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鴻隙陂

鎖定
鴻隙陂是位於今淮河幹流與南汝河之間的今河南省正陽縣息縣一帶的古代大型蓄水灌溉工程。
中文名
鴻隙陂
地    點
河南省正陽縣息縣
定    義
大型蓄水灌溉工程
時    期
古代

鴻隙陂基本介紹

鴻隙陂是位於今淮河幹流與南汝河之間的今河南省正陽縣和息縣一帶的古代大型蓄水灌溉工程。據《水經注》記載,陂水自淮河分出,經鴻隙陂蓄積調節後,與淮河支流慎水上的各小陂塘匯合,再回歸淮河。始建時間不詳。西漢永始至元延年間(公元前16~前9)丞相翟方進因這一帶洪澇成災,廢毀了這一蓄水設施。西漢末年大旱,百姓要求恢復鴻隙陂。東漢建武十八年(公元42),許揚為汝南都水掾主持恢復鴻隙陂,幾年間修成堤塘四百多里,灌溉得以恢復和發展,並連年豐收。北魏時鴻隙陂還存在,隋唐以後不見記載。

鴻隙陂歷史背景

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結束,劉邦稱帝,西漢建立。但其統治者面臨的卻是一片荒涼殘破的景象。此時西漢統治者無法搜刮更多的財富,連皇帝的車駕都找不到四匹顏色相同的馬,將相們只能乘牛車代步。因此,恢復生產是當時全國上下的迫切要求。興修水利,開墾荒地一直成為西漢各級政府恢復和發展生產的重要措施。
黃河培育了中華民族的古代文明,同時也給黃河兒女帶來了無窮的災難。西漢時期,黃河發生了兩次大決口,一次是漢文帝時從酸棗(今河南延津西南)決口;一次是漢武帝時從瓠子(今濮陽西南)決口。特別是第二次決口,河水氾濫成災,遍及十六郡,震驚朝野上下。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徵調幾萬民工前去修治,並親自到工地檢查工程。還命令在決口處築成的大堤上建造了宣房宮。經過這次治理,黃河在八十年間沒有發生大的水災。
自從漢武帝親臨瓠子治理黃河決口以後,全國各地紛紛興修水利。在邊疆,獎勵朔方、西河、張掖、酒泉、敦煌、北地等郡開渠灌田;在漢中,有靈軹渠、成國渠、湋渠、白渠等,皆灌田數千頃至萬餘頃;汝南、九江郡引淮水,穿渠溉田各一萬多頃;東海引鉕定澤水;泰山下引汶水。至於各地小渠及蓄積山谷水成陂池不可勝數。汝南的鴻隙陂就是在這個時候興建的。

鴻隙陂歷史功績

鴻隙陂是利用自然地勢修建的用於蓄水灌溉的水庫。它位於汝陽(今河南汝南)東汝水和洪水之間,也有人説它在息縣西北淮滇二水之間。鴻隙陂在東漢初有陂塘四百里,周圍有田數千頃。西漢剛修建時的面積可能與此大體相當。鴻隙陂的興建,使大片的土地得到灌溉,並且可以種植水稻,汝南郡成了當時富饒天下的魚米之鄉。
西漢時豫州的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2%。豫州的人口卻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13%,汝南郡的人口又佔豫州人口的1/3。從當時的人口密度來説,豫州為州中之首,汝南則是郡中之冠。但到了西漢後期,特別是到了漢成帝時期,豪強地主大量兼併土地,在人口十分密集的汝南,土地問題更加嚴重,水利建設也被迫停了下來。
漢成帝是一個荒淫無道的君主,他常常與私奴出長安城到處遊逛,鬥雞走馬,無所不為,甚至闖到老百姓家強姦民女;還用大量金錢營造什麼“霄遊宮”等供自己享樂。為自己修墓,大興徭役,重增賦税,據説取土東山,與谷同價,弄得國庫空虛,民窮財盡。因此鴻隙陂也因無錢而失修,多次釀成水災,房屋倒坍和人民死亡不斷髮生。災情傳到朝廷,當時汝南上蔡人翟方進任丞相,他和御史大夫孔光派掾屬視察鴻隙陂災情。孔光經過考察認為:決開堤壩,放掉積水,有三項好處:一無水患之憂,二省堤防之費,三可得到大片肥沃的土地。於是翟方進啓奏漢成帝,罷毀了鴻隙坡。這實際上是朝政無能的表現。
鴻隙陂的平毀,使周圍的水田失去灌溉之利,變成了靠天等雨的旱地,無法種稻,只好改種耐旱的豆類作物。王莽時,連年大旱,人們思念鴻隙陂之利,呼籲重新修復。當時汝南郡有一首童謠:“毀陂誰?翟子威(翟方進號子威),飴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陳當復。誰雲者?兩黃鵠。”童謠説,因為翟方進平毀了鴻隙坡,我們不得不吃豆類,喝芋魁湯。鴻隙陂應該修復。但是,毀陂容易修復難,在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中,統治者自顧尚且不暇,哪有餘力修陂?
東漢初,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開始興修水利,因此,修復湮廢的陂塘也被提上日程上來。公元37年,南陽人鄧晨任汝南太守,舉薦水利專家許楊為都水掾,主持修復鴻隙陂工程,當地百姓在許楊的指導下,因地勢的高低,起塘四百多里,數年才完工。這坐湮廢五、六十年的灌溉工程的恢復,使百姓得到了好處,他們對此感恩不盡。從此,汝南郡更加富裕,恢復了“魚米之鄉”美譽,並對周圍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帝永元年間,何尚擔任汝南太守,又在鴻隙陂的灌溉區修復了鮦陽舊渠(今新蔡北),新墾水田三萬餘頃。靈帝中平年間,鴻隙陂等坡塘年年決口,每年堤防費平均三千多萬,當時的汝南太守鮑昱引導百姓修渠築池。完工後陂水常年充足,灌田數量倍增,人民殷富。之後,鴻隙陂又延續了數百年,大約在唐德宗建中年間至憲宗元年才幹徹底堙廢
鴻隙陂作為兩漢時代的著名水利工程,凝聚了汝南郡百姓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它的修建,對當時汝南郡農業的發展及西漢經濟的繁榮曾起到了積極作用。

鴻隙陂相關傳説

東漢初年,鄧晨任汝南太守,意欲修復鴻隙陂。建武十八年(公元四二年),他察知本郡有個名叫許楊的人,通曉水工技術,便召見許楊,並任命他為本郡都水掾,着手恢復工作。經過連續幾年的修建,這座廢毀五十多年的灌溉工程終於復興,並開始興利。鴻隙陂的恢復蓄水,當然要淹沒原來被豪強佔去的陂田,這就觸怒了當地豪強,於是他們便從中破壞,散佈謠言,説許楊在修復工程中貪污受賄。鄧晨果真相信了,並一度將許楊逮捕入獄。大約勞動人民見到許楊受屈,便説通了獄卒,將許楊身上的鐐銬打開,同時揚言,神明知道許楊無罪,所以刑具自動解脱。鄧晨又信以為真,旋即釋放了許楊。這也是水利史上的一段佳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