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鳳山橋

鎖定
鳳山橋的前身是一單孔石拱橋,建於。因坐落於鳳山門東,故名。現在是座鋼筋水泥的平橋,寬達65米。 [1] 
中文名
鳳山橋
前    身
是一單孔石拱橋
寬    達
65米
現    狀
座鋼筋水泥的平橋

鳳山橋發展歷史

鳳山橋 鳳山橋
南宋時,鳳山橋並不寂寥。從這橋到鼓樓,“殿宇連綿,方磚鋪路,順山勢而築的多是南宋之‘政府機關’,橋南頭的鳳山路便是南宋皇朝御街的延伸,有進出皇城的城門。” [1] 
原來,在宋高宗之前,鳳山門外是州治(相當於市政府)。時光再往前推,就是吳越錢王的都城了。後來稱鳳山門的位置,是都城的北門,稱“雙門”。紹興十八年(1148年),雙門改稱“和寧門”。1129年,這裏發生苗劉腰斬康履、逼退趙構的“雙門政變”。可惜的是,鳳山橋的老照片,沒有留下來。 [1] 
如今,橋西頭不遠處有一片空地,原是南星橋糧倉,建於1959年,拆於2009年,巨型儲糧庫,是全國第一座磚砌立筒糧倉,可儲糧食7160噸,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曾發揮過救災度荒的作用。 [1] 

鳳山橋建築特色

它的南北風貌迥異。南面建築風格很古樸,北面卻一派現代氣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