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麗斑麻蜥

鎖定
麗斑麻蜥是有鱗目蜥蜴科麻蜥屬爬行動物。 [7]  體圓長而略平扁,尾圓長,頭略扁平而寬,前端稍圓鈍。背棕灰夾青、棕綠、棕褐、黑灰等色,頭頂棕灰色,頭頸側有黑鑲黃色長紋3條;從兩頂鱗後外緣開始向後有2條淺黃色縱紋直達尾的五分之一處;從兩側上唇鱗後端經耳孔、體側到尾基部各具1條縱紋;背及體側具有幾乎縱行對稱的眼狀斑,中心近黃色或乳白色,周圍棕黑色;腹部乳白色,四肢與尾部的腹面乳黃色。 [8] 
麗斑麻蜥分佈於朝鮮,蒙古,俄羅斯(布利亞特-蒙古圖瓦、伊爾庫茨克)。 [9]  在中國廣泛分佈於東北、華北及陝西、內蒙古、寧夏、青海、江蘇、安徽等省(區)。棲息於平原、丘陵、草原及農田等各種不同生境。平時常在灌木叢或芨芨草堆周圍活動。喜温。日出後外出活動,食物全部為昆蟲,尤以螞蟻、甲蟲、蠅、蚊和蛾類為多。卵生。 [8]  5-7月為繁殖期,每產5枚左右,卵白色。 [10] 
麗斑麻蜥是農林害蟲的捕食者,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7]  [11] 
別    名
蛇蟲子
麻蛇子
蠍虎子
蛇虎子
中文學名
麗斑麻蜥
拉丁學名
Eremias arg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蜥蜴目
蜥蜴科
麻蜥屬
麗斑麻蜥
亞    種
2個
分佈區域
朝鮮、蒙古、俄羅斯、中國
命名人及年代
Peters,1869

麗斑麻蜥形態特徵

麗斑麻蜥
麗斑麻蜥(5張)
麗斑麻蜥體型圓長而略平扁,尾圓長,頭體46-56(平均53.9)毫米,尾長49-64(平均55.3)毫米。頭略扁平而寬,前端稍圓鈍。吻鱗五角形,鄰接第一上唇鱗與上鼻鱗;外鼻孔不接唇緣,在3枚鼻鱗間;上鼻鱗大於下鼻鱗與後鼻鱗的總和,左右兩片在吻鱗後相接;下鼻鱗狹長,下接第一、二唇片;後鼻鱗小,下接下鼻鱗,後接前頰鱗與上頰鱗;額鼻鱗成對,近x角形,緊接上鼻鱗之後,後緣斜接前額鱗,正接前額鱗前中央,外緣接上頰鱗;前額鱗成對,緊接額鼻鱗之後,內緣有1枚小的中央前額鱗間隔左右2鱗;額頂鱗成對,內緣在中線相接;頂鱗最大;頂間鱗盾形,略小;枕鱗不發達;頰鱗3枚;上睫鱗7枚,眶下鱗3枚,第二枚弧形狹長,下接第五、六、七3枚上唇鱗;上唇鱗8-10枚,多為9枚,第五枚最長;耳孔前背側橫斜1枚大鱗;頷片5對,第3對最大且左右在中線相接;從頷片到領圍約由18-23枚細鱗組成一縱行;頷圍明顯,約由9-11枚鱗組成。 [1] 
麗斑麻蜥背鱗細小顆粒狀,背中段鱗約50-61枚,成一橫列。腹鱗矩形平扁,斜向中央,12-15枚成一橫列,不成縱行。泄殖肛孔橫裂;肛前鱗1橫列,中央4枚較大。有股窩9-12枚。指、趾腹面鱗片起稜,末端具爪。 [1] 
麗斑麻蜥背棕灰夾青、棕綠、棕褐、黑灰等色,頭頂棕灰,頭頸側有黑鑲黃色長紋3條。從兩頂鱗後外緣開始向後有2條淺黃色縱紋直達尾的1/5處;從兩側上唇鱗後端經耳孔、體側到尾基部各具1條縱紋。背及體側具有幾乎縱行對稱的眼狀斑,中心近黃色或乳白色,周圍棕黑色。腹部乳白色,四肢與尾部的腹面乳黃色。 [1] 

麗斑麻蜥棲息環境

麗斑麻蜥棲息於平原、丘陵、草原、低山和農區等各種環境,喜選擇温暖、乾燥、陽光充足的沙土環境作為棲息位點。 [2] 

