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鳶尾吸蜜鸚鵡

鎖定
鳶尾吸蜜鸚鵡(學名:Trichoglossus iris)是鸚鵡科、吸蜜鸚鵡屬鳥類。共有3個亞種,它們的體長依照不同亞種為20-22釐米。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前額、頭頂前端、眼睛附近為桔紅色;羽色鮮豔,前額、頭頂前端、眼睛附近為桔紅色;耳羽附近為紫紅色。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 [2] 
棲息於森林地區、再生植被區、高約1500米充滿林木的開闊鄉村地區。平時大多成對或是組成4到10只左右的小羣體活動,偏好在比較高大的樹木上活動,平常隱身於濃密的林間。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一次會產下2枚卵,孵化期為23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52-55天。分佈於印尼和東帝汶。 [1]  [4] 
中文名
鳶尾吸蜜鸚鵡
拉丁學名
Trichoglossus iris
別    名
五彩鸚鵡
外文名
英文 Iris Lorikeet, Iris Lory
西班牙文 Lori Iris
同義學名
Psitteuteles iris
國際瀕危等級
近危(NT) [4]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鸚形目
鸚鵡科
吸蜜鸚鵡屬
鳶尾吸蜜鸚鵡
亞    科
吸蜜鸚鵡亞科
亞    種
3亞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Temminck, 1835
保護級別
CITES 2019年版附錄Ⅱ [5] 

鳶尾吸蜜鸚鵡動物學史

在分子研究發現鳶尾吸蜜鸚鵡(Trichoglossus iris)屬於吸蜜鸚鵡屬(Trichoglossus)後,鳶尾吸蜜鸚鵡已從"Psitteuteles"轉移至“Trichoglossus”(Schweizer et al. 2015年)。 [4] 

鳶尾吸蜜鸚鵡形態特徵

鳶尾吸蜜鸚鵡共有3個亞種,它們的體長依照不同亞種為20-22釐米。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前額、頭頂前端、眼睛附近為桔紅色;耳羽附近為紫紅色;頭頂後方為藍灰色,有些鳥會零星的分佈些綠色的羽毛;胸部和腹部、翅膀內側和尾巴內側羽毛為黃綠色;胸部的羽毛帶有綠色滾邊;尾巴羽毛上方為綠色,內側橄欖黃;鳥喙桔紅色,尖端黃色;虹膜棕色。雌鳥頭部零星分佈些綠色羽毛,臉頰偏黃綠色。幼鳥和雌鳥的羽色相同,頭頂僅有分佈一小塊紅色。 [1-2] 
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體內部的構造也很特別,它們的體內有一種特別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於該吸蜜鸚鵡沒有消化穀物飼料的必要,它們的沙囊處理硬食物的能力較其他鸚鵡弱了許多。 [1-2] 

鳶尾吸蜜鸚鵡棲息環境

鳶尾吸蜜鸚鵡主要棲息於森林地區、再生植被區、高約1500米充滿林木的開闊鄉村地區。 [2] 

鳶尾吸蜜鸚鵡生活習性

它們平時大多成對或是組成4到10只左右的小羣體活動,偏好在比較高大的樹木上活動,平常隱身於濃密的林間,因為身體的羽色提供了相當良好的掩蔽,所以除非它們爭吵鳴叫,否則很難被人察覺;它們在覓食的時候會發出嘰嘰或喳喳的聲音,飛行的時候則會發出比較高音頻的叫聲,因此相當顯而易見。主要以花蜜、花朵、水果、漿果和昆蟲等為食。 [2] 

鳶尾吸蜜鸚鵡分佈範圍

分佈於印度尼西亞和東帝汶的帝汶及韋塔島。據報道,該物種在東帝汶並不罕見,在西帝汶仍然有相當數量的存在,而且在韋塔島當地也很常見,或者至少曾經如此。然而,1995年後,它被認為是帝汶三種澳洲鸚鵡中最不常見的一種。 [4] 
鳶尾吸蜜鸚鵡分佈圖 鳶尾吸蜜鸚鵡分佈圖 [4]

鳶尾吸蜜鸚鵡繁殖方式

鳶尾吸蜜鸚鵡在野外的繁殖生態不詳;人工飼養的鳶尾吸蜜鸚鵡繁殖難度並不高,一次會產下2枚卵,孵化期為23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52-55天。幼鳥離巢後,親鳥仍然會餵養幼鳥3-4周。 [2] 

鳶尾吸蜜鸚鵡亞種分化

鳶尾吸蜜鸚鵡(3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鳶尾吸蜜鸚鵡指名亞種
Psitteuteles iris iris
(Temminck, 1835)
2
鳶尾吸蜜鸚鵡東帝汶島亞種
Psitteuteles iris rubripileum
(Salvadori, 1891)
3
鳶尾吸蜜鸚鵡韋塔島亞種
Psitteuteles iris wetterensis
(Hellmayr, 1912)
[3] 

鳶尾吸蜜鸚鵡保護現狀

鳶尾吸蜜鸚鵡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10月1日——無危(LC)。 [4] 

鳶尾吸蜜鸚鵡種羣現狀

鳶尾吸蜜鸚鵡在全球種羣規模顯然尚未得到正式量化,但該物種被描述為在較高海拔地區常見,截至2016年,其種羣數量可能在10,000只左右,大致相當於6,600-6,700只成熟個體。 [4] 
趨勢理由:沒有關於種羣數量趨勢的數據;然而,由於誘捕和棲息地退化,該物種的數量被認為正在減少。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