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鸚鵡曲·野渡新晴

鎖定
《鸚鵡曲·野渡新晴》是元代文學家馮子振創作的散曲。此曲通過描寫以田園生活為樂的主人公遷居到渡口孤村的所見所聞所感所為,集中刻畫了一位隱者的心靈,展現了隱者的內心世界,表現了作者歸隱田園的閒情逸趣。全曲筆力勁健,筆勢遊動,正契合作者回歸大自然的曠達心情。
作品名稱
鸚鵡曲·野渡新晴
作    者
馮子振
創作年代
元代
出    處
太平樂府
作品體裁
散曲
別    名
【正宮】鸚鵡曲·野渡新晴

鸚鵡曲·野渡新晴作品原文

【正宮】鸚鵡曲·野渡新晴
孤村三兩人家住,終日對野叟田父。説今朝綠水平橋,昨日溪南新雨。碧天邊雲歸巖穴,白鷺一行飛去。便芒鞋竹杖行春,問底是青帘舞處 [1] 

鸚鵡曲·野渡新晴註釋譯文

鸚鵡曲·野渡新晴詞句註釋

⑴正宮:宮調名,元曲常用宮調之一。鸚鵡曲:曲牌名,又名“黑漆弩”“學士吟”,入正宮。
⑵野:指郊外,泛稱農村。父(fǔ):對男子的尊稱。
⑶“碧天”句:一作“碧天邊歸雲”,一作“碧天邊巖穴歸雲”。
⑷便:意為隨便、隨意。芒鞋:草鞋,芒草做成。行春:古時地方官員春季時巡行鄉間勸督耕作,稱為行春。此處為遊春之意。
⑸底是:意為何處是。底,何,哪裏。青帘:酒旗。 [2]  [3] 

鸚鵡曲·野渡新晴白話譯文

渡口孤村住着兩三户人家,終日與農村老人快樂相處。他們對我講,由於昨日溪南下了一場大雨,今天ー早溪水漲滿了橋頭。到村外放眼看去,碧空如洗,連那一縷浮雲也飄回了山洞,一行白鷺悠悠飛去。穿着草鞋,拄着竹杖,信步遊春,打聽何處有酒家的酒旗在風中飄舞。 [2] 

鸚鵡曲·野渡新晴創作背景

此曲載於元楊朝英《太平樂府》卷一。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冬,馮子振留寓京城,與幾位朋友在酒樓聽歌女御園秀演唱白賁的《鸚鵡曲·漁父》:“儂家鸚鵡洲邊住,是個不識字漁父。浪花中一葉扁舟,睡煞江南煙雨。覺來時滿眼青山暮,抖擻綠蓑歸去。算從前錯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處。”其曲優美,只可惜沒有人能和韻,因為這支曲子曲牌格律嚴格難循。當時在座諸人知馮子振之才,便舉酒索和。馮子振一時興發,運用各種題材,前後步原韻共作了三十八首。此即為其中之一。 [3]  [4] 

