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鴝蝗鶯

鎖定
鴝蝗鶯(學名:Locustella luscinioides):體長14釐米,翼展21釐米,體重14-18克。體無斑紋。上體從頭至尾概呈棕褐色或鏽褐色,眉紋不甚明顯為棕白色;貫眼紋黑褐色;兩翅與背同色,但飛羽較淡,雙翼羽緣較淡。下體的頦、喉、腹白色,胸和兩脅黃褐色;尾下覆羽亦為黃褐色,稍具一點白色尖端。虹膜淡褐色;嘴褐色;腳淡肉色。
主要棲息於河流、湖泊和附近的小柳樹叢和厚密的草原及沼澤地帶。常躲藏在厚密的灌叢和草叢中鳴唱,往往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活潑,行動敏捷,善於藏匿,平時多隱藏在蘆葦叢草叢下部或地上活動和覓食,以昆蟲、蜘蛛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分佈於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南部、荷蘭、德國西部和東部、波蘭、匈牙利、意大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往東經伏爾加河,烏拉爾到中亞和塔吉克斯坦等。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外文名
Savi's Warble
中文學名
鴝蝗鶯
拉丁學名
Locustella luscinioide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鶯科
亞    科
鶯亞科
蝗鶯屬
鴝蝗鶯
亞    種
3亞種 [2] 
命名者與年代
Savi, 1824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3] 

鴝蝗鶯形態特徵

鴝蝗鶯
鴝蝗鶯(12張)
雌雄兩性羽色相似。上體從頭至尾概呈棕褐色或鏽褐色,無斑紋;眉紋不甚明顯為棕白色;貫眼紋黑褐色;兩翅與背同色,但飛羽較淡,第1枚飛羽短,呈披針形,常常短於腕部翅上覆羽,第2枚飛羽最長(極少數為3),第2枚飛羽內翈緣無缺刻,第3枚飛羽外翈緣近端部無狹緣。第2枚飛羽較第3枚長,形成翅尖;尾較翅短,呈凸形,外側尾羽從內向外依次變短,最外側尾羽常較中央尾羽短15毫米左右,尾具不明顯的深淺兩色相間橫斑。下體的頦、喉、腹白色,胸和兩脅黃褐色;尾下覆羽亦為黃褐色,稍具一點白色尖端。 [4] 
幼鳥和成鳥相似,但上體較暗,胸和兩脅亦較暗和較亮。 [4] 
虹膜淡褐色;嘴褐色;腳淡肉色。 [4] 
大小量度:體重14-18克;體長大約140毫米;嘴峯16-17毫米;翅♂68-72.2毫米,♀64-67毫米;尾58-62毫米;跗蹠21-22毫米。(注:♂雄性;♀雌性) [4]  [5] 

鴝蝗鶯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河流、湖泊、沼澤、水塘等水域和水域岸邊蘆葦叢、灌叢和草叢中,也棲於水域附近林緣疏林的小柳樹叢和厚密的草原叢中。 [4] 

鴝蝗鶯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活潑,行動敏捷,善於藏匿,平時多隱藏在蘆葦叢草叢下部或地上活動和覓食,既能在地上急速奔跑跳躍,也能攀緣在蘆葦莖和草莖上,喜歡不停的擺尾,有時也上到蘆葦或灌叢的上部,但一有驚擾,立刻就落入灌叢和草叢,甚至常常躲藏在厚密的灌叢和草叢中鳴唱,往往只聞其聲,不見其影。鳴聲為流暢的"pluee"或尖鋭的"zwee",求偶鳴聲為連續快速的"tik-tik-tik…“,越來越快,最後轉為顫抖音。在繁殖期間常常整天鳴唱不息,尤以早晨和黃昏鳴叫最為起勁,有時晚上也鳴叫。 [4] 
主要以昆蟲、蜘蛛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4] 

鴝蝗鶯分佈範圍

鴝蝗鶯世界

原產地: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亞美尼亞、奧地利、巴林、白俄羅斯、比利時、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喀麥隆、中國、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埃及、厄立特里亞、愛沙尼亞、埃塞俄比亞、芬蘭、法國、德國、加納、希臘、匈牙利、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科威特、拉脱維亞、黎巴嫩、利比亞、立陶宛、馬其頓、馬裏、馬耳他、毛里塔尼亞、摩爾多瓦、黑山、摩洛哥、荷蘭、尼日利亞、巴勒斯坦領土,被佔領、波蘭、葡萄牙、卡塔爾、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中亞區,歐洲區)、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南蘇丹、西班牙、蘇丹、瑞典、瑞士、阿拉伯敍利亞共和國、突尼斯、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烏茲別克斯坦。 [3] 
遊蕩:乍得、直布羅陀、愛爾蘭、肯尼亞、盧森堡、挪威、阿曼。 [3] 

鴝蝗鶯中國

新疆(喀什南部、疏勒、博斯騰湖、伊犁河流域、伊寧、哈巴河、布爾津、富藴、吐爾洪)(繁殖鳥)。 [4] 

鴝蝗鶯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於地面或距地面不高的草叢中。巢呈杯狀,主要由枯草莖和草葉構成。巢的大小為:外徑7.5-15釐米,內徑6-7.5釐米,高6-7.5釐米,深4-6釐米。每窩產4-5枚卵,呈白色、灰白色或黃白色,綴以稀疏的褐色或黑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7.8-21.5毫米×14-15.4毫米。雌鳥單獨孵卵,雄鳥警戒和給雌鳥餵食。孵卵期12天。晚成鳥,雌鳥單獨育雛。留巢期12-14天。 [4] 

鴝蝗鶯亞種分化

鴝蝗鶯(3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鴝蝗鶯中亞亞種
Locustella luscinioides fusca
Severtzov, 1872
2
鴝蝗鶯指名亞種
Locustella luscinioides luscinioides
Savi, 1824
3
鴝蝗鶯俄羅斯亞種
Locustella luscinioides sarmatica
Kazakov, 1973
[2] 

鴝蝗鶯保護現狀

鴝蝗鶯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3]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6] 

鴝蝗鶯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