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申脈

鎖定
申脈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在腓骨長短肌腱上緣;有外踝動脈網及小隱靜脈;布有腓腸肌神經的足背外側皮神經分支。現代常用於治療踝關節扭傷、內耳眩暈、癲癇、精神分裂症等病證。主治頭痛、眩暈;癲狂癇證、失眠等神志疾患;腰腿痠痛。操作手法為直刺0.3~0.5寸。
中文名
申脈
別    名
鬼路穴,陽蹺穴
出    處
《針灸甲乙經》
隸屬經絡
足太陽膀胱經
主    治
頭痛、眩暈;癲狂癇證、失眠等
功    能
補陽益氣,疏導水濕
特殊主治
八脈交會穴,通陽蹻
主要配伍
配後溪、前谷主治癲狂
操    作
直刺0.3~0.5寸

申脈名稱釋義

(1)申脈。申,八卦中屬金也,此指穴內物質為肺金特性的涼濕之氣。脈,脈氣也。該穴名意指膀胱經的氣血在此變為涼濕之性。本穴物質為來自膀胱經金門穴以下各穴上行的天部之氣,其性偏熱(相對於膀胱經而言),與肺經氣血同性,故名。
(2)鬼路。鬼,與天相對,指穴內的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路,道路。鬼路名意指穴內氣血為地部經水。本穴物質一是金門穴以下各穴上行的水濕之氣,二是崑崙穴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鬼路名意旨在強調穴內氣血的經水部分,故名鬼路。
(3)陽蹺。陽,陽氣也。蹺,蹺脈也。本穴物質中既有天部的陽氣,又有地部的經水,氣血物質性同蹺脈之性,故名蹺脈。
(4)足太陽陽蹺脈之會。同陽蹺名解。

申脈別名

鬼路穴,陽蹺穴。

申脈功能作用

補陽益氣,疏導水濕。

申脈治法

虛寒則先瀉後補或補之灸之,實熱則瀉針出氣。

申脈定位

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申脈解剖

在腓骨長短肌腱上緣;有外踝動脈網及小隱靜脈;布有腓腸肌神經的足背外側皮神經分支。

申脈主治

1. 頭痛、眩暈;
2. 癲狂癇證、失眠等神志疾患;
3. 腰腿痠痛。

申脈操作

直刺0.3~0.5寸。

申脈臨牀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踝關節扭傷、內耳眩暈、癲癇、精神分裂症等。

申脈配伍

配後溪、前谷主治癲狂;
金門、足三里主治頭痛目眩。

申脈附註

足太陽經的八脈交會穴,通於陽竅脈。

申脈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腰痛不能舉足,少坐,若下車躓地,脛中矯矯(一作‘燆燆’)然。” [1] 
2.《針灸聚英》:“潔古曰:癇病晝發,灸陽蹻。”
[2-3] 
參考資料
  • 1.    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人民衞生出版社 , 2006年6月
  • 2.    王華.《針灸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2012年8月
  • 3.    田代化 .《靈樞經》 :人民衞生出版社,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