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鱧魚

(《山海經》記載的一種魚)

鎖定
鱧魚是《山海經》中記載的一種魚。
中文名
鱧魚
性    質
出    處
《山海經》

目錄

鱧魚原文

又西七十里,曰英山,其上多杻(niǔ)橿①(jiāng),其陰多鐵,其陽多赤金。禺水出焉,北流注於招(sháo)水,其中多鱧 (bàng)魚,其狀如鱉,其音如羊。其陽多箭{竹媚}②(méi),其獸多〈牜乍〉(zuō)牛、羬(xián)羊。有鳥焉,其狀如鶉③(chūn),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④,食之已癘⑤(lì),可以殺蟲。 [1] 

鱧魚註釋

①杻:杻樹,長得近似於棣樹,葉子細長,可以用來喂牛,木材能造車輞。橿:橿樹,木質堅硬,古人常用來製做車子。
②箭{竹媚}:一種節長、皮厚、根深的竹子,冬天可以從地下挖出它的筍來吃。
③鶉:即"鵪鶉"的簡稱,是一種鳥,體形像小雞,頭小尾短,羽毛赤褐色,有黃白色條紋。雄性的鵪鶉好鬥。
④肥遺:這裏講的肥遺是一種鳥,而上文所説的肥遺是一種蛇,名稱雖相同,實際上卻是兩種動物。
⑤癘:癩病,即麻瘋。

鱧魚出處

《山海經》。
參考資料
  • 1.    百部中國古典名著.山海經: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