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鱷屬

鎖定
鱷屬(Crocodylus)是爬行綱鱷目鱷科的一屬。鱷屬在亞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熱帶地區均有分佈,其中有些種類可以進入海洋,因此分佈尤其廣泛。
拉丁學名
Crocodyl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鱷目
亞    目
真鱷亞目
鱷科
亞    科
鱷亞科
鱷屬
中文名
鱷屬

鱷屬形態特徵

鱷屬動物
鱷屬動物(5張)
吻粗壯而長,為吻基闊度的1.75—2.1倍,兩側喙緣往前斜行趨向吻端;顱骨和眼窩背面的嵴稜明顯,眶前的兩條骨嵴向吻端會合,圍成一纖長的三角形;大多數種類的前顎骨前外側有一嵌入下顎第一齒的空隙或被該齒穿透的孔穴,前顎齒4—5枚;上顎齒共16—19枚,第四或第五齒最粗壯;下顎齒14—15枚,第四齒最長大,楔入前顎、上顎兩骨合縫處的空隙內;上、下顎齒交錯互出,側視可見。鼻骨前伸抵達外鼻孔;外鼻孔在顱骨前端開口於單孔,鼻腔內無中隔;前顎骨短小,後接上顎骨;淚骨較長,前內側連接鼻骨。上眼瞼背面軟骨化,起伏粗糙;眶間隙凹窪,有縱稜;有橫形起稜的後枕嵴2—3條。虹膜綠色。上顳窩較大,左、右上顳窩的間距小於或等於窩的直徑;方軛骨有前突進入下顳窩;齶骨前方超越翼窩的前緣而止於上顎齒的第八至第九枚齒間。老年標本的眼窩前緣達到上顎第十三至十四齒。下顎聯合較短,最長不到下顎第八齒,夾板骨不進入下顎聯合。頸鱗及背鱗個別分立,明顯成列;背部被縱列稜鱗4—8行,後延至尾成鬣。四肢後側之鱗起稜,形成鋸緣。 [1] 

鱷屬分佈範圍

鱷屬
鱷屬(5張)
鱷屬在新生代第三紀時曾廣泛分佈於歐亞大陸、非洲北部及北美洲,第四紀洪積世亦見於非洲、南美洲和澳洲。目前除歐洲外,散見於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域,有8—10種。我國僅有灣鱷 Crocodilus porosus 的分佈記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