鸚鵡曲·野渡新晴作品鑑賞

鸚鵡曲·野渡新晴整體賞析

這支散曲,僅題目“野渡新晴”四字,便勾勒出一幅畫面,啓發讀者豐富的想象:渡頭之樹,溪岸之草,一泓流水,萬里碧空,就像水洗過一般的鮮豔奪目,眼前的境界充滿了一派生機。這種自然之美,對於久住城市的人來説具有一種清新之感,對於宦海沉淪、飽經憂患的隱退之士來説,則更具有一種魅力。這種如畫的自然美景,與隱士內心的嚮往,正好契合。
從這首散曲的前四句可知,對於此曲所描畫的景物和場面有一個觀察點有一個攝取景物的角度。能知道渡口孤村只住着三兩户人家,終日與野叟田父見面,聽説“今朝綠水平橋”的,其間必有一個感受主體。這個主體自然不是野叟田父,不是野渡孤村土生土長的農人,當然也不會是過路客人,因為匆匆過客不可能“終日對野叟田父”。這個主體當是遷居到此,而又以田園為樂的隱者。這位隱者便是這支散曲所刻畫的主人公。曲中沒有寫主人公身份怎樣,外貌如何,短短五十四字,作者集中刻畫了他的心靈,通過他的所見所聞所感與所為來展現他的內心世界。
主人公遷居之地是一個渡口孤村,只有三兩户人家。在這裏,“終日對野叟田父”,終日所見的是純樸的農村老人,或者是厚道的受人尊敬的農夫。主人公進一步感受到,這裏的人無是無非,安居樂業,見面不談人間是非,所關心的只是農事,只是與莊稼息息相關的雨水。主人公一早出門,便遇見從田間歸來的野叟或田父,説昨日溪南下了一陣大雨,今天一早,溪水已經平了橋面,是一次不小的春洪。他們也許是從田頭放水歸來,也許肩上還扛着鋤頭,也許家裏的老妻、新婦正等着他們吃早飯。這些,都可以讓讀者去想象。總之這裏不像官場、朝廷那樣傾軋勾鬥,沒有潛伏的禍端與殺機,而是一片純樸、一片自然、一片真誠。
主人公來到村外,放目原野,映入眼簾的是雨後新晴,碧空如洗,其盡頭是遠山岩穴,飄着一縷浮雲,近水處,一行白鷺飛上藍天。這些描寫,容易使讀者聯想起陶淵明的《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也聯想起鄭谷的詩句:“白鷺同孤潔,清波共渺茫。”(《寄前水部賈員外嵩》)主人公的襟杯有如雲歸巖穴,有如白鷺飛天,遠離是非,退隱山林,孤高潔白,自由翱翔。“便芒鞋竹杖行春,問底是青帘舞處。”主人公心胸坦蕩,無憂無慮,穿着芒鞋,拄着竹杖,隨意所之,信步而行,踏青拾翠,觀景遊春,興之所至,打聽何處有酒家青布在風中飄舞。田園之趣,不可無酒。陶淵明《飲酒》詩云:“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這位隱者的遊春買醉,正是飽經憂患者的一種浮雲歸穴、倦鳥知還心情的充分表露。
這支散曲,前六句寫“我”之所見、所聞、所感,描繪出一個環境,末二句寫“我”之所為,表現出主人公的心情。對於環境,作者沒有直接描述,而擺在主人公的觀照中來描寫,對於心情,主人公雖有直接的表露,卻沒有脱離所處的環境。環境與心情,二者之間,主客疊合,情景交融,正如劉勰所説:“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文心雕龍·神思》)散曲中所描繪公個性的外化,也即作者思想的投影。 [3] 

鸚鵡曲·野渡新晴名家點評

四川師範大學教授鄧元煊:此曲寫雨後春遊的喜悦。前六句寫環境,風景如畫;後兩句寫遊春,淡雅清麗。(《元曲:彩圖版》) [2] 
四川師範大學教授趙義山:此曲前六句從所見、所聞和所感描寫環境,呈現出和平寧靜的氛圍;後二句寫隱士高行,暗含着閒適愉快的心情。環境與心情的主客疊合所構成的清新明麗、閒適淡遠之境,正是詩人情懷心性的外化。(《元曲大辭典》) [4] 

鸚鵡曲·野渡新晴作者簡介

馮子振(1257—1314),元代文學家。字海粟,自號怪怪道人,又號瀛州客,攸州(今湖南攸縣)人,官至承事郎、集賢待制。博學強記,文思敏捷。為文時常伏案疾書,隨紙數多寡,頃刻而盡辭采華麗,用典恰切,美如簇錦。所作散曲內容大多抒寫閒適生活和隱居樂趣的,風格清麗透脱。貫雲石在《陽春白雪》序中讚揚其作品説:“海粟之詞豪辣灝爛,不斷古今”。有《海粟詩集》,《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四十四首。 [5] 
參考資料
  • 1.    隋樹森.全元散曲(上).北京:中華書局,1964:342
  • 2.    鄧元煊.元曲:彩圖版).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20:143-144
  • 3.    蔣星煜 等.元曲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426-429
  • 4.    李修生.元曲大辭典(修訂版).南京:鳳凰出版社,2003:316-317
  • 5.    畢寶魁 尹博.元曲三百首譯註評.北京:現代出版社,201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