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麒麟村

(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太平鎮下轄村)

鎖定
行政區域名,有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太平鎮麒麟村、雲南省安寧市草鋪鎮麒麟村 、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城西街道麒麟村 、重慶市長壽區石堰鎮麒麟村 、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楊汛橋鎮麒麟村 、廣東省雲浮市羅定市素龍鎮麒麟村、四川省鹽亭縣高燈鎮麒麟村。
中文名
麒麟村
城    市
湛江市
縣    區
麻章區

麒麟村湛江市麒麟村

麒麟村地理位置

麒麟村位於雷州半島東北部的湛江麻章區太平鎮,距湛江市區約38公里。在明代末,雷州半島都司——陳大倫在此地建村,該村還保持着一種驚險奇特的民俗活動——爬刀梯,它與西南少數民族(如苗族、瑤族)的爬刀梯沒有任何聯繫。

麒麟村命名來由

麒麟村 麒麟村
麒麟村的爬刀梯相傳是2000年前,由名將的興武率部下攻打羅漢城鬼門關時以36名勇士光腳搭成人梯,攻入城內,斬除妖魔,保證了百姓的安寧。民間逐步演化出每年農曆二月十二日爬刀梯這一民俗,以紀念先人。
麒麟村的刀梯是36把比較鋒利的鋼刀(代表古代36名勇士),刀被牢牢地綁在兩枝十八米長的杉木上,八根大繩將十八米的刀梯徐徐升起,爬刀梯者一般是12至2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不懂武功,憑的是勇氣和毅力,還沒等刀梯完全樹穩,英俊強悍的爬手們就迫不及待爬上去。爬手們身穿統一服裝,赤足踏着閃閃發光的三十六把鋒利的大刀,如離弦之箭,飄然而上。他們憑技藝,超人的膽略,爭先恐後,你追我趕,勇往直前。

麒麟村非物質文化遺產

麒麟村爬刀梯是元宵活動的重頭戲。爬刀梯又叫上刀山,分祭梯、立梯、爬梯、收梯四個部分。刀梯是用兩根子18米高,口徑約60釐米的木柱和36把鋒利鋼刀作步級捆紮而成,36把鋒利鋼刀活動源於200年前先人除暴安良的傳説,斷斷續續一直沿續。爬刀梯已成了麒麟村鬧元宵的一個品牌節目,每年元宵期間前來觀看爬刀梯的親朋好友成千上萬。2006年3月,中共湛江市委宣傳部、湛江市文化廣電出版局授予麒麟村為“湛江市特色文化村”稱號。據該村委人員介紹,麒麟村爬刀梯傳統民間節目擬申報2007年湛江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