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鶚,漢語二級字 [7]  ,讀作鶚(è),鳥,性兇猛,背暗褐色,腹白色,常在水面上飛翔,捕食魚類。通稱“魚鷹”。 [6] 
中文名
拼    音
è
部    首
字    碼
9E57
五    筆
KKFG
倉    頡
RSPYM
鄭    碼
JJZR
筆    順
丨フ一丨フ一一一フノフ丶フ一 [1] 
總筆畫
14
注    音
ㄜˋ
部外筆畫
9
結    構
左右結構
四角號碼
67227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鶚)
èㄜˋ
◎ 鳥,性兇猛,背暗褐色,腹白色,常在水面上飛翔,捕食魚類。通稱“魚鷹”。
方言集匯
粵語:ngok6
漢英互譯
fish hawk
osprey, fishhawk [1]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鶚è
〈名〉
(1) 鳥名 [osprey]。俗稱“魚鷹”。一種大型無害的鷹,世界許多國家都有,上體深褐色,下體大部純白,建有巨大的巢,常年復一年地使用,用盤旋和急降的方法捕食水中的魚。如:鶚駐(鶚之峙立);鶚爪(形如鶚爪的枝條);鶚立(像鶚那樣佇立不動)
(2) 比喻有才能的人 [talent]。如:鶚表(舉薦人才的表章);鶚薦(舉薦人才) [2]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五各切《集韻》《韻會》逆各切,𠀤音咢。《玉篇》雕,鶚也。師古曰:鷙擊之鳥,鷹鸇之屬。陸佃曰:鶚性好峙立,每立更不移處,所謂鶚立。《本草》一名魚鷹,又名雕雞,又曰下窟鳥。《前漢·鄒陽傳》鷙鳥累百,不如一鶚。《正字通》鶚翔水上,扇魚令出,啖之,故名沸波。 [3] 

説文解字

【卷四】【鳥部】𪀝
鷙鳥也。從鳥屰聲。與專切〖注〗臣鉉等曰:屰非聲。一本從𠁥,疑從雈省。今俗別作鳶,非是。 [4] 

説文解字注

(𪀝)鷙鳥也。此今之鶚字也。咢、説文作㖾。鶚、廣雅作?。古音屰聲㖾聲皆在五部。五各切。作鶚者、𣜩變耳。自鷻至鷐九篆皆鷙鳥、獨於𪀝鷂言之者、𪀝鷂無他名則直謂鷙鳥而已矣。詩。匪鷻匪鳶。正義鳶作鶚。引孟康曰。鶚、大雕也。又引説文。𪀝、鷙鳥也。是孔衝遠固知𪀝卽鶚字。陸德明本乃作鳶。雲以專反。今毛詩本因之。又以與專反改説文𪀝字之音。誤之甚矣。鳶夏小正作弋。與職切。俗作鳶。與專切。此猶鷕切以水、譌為以沼耳。弋者、?也。非鶚也。從鳥。屰聲。五各切。五部。 [4]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ŋaːɡ
-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五各
鐸開
入聲
一等
開口
入十九鐸
ŋɑk
ŋɑk
ŋɑk
ŋɑk
ŋɑk
ŋɑk
ŋak
e4
ngak
ngak
鳥名

蒙古字韻

字頭
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修正)
八思巴字(其他形式)
音譯
音譯(修正)
音譯(其他形式)
擬音
聲調
註解
ꡃꡓ
-
-
ngaw
-
-
ŋaw
入聲
-

中原音韻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四呼
寧繼福
註解
蕭豪開一
蕭豪
入聲作去聲
開口呼
ɑu
-
歌戈開
歌戈
入聲作去聲
開口呼
ɔ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逆各
六藥
入聲

分韻撮要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註解
第十剛講降角
陽入
雕也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