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鯉魚燈

(中國民間傳統舞蹈)

鎖定
鯉魚燈是一種傳統舞蹈。古代中國勞動人民舞鯉魚燈以慶來年豐收,有“年年有餘”之意味。鯉魚燈鯉魚燈因舞蹈時手持鯉魚形狀的彩燈而得名。常在年節期間演出,來源不一,普遍分佈在廣東、江西、四川等地。鯉魚燈以竹篾編扎外形框架,用紗布或綿紙蒙殼,通體貼上魚鱗,層層迭迭。形體小巧,頭尾均可活動。表演時,藝人用腳尖走碎步,但見“鯉魚”輕盈遊動,栩栩如生。以民間嗩吶曲牌和打擊樂伴奏,氣氛十分紅火熱烈。
中文名
鯉魚燈
發    源
田心村
分    佈
廣東、江西、四川等地
得名原因
因舞蹈時手持鯉魚形狀的彩燈
象徵意義
年年有餘

鯉魚燈起源

鯉魚燈 鯉魚燈
據傳,鯉魚燈習俗發源于田心村。田心村羣山環抱,中間有一個盆地,當地羣眾稱之為“九鯉落潭”,這裏氣候温和,土地肥沃,五穀豐登,盛產荔枝、青梅。於是每年春節,當地農民舞鯉魚燈以慶來年豐收,有“年年有餘”之意味。除了鯉魚燈之外,還有蝦、蟹青蛙等燈式,煞是好看。

鯉魚燈鯉魚燈舞

客家鯉魚燈舞
客家鯉魚燈舞(12張)
隋書音樂志有“魚化龍,龍變魚,黃龍變”的記載,可見一千七百年前的西漢,魚燈已具極一時之盛。明嘉靖《大埔縣誌》載:“元夜,上元自十三至十六夜多於通衢結鰲山張燕集為樂”。清乾隆九年《大埔縣誌》載:“元夜,自初十至十六夜,張蓮花燈為魚龍之戲,迎神出遊,街市士女觀謂之鬧元宵”。這些反映了自明代起樂舞和魚龍之舞在大埔盛行的歷史。
魚中又以鯉魚令人喜愛,常以鯉代表魚。鯉魚還與鯉魚跳龍門典故聯繫在一起。百侯鯉魚燈舞以顯燈為主,吸取漢劇、漢樂藝術特色,在古典悠揚的漢樂節奏下,舞者利用肩、肘、胯的變化多端,具有抒情、優美之舞蹈情態意境,細緻刻畫出人和魚的和諧。舞蹈有強烈的虛擬性,動作高度美化,感情得以充分抒發,創造出一種超脱空靈、古樸、高雅的審美境界。

鯉魚燈瓊海潭門

鯉魚燈 鯉魚燈
“鯉魚燈鬧春”是瓊海沿海漁鄉在春節期間所舉行的民間風俗活動。這道海洋文化風景線,其歷史淵源可上溯到明朝,已流行幾百年了,至今仍盛不衰。
《瓊海縣誌--第三章民間文藝--第一節燈綵》載:“民間流行的燈綵有兩類:一是配有鑼鼓、演員,載歌載舞的燈綵,如鯉魚燈……潭門鎮的鯉魚燈等,甚享盛名。”“表演者手持魚珠、蛟龍、鯉魚,由7~9人組成。一人操舉魚珠,戲逗蛟魚遊動,其式樣有鯉魚結珠,吐珠,穿梭和戲水等。每逢春節、元宵期間,鯉魚燈常到農民、漁民家拜年,主人擺設香茶,熱情迎接。表演結束前,魚燈對正堂香案行一鞠躬,並呼‘恭喜發財’。後由主人贈送紅封,以示‘還福’。”
“鯉魚燈鬧春”是慶祝過去一年的豐收,展望來年的美好,是一種民間健康的娛樂活動。遊鯉魚燈增添了春節的喜慶氣氛,給村民們帶來美好的祝福。
在新春之夜,當鯉魚燈隊開始遊進某座村莊時,“咚咚鏘、咚咚鏘……”的鑼鼓聲便開始響起,按慣例首先要到村公廟拜祀村公神明。這時,村中廟祝聽見鑼鼓聲馬上趕到村公廟燒香迎接鯉魚燈隊。鯉魚燈隊在村公廟前舞耍祭拜村公神明,廟祝給過紅包,然後燃放鞭炮。在村公廟表演結束,廟祝便帶鯉魚燈隊到各家各户進行拜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