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鯤池書院

鎖定
鯤池書院在浙江寧波。明代時建有純陽閣,系邑人會文之所,兵燹後改為羅漢堂。清乾隆八年(1743)邑人鄭宗璧、李士瀛等請於知縣楊玉先改建為書院。初名蛟川書院,不久巡撫常安改名為“鯤池”。
中文名
鯤池書院
年    代
明代
知縣捐俸以倡,鄉紳隨捐銀田。中為講堂,東西廊廡各8間,南向書舍7間,西南台門3間,東北小屋3間,旁啓後門,餘為園圃、池塘。
每季一課試,知縣時常赴院親詣命題,校諸生文藝。四十一年,知縣周樽增置膏火,每月朔望課試。月朔由知縣親往課試,拔其前列給予獎勵,“諸生益鼓舞,讀書文藝精進”,月望,由院長課試。嘉慶十二年(1807)署縣事陸玉書祀宋儒沈煥、黃震於後軒,巡撫阮元題曰“景賢精舍”,每年春秋致祭,以勸士之志於學者。道光十二年(1832)知縣郭淳章等重修,為屋36間,酌定學規,籌措經費。咸豐十一年(1861)兵毀。同治十年(1871)傅昌禮、昌珩仍舊制,重建大堂,後小軒改築為樓,仍祀沈、黃二公,俞樾為之作記,並批斥“自來講學家每以沈黃兩公學術微有異同”而不宜並祀直説。光緒《鎮海縣誌》有圖。
(見季嘯風:《中國書院辭典》,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