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鳳山書院

(青海省樂都鳳山書院)

鎖定
鳳山書院由原碾伯知縣何澤著創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據清道光年間碾伯知縣馮燨《鳳山書院碑記》“登樓以望南山,筆架五峯與楹平,其下古樹蔭翳,花竹叢植,榆杏交柯”的描述中可知,鳳山書院景緻優雅,環境宜人,實為培育人才的好地方。
中文名
鳳山書院
創建時間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創建人
何澤著
記載書籍
《鳳山書院碑記》

鳳山書院歷史由來

光緒三十一年前的100多年間,碾伯(今樂都)縣府所在地的一所學校裏,書聲朗朗,書香四溢。這所學校就是清代遠近聞名的河湟地區“四大書院”之一的碾伯書院,因其背靠鳳凰山,故亦稱鳳山書院。
鳳山書院真正以書院為“國家培才之地”,招收漢、土、藏、回等民族學生,延請名師授課,敦勉弟子“習詩書,親師友,勵名節”,採取講學結合的原則,教育諸生認真學習,努力成才。何澤著、唐以增、馮燨三位知縣在任期間都非常重視鳳山書院的教學活動,常去書院督查、訓導和勉勵,其中何澤著還寫有一首《仲秋夜示書院諸生》詩:“遙聞桂子落塵埃,為問諸生拾幾枚?今夜天香懷滿袖,明秋連根拔將來。
”這首詩勉勵諸生讀書學習要由表及裏,由淺入深,進而從根本上掌握知識,為我所用。自雍正六年(1728年)創辦社學、義學到光緒十年(1884年)時的鳳山書院,碾伯地區共考取舉人9名,貢生39名,考取的秀才則更多了。
在當時,墨香縈繞、書風昌盛的鳳山書院培育的大量優秀人才,為促進當地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鳳山書院改為樂都縣高等小學堂,舊式的鳳山書院完成了其漫長的歷史使命。

鳳山書院迎來新生

令人欣喜的是,當時光的車輪駛入公元2005年之際,原海東行署副專員、樂都縣老年福利服務中心創建者毛文斌經過將近一年的極力倡導和不懈努力,使曾沉睡了100多年的鳳山書院又甦醒了,昔日的遺風流韻又接續了,濃濃的墨氣書香又飄來了。所不同的是,這次恢復成立的鳳山書院不再是一所學校,不再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場所,而是一個開展地方歷史文化挖掘、研究、弘揚和傳承工作的羣眾團體。
其組織領導機構為理事會,這個理事會可以説是吸收了樂都已退休和在職的中老年文化精英,還聘請蒲文成、謝佐、馬光星、李逢春等一批省級著名專家為理事會顧問。毛文斌先生理所當然地被推選為第一屆理事會會長。
作為如今鳳山書院的負責人,毛文斌先生四處奔走,為創建青海河湟碑林籌資募捐。2005年8月份,佔地70畝、坐落在樂都老年福利服務中心的青海河湟碑林正式開工,於2008年底竣工。
這項工程歷時3年多,耗資192萬元,製作碑刻360塊,修建碑廊323米、碑林牆152米,並在碑林院內修建了南涼亭、鄯州亭等富有當地歷史文化內涵的仿古建築,使碑林的整體環境彰顯出鮮明的地域特色,氤氲在濃濃的地域歷史文化氣息之中。
走進位於樂都縣城湟水北岸的河湟碑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毛澤東《沁園春·雪》的手跡碑刻,其豪邁的風格、磅礴氣的勢不由地激起人們對偉人的追思、緬懷和敬仰。整個碑林中詩詞、書法、雕刻藝術的有機組合,各種書體及其不同風格流派的呈現,不但把河湟歷史文化演繹得淋漓盡致,而且把人們帶入了一方高雅而奇美的藝術園地。
碑林的建成,得到了省地縣有關單位和社會賢達的大力支持,而毛文斌先生所付出的艱辛和勞動更是眾所周知的。
除建成河湟碑林外,鳳山書院還組織成立了由省級專家和理事會部分成員組成的《河湟民族文化叢書》和《樂都歷史文化叢書》的編委會和編寫班子,毛文斌先生被推選為編委會主任和主編,緊鑼密鼓地進入這兩套叢書的編寫工作。其中《河湟民族文化叢書》包括《河湟史話》、《河湟人物》、《佛道文化》、《青海回族》、《土族民俗》、《三川納頓》、《撒拉族民俗》、《熱貢藝術》、《化隆行旅》、《河湟詩詞選》、《河湟古建築藝術》、《河湟“花兒”賞析》等12本書;《樂都歷史文化叢書》包括《樂都史話》、《柳灣彩陶文化》、《瞿曇寺與卓倉文化》、《西來寺與水陸畫》、《樂都名勝古蹟》、《樂都詩詞選注》、《樂都民俗文化(上、下卷)》、《樂都民間文學(上、下卷)》、《樂都民間戲曲》、《樂都社火集錦》等12本書。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