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鳩尾

鎖定
別稱尾翳、心厭、神府,出《靈樞·九針十二原》中。屬任脈,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胸劍結合部下1 寸,在腹白線上,腹直肌起始部,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6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皮;深部為肝臟。主治心胸痛、反胃、癲狂、癎症、心悸、心煩、咳嗽氣喘。操作方法為向下斜刺0.5~1寸。
中文名
鳩尾
別    名
尾翳
心厭
神府
隸屬經絡
任脈
功    能
和中降逆,清熱化痰
操    作
向下斜刺0.5~1寸
出    處
《靈樞·九針十二原》
主    治
心胸痛、反胃、癲狂
特殊主治
絡穴
主要配伍
配梁門、足三里,理氣和胃

鳩尾名稱釋義

鳩指布穀鳥。考入之左右兩肋似鳥翼,劍突像鳥尾,是穴正當劍突下方,內有胃
府,胃為藏谷之所,因名鳩尾。 

鳩尾治法

寒則補之留針或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鳩尾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胸劍結合部下1 寸。

鳩尾解剖

在腹白線上,腹直肌起始部,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6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皮;深部為肝臟。

鳩尾主治

心胸痛、反胃、癲狂、癎症、心悸、心煩、咳嗽氣喘。

鳩尾操作

向下斜刺0.5~1寸。

鳩尾臨牀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心絞痛、冠心病、胃炎、癲癇、癔病等。

鳩尾配伍

配後溪、申脈,平衡陰陽脈氣,治療癲癎;
梁門、足三里,理氣和胃,治胃痛;
配心俞,通絡降火,治失音。

鳩尾功效

和中降逆,清熱化痰。

鳩尾附註

絡穴。

鳩尾相關論述

1.《備急千金要方》:“心寒脹滿不得食,息賁、唾血、厥心痛,善噦,心疝太息”,“噫、喘、胸滿咳嘔”。 [1] 
2.《太平聖惠方》:“心驚悸”,“癲癇病”,“狂歌不擇言”。
[2-3] 
參考資料
  • 1.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年08月
  • 2.    王華.《針灸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2012年8月
  • 3.    田代華. 《靈樞經》:人民衞生出版社,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