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鰾(biào)是漢語二級字,總筆畫為19畫, [3]  指某些魚類體內可以脹縮的氣囊。 [1] 
中文名
拼    音
biào
部    首
五    筆
QJSI
倉    頡
nmmwf
鄭    碼
rfbk
筆    順
3525121112522111234
字    級
二級(6404) [3] 
繁    體
注    音
ㄅㄧㄠˋ
統一碼
U+9CD4
部外筆畫
11
總筆畫
19
四    角
21191
UniCode
CJK

基本字義

◎ 某些魚類體內可以漲縮的氣囊。有的魚類的鰾有輔助聽覺或呼吸等作用。俗稱“魚泡”。
◎ 用鰾或豬皮熬製的膠:~膠。豬皮~。
◎ 用鰾膠粘上:把凳子腿~上。鰾

詳細解釋

biào形聲。字從魚從票,票亦聲。“票”意為“掠過”、“輕拂”。“魚”和“票”聯合起來表示“魚身上一種器官,它充氣後可以使魚漂在水面”。本義:魚身上的氣囊。
【名】
魚鰾〖airbladder〗。大多數魚所具有的一個充有氣體的囊,可以脹縮,使魚能在水中上浮或下沉。有的魚類的鰾有輔助聽覺或呼吸等作用
魚膠,也稱“鰾膠”〖fishglue;isinglass〗。如:鰾清(純鰾膠)
鰾膠
biàojiāo
〖fishglue〗∶從魚的廢料中提出來的兩種膠質之一
〖isinglass〗∶用水煎煮魚類的皮、鰭、骨而得到的一種粘着力很強的膠

漢語大字典

[①][biào]
[《廣韻》苻少切,上小,並。]
“鰾1”的繁體字。
(1)魚鰾。多數魚體內可以漲縮的囊狀器官。鰾內充有氧、二氧化碳和氮,收縮時魚下沉,膨脹時魚上浮。
(2)鰾膠。
(3)方言。用鰾膠黏結。引申為緊密地集聚。
(4)河豚的別名。
(5)方言。賭賽。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符少切《集韻》婢小切,𠀤音摽。魚鰾。可作膠。《類篇》魚胞也。
又《本草》鱁鮧魚。一名鰾。 [2] 

漢英互譯

◎ 鰾
fish glue swim bladder
English
◎ swimming bladder of fish
氣味: 鰾:甘、平、無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