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鮦魚

(鱧魚)

鎖定
鮦魚,狀如鯉魚,鱗片金黃,鰭尾鮮紅,肉呈蒜瓣形,細嫩,味美,外來客人都以品嚐鮦魚為快。鮦魚尚有補胎、健胃、消腫、止痛之功能。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吃了鮦魚和鮦蒜,治癒了胃病。鮦蒜,也即大蒜,紫皮,瓣整,砸成糊用水調和,汁鮮、辛辣,調味甚佳。有“鮦城蒜,辣掉蛋”之瑤,和“項城的蘿蔔,鮦城蒜,顧家蒸饃出沈縣”之説。燒、煮熟吃,能治腹瀉、痢疾。砸碎成糊漿覆蓋毒瘡(未破,初起發紅腫、發癢之瘡),有消腫、打散作用。
別    名
鱧魚
中文學名
鮦魚
分佈區域
分佈於安徽省臨泉縣鮦城鎮的老陳河

目錄

鮦魚簡介

鮦城鎮位於安徽省臨泉縣西部,總48平方公里,轄19個村委會、4個居委會,,耕地4.38萬畝。S102省道橫穿鮦城向西與106國道相連,使鮦城成為皖北、豫南的交通要塞之一。
鮦城原名同陽,為漢代古城。至明末清初,為阜陽四鎮之一,是商賈雲集、貿易繁榮的大市。民國24年(1935年)建臨泉縣,定名為鮦城。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鮦城的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已成為方圓數十里內的經濟、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1999年被阜陽市確定為中心鎮,副縣級建制。
鮦城鎮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遠近聞名的同魚、同蒜曾是宮廷貢品,鮦城也因此而得名。古今以來,遠近客人無不以品嚐到同魚同蒜為快。
鮦魚 鮦魚
鮦魚,狀如鯉魚,鱗片金黃,鰭尾鮮紅,肉呈蒜瓣形,細嫩,味美,外來客人都以品嚐鮦魚為快。鮦魚尚有補胎、健胃、消腫、止痛之功能。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吃了鮦魚和鮦蒜蒜,治癒了胃病。鮦蒜,也即大蒜,紫皮,瓣整,砸成糊用水調和,汁鮮、辛辣,調味甚佳。有“鮦城蒜,辣掉蛋”之瑤,和“項城的蘿蔔,鮦城蒜,顧家蒸饃出沈縣”之説。燒、煮熟吃,能治腹瀉、痢疾。砸碎成糊漿覆蓋毒瘡(未破,初起發紅腫、發癢之瘡),有消腫、打散作用。對於鮦魚、鮦蒜這鎮上“兩寶”緣於何時,沒有歷史文獻記載。
當地有一個關於鮦魚的傳説。也記不得是哪個朝代的事,相傳,有一年大旱,河裏都沒有水。人們在城河底搭台唱戲,祈求下雨。一天,來了一黃袍道人,嘴裏唸唸有詞,“地河通天,只要心堅”。百姓見狀齊跪在地,求其祈雨。黃袍道人來到河底,掘土見水,喝清水,往空中一噴,頓時烏雲翻卷,電閃雷鳴,大雨如注。頃刻溝滿河平,水流遍野。待人們從歡喜中醒悟過來尋找黃袍老道時,已不見蹤影。但卻見一條金光閃閃的巨龍,在上空騰飛環繞,百姓認為巨龍乃老道所變,遂對空叩拜。只見那金龍回首俯視,巨身一搖,片片金鱗抖落於城河。從此,城河裏便有了金黃色的魚。因其全身呈現古銅色,即稱鮦魚。
但遺憾的是,今天鮦魚已經瀕臨絕跡。鮦城的老陳河污染太過嚴重,鮦魚大約在九十年代初就基本不見其蹤跡了。大約是1992年,由於鮦城鎮發展工業,幾條河裏都不同程度受到污染,水質惡劣,水中生物無法生存,鮦魚就是從那年極少見到了。現在到河中逮魚再也沒見過這種金黃色的魚了。至於鮦蒜的歷史傳説,真不知道盛行於何時。老枸橘樹,在鮦城電影管理站東側,有壹株高5米,胸徑20公分的老枸橘樹。相傳是元朝王