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鱷魚

(毒品代號)

鎖定
鱷魚”(Krokodil)是一種廉價毒品,主要活性成分為二氫脱氧嗎啡。因其會導致吸食者的皮膚變成綠色的鱗片狀而得名;而且吸食者的肉體會很快腐爛,就像被鱷魚咬過一樣,最後只剩下骨頭和一些肌肉組織。它極易上癮,吸食者壽命最多有兩至三年,但大多數人都是在一年內死亡。 [1] 
中文名
鱷魚
外文名
Krokodil

鱷魚毒品簡介

就跟吸毒者用可卡因藥丸代替可卡因一樣,“鱷魚”則是另一種比較昂貴的毒品海洛因的替代品。“鱷魚”中主要活性成分為二氫脱氧嗎啡,1932年在實驗室合成後迅速被用作嗎啡的替代品。它的活性是嗎啡的8-10倍,現在主要是歐洲的一些國家尤其是瑞士,將其用作臨牀鎮痛藥。可待因,一種常見且易得的鎮痛藥,只需要經過三步簡單的化學反應就可以合成二氫脱氧嗎啡。與注射海洛因每次需要150美元相比,“鱷魚”則便宜得多,每次注射只需要6-8美元的成本。 [1] 

鱷魚成癮症狀

儘管“鱷魚”與海洛因性狀活性高度相似,但是持續時間卻比海洛因短不少。一般來講,海洛因注射一次可以持續4到8個小時,而“鱷魚”只有一個半小時左右。通常來講,如果利用這些易得的日常原料在廚房熬製一份“鱷魚”大概需要30分鐘到一個小時。如此短的持續時間使得“鱷魚”的上癮者陷入到一種惡性循環中,一天24小時基本上不斷地在熬製與注射,這樣才能維持藥效,不犯毒癮。任何人一旦上癮後,由於大劑量的使用,身體組織就會慢慢由內而外開始腐爛,在兩到三年內死亡,大部分人更會在首次注射後一年內斃命。

鱷魚氾濫國家

“鱷魚”在俄羅斯氾濫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國家的可待因是非處方藥,任何人隨便走進一家藥店都可以買到,而可待因是合成“鱷魚”的主要原料之一。一旦可待因被列為處方藥就會從源頭上大大減少“鱷魚”的合成。但這項卻似乎不那麼容易實行,因為大多數人認為,即使可待因被列為處方藥,那些癮君子們依然可以通過其他的一些手段獲得,但是我們卻很難方便的得到這種常用的止痛藥
當然缺乏完善的康復系統也是誘因之一。戒斷症狀一般會持續一個月,沒有超強意志力的人是很難忍受這一月來種種痛不欲生的。而俄羅斯現有康復系統還不完善,並缺少政府的支持。
德國也出現了幾例注射“鱷魚”的報道,儘管在那裏可待因被列為了處方藥。數十年來,美國,英國和瑞典一直將可待因列為處方藥,但在加拿大,澳大利亞,以色列,法國和日本等等國家可待因藥片卻可以隨隨便便的買到。也許,我們很快也會在這些國家看到“鱷魚”。
2013年,自2002年起如瘟疫般在俄羅斯擴散的致命食肉毒品“鱷魚”(Krokodil),已流傳進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一所控毒中心報告稱,他們本週發現2起吸毒者因吸食了自制的廉價“鱷魚”後,發生皮肉由體內開始向外腐爛的恐怖案例,引起美國政府高度關注,正全力防堵其他“癮君子”使用。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