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鳳尾球

鎖定
鳳尾球為莧科Amaranthaceae)青葙屬的著名一年生草本觀花植物。原產於印度和亞洲熱帶地區,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是我國主要花壇花卉之一。鳳尾球性喜炎熱、乾燥的氣候條件 ,不耐寒、忌霜凍,要求充足的陽光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西雙版納民間歷來就有栽培雞冠花、鳳尾球的習俗 既可觀賞,又可入藥。 [1] 
別    名
鳳尾雞冠
筆雞冠
穗狀雞冠
中文學名
鳳尾球
拉丁學名
Celosia plumosu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石竹目
莧科
青葙屬
分佈區域
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鳳尾球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多分枝,葉長圓形至長條形,綠色或稍染紅。穗狀花序密集分枝呈圓錐狀,花依品種不同有紅、紫、黃、橙等色。果腎形,扁平。花期5—8月。

鳳尾球生長環境

莧科( Amaranthaceae )青葙屬的著名觀花植物,原產於印度和亞洲熱帶地區,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是我國主要花壇花卉之一.鳳尾球性喜炎熱、乾燥的氣候條件,不耐寒,忌霜凍,要求充足的陽光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 [1] 

鳳尾球分佈範圍

原種產印度,現世界熱帶地區多有栽培。性喜陽光及肥沃的砂質壤土。

鳳尾球主要價值

鳳尾球 鳳尾球 [1]
花形奇特,色彩豔麗,花期極長,恰如熊熊燃燒的火炬,適合盆栽觀賞或佈置花壇等。

鳳尾球栽培技術

  1. 播種、育種
以種子繁殖,種子發芽温度20~30℃ 播後4天即可出苗。通常,用育苗盤育苗並進行二次移栽,可以得到質量統一、開花整齊的幼苗。育苗注意事項:①無論什麼播種基質,均應保證疏鬆、透氣、保水,以利於種子發芽所要求的濕度、氧氣;②土壤要進行消毒處;遮蔭度65%;③薄膜覆蓋在有 芽出來後即掀去,否則易發生猝倒病注意通風透光;④播種密度,通常為250/㎡; ⑤出芽前及出芽後兩次噴霧代森錳鋅可有效控制猝倒病;⑥注意地下害蟲對幼苗的危害,及時防治;⑦鑑於種子細小,覆土宜薄不宜厚,以不見種子為度。通常出芽率在90%以上,出芽整齊後/若太密還應及時間弱苗、病苗、多餘的苗,以保證通風透光。 [1] 
2.移栽
移栽是草花栽培中一個重要的技術環節,移栽技術掌握不好,則易出現開花不整齊,成苗率、成花率、出圃率低的現象。鳳尾球一般於3片真葉完全打開時進行移栽,太遲易出現僵苗。移栽時要帶土坨,栽後澆定根水並遮蔭一週。預計要同時出圃的花,要求抽穗整齊、高度一致,應於2天內移植完,否則易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 [1] 
3.病蟲害防治
雞冠類各品種病蟲害發生率都較高,必須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掌握好“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炭疽病、莖腐病、猝倒病等。預防可用70%甲基託布津500倍液/50%代森錳鋅500倍液+72%農用鏈黴素500倍液於整個生長期每隔15天輪流噴灑一次,並及時銷燬病株,清除感染源。在高温多濕的條件下病害特別易發生,要細心觀察,及時防治。 [1] 
蟲害主要以潛葉蛾幼蟲和蝶類幼蟲危害為主。使用常用的殺蟲劑如溴氫菊脂、萬靈、氧化樂果,能有效控制蟲害的發生。同時 ,苗期還要注意地下害蟲咬食幼苗。
4.除草
每月一次,用手拔除,切忌用鋤頭中耕除草
5.人工授粉
香莢蘭開花期在雲南一般是在2月底至5月中旬,由於自然授粉率很低,僅為1%左右,因此須進行人工授粉才能結莢。授粉方法簡單易學,容易掌握,熟練工人每天可授1500~2000朵。
在開花期,授粉時間一般該在早晨6點至中午之間完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