麗斑麻蜥生活習性

麗斑麻蜥是晝行性動物,喜晴天外出活動,陰天少見,雨天不活動。日活動節律與季節有關。在秋季,觀察其活動規律,有兩個活動高峯,一是在上午9時到中午12時,另一在下午2時到下午4時。性機敏,行動敏捷,奔跑迅速,為時行時停的間歇急行方式。 [2] 
麗斑麻蜥常在灌叢或草地周圍活動,活動範圍不大,對周圍環境的干擾極為敏感,反應敏鋭,一遇危險即迅速逃入洞穴或草叢中,有的也在原地迂迴躲避,並不逃遠。被追趕中的個體,如一時無掩體之處,能急停、變向、再行前進。麗斑麻蜥多在土質疏鬆的沙土中挖洞,洞口圓形,洞道短小狹窄,全長20-30釐米,終於盲端;有時也利用花背蟾蜍齧齒類動物的洞穴。 [2] 
麗斑麻蜥屬變温動物,4月末出蟄,通常雄蜥出蟄早於雌蜥。10月氣温降低,食物缺乏時,開始冬眠。入蟄順序也以雄蜥先於雌蜥。越冬期不食不動,呈麻木狀態。越冬地點一般是在沙土洞、石洞或樹根洞內,距地表距離大於1-5米。 [2] 
麗斑麻蜥動作敏捷,攻擊力強,發現獵物時迅速疾行猛衝,小型獵物一次捕食,如遇較大獵物,則反覆撲咬,最終吞食。捕食活動距所棲息的洞穴、草叢或灌木叢很近,一般不超過5米範圍。麗斑麻蜥食性廣泛,包括昆蟲綱蛛形綱甲殼綱多足綱寡毛綱等動物,多為昆蟲綱,其中,又以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雙翅目為主。食性隨環境與時節變化而不同。5月食物主要是鞘翅目、膜翅目和蜘蛛目動物;6月後鱗翅目及雙翅目昆蟲比例有所增加。對蚱蜢黏蟲地老虎螻蛄金針蟲葉蟬等農業害蟲有很強的捕食能力。8月下旬後主要捕食黏蟲、葉蟬類、蟋蟀、蚱蜢等。成體與幼體在食性上無顯著差異。麗斑麻蜥的耐飢餓能力很強。 [2] 

麗斑麻蜥分佈範圍

分佈於朝鮮、蒙古、俄羅斯、中國。 [2] 
中國分佈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山西、河北、河南、山東、陝西、甘肅、青海、新疆、江蘇、浙江等地。 [3] 

麗斑麻蜥繁殖方式

麗斑麻蜥出蟄後即開始繁殖,此時雄蜥成體精巢體積為全年最大,其後因繁殖期和交尾而日趨縮小,至繁殖結束時可降至最小體積,而後則再逐漸增大,到冬眠前幾乎與翌年出蟄時的體積相當。繁殖期雄蜥腹面常呈緋紅色或淡紅色。雄蜥遇到雌蜥後,用襲擊的方式進行追逐,追到後用嘴捉咬住雌蜥強行交尾,交尾時將一側半陰莖插入雌蜥泄殖腔內,雌雄雙方彼此咬住對方的尾部末端,轉圈奔跑;有時雌體可彎成弧形,並咬住雄體腹面的中後部,交尾的持續時間可達30分鐘。交尾時不懼干擾,即使用石塊、木棒等物進行刺激,亦不受影響;交配結束後通常雌蜥先行爬走。 [2] 
6月雌蜥多在沙土中挖洞產卵或者利用自然洞穴、石縫或其他動物洞穴產卵。年產2窩,窩卵數2-8枚,乳白色,長橢圓形,外被革質卵殼,殼質柔韌。利用環境温度孵出仔蜥,因環境、氣温及濕度等差異,孵化期在1個半月左右;孵化後,幼蜥以卵齒叩破革質卵殼而出,不待體表乾燥後即能爬動,且具刺激反應。 [2] 

麗斑麻蜥亞種分化

序號
中文名
學名
命名人及年代
1
Eremias argus argus
Peters,1869
2
Eremias argus barbour
Schmidt,1925
(資料來源: [4] 

麗斑麻蜥種羣現狀

由於環境資源的破壞,麗斑麻蜥的生活環境日漸縮小,建議在麗斑麻蜥數量集中的地區建立縣以上的保護區,以恢復其生活環境,使種羣數量得以恢復。 [2] 

麗斑麻蜥保護級別

麗斑麻蜥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5]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6]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