背具有黑褐色斑紋,體兩側帶有淺綠黃色;四肢背面具黑褐色橫紋,並有少數黃色斑;體腹面色淺,有分散不規則黑點斑。尾背有棕黑色環紋7-16個。
麗棘蜥生活於400-1200米山區林下,常活動在路旁、溪邊、灌叢下及林下落處。行動迅速,爬行時常四肢觸地,身體略舉起,有時停止行動環視周圍,受驚後又繼續逃去。分佈於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學名
麗棘蜥
拉丁學名
Acanthosaura lepidogaster
別    名
十字領蜥
七步跳
麗眥蜥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蜥蜴目
亞    目
鬣蜥亞目
鬣蜥科
棘蜥屬
麗棘蜥
亞    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Cuvier,1829
外文名
Brown Pricklenape
保護級別
(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2] 

麗棘蜥形態特徵

麗棘蜥
麗棘蜥(7張)
體粗壯,頭體長小於尾長,雄性頭體長平均75.90毫米,雌性平均80.63毫米,背腹略扁平,吻鈍圓,頭長大於頭寬,頭頂前部較平;頭背部鱗片大小几乎一致,僅中央有數枚略大的鱗片。眼大,兩眼間的頭頂部略有凹陷,吻長大於眼徑,吻稜顯著。眼後棘1枚,長度約為眼徑的一半。鼻孔位於吻稜下方,略近吻端,眼徑與眼耳間距相等。鼓膜裸露,其上方有一發達的棘,其下方有一小棘。吻鱗寬為高的兩倍,頭後兩側各有一枚顯著的枕棘,上唇鱗8-12枚,下唇鱗9-12枚;頦鱗三角形,由頦鱗至口角有2-3行稜鱗與下唇鱗平行排列。頸鬣5-9枚,形側扁窄長,背鬣較頸鬣低矮,呈鋸齒狀,兩者不連續;背鬣自前至後逐漸變小,延伸至尾基背面即不顯。體鱗大小不一,呈不規則覆瓦狀排列,間雜有大稜鱗,大鱗後端起強稜,稜尖斜向後上方,肩褶發達;腹鱗比背鱗大,並明顯起稜。尾細長而側扁,約為頭體長的1.5倍。雄性尾長平均132.66毫米,雌性尾長平均123.6毫米,基部膨大,雄性尾基腹面突起。 [3] 
四肢強壯,其背面鱗片較腹面鱗片為大,指、趾均有爪;前肢第Ⅲ、Ⅳ指幾等長,後肢貼體前伸趾尖達吻眼間,或眼後、鼓膜等處。 [3] 
生活時頭背部為淡黑灰色,體軀灰棕色,體前背中央有一菱形棕黑斑,體背具有黑褐色斑紋,體兩側帶有淺綠黃色;四肢背面具黑褐色橫紋,並有少數黃色斑;體腹面色淺,有分散不規則黑點斑。尾背有棕黑色環紋7-16個。 [3] 

麗棘蜥近種區別

麗棘蜥與長棘蜥Acanthosaura armata)近似,麗棘蜥眼後棘不發達,長度約為眼徑的一半;體鱗大小不一,間雜有大稜鱗;頸鬣發達,與背鬣不連續;後肢貼體前伸達吻眼之間;尾長約為頭體長的一倍半,尾背有黑褐色橫斑。長棘蜥體側扁;眼後棘和頸鬣發達,其長度與眼徑略相等;頭頂部鱗片大小不同;無咽囊;後肢貼體前伸達眼耳之間。 [3] 

麗棘蜥生活習性

麗棘蜥生活於400-1200米山區林下,常活動在路旁、溪邊、灌叢下及林下落處。行動迅速,爬行時常四肢觸地,身體略舉起,有時停止行動環視周圍,受驚後又繼續逃去。 [3] 

麗棘蜥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在中國分佈於貴州、雲南、湖南、江西、福建、廣西、雲南、海南、廣東。 [2]  [4] 
麗棘蜥分佈圖 麗棘蜥分佈圖

麗棘蜥繁殖方式

在中國海南,4月就進入繁殖期。 [5]  產卵8-17枚,平均13.2枚。左側4-8枚,平均6.2枚,右側4-9枚,平均7枚。卵橢圓形,呈灰黃色,卵徑8-18.2毫米×6-11毫米。 [3] 

麗棘蜥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2]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爬行類)——無危(LC)。 [6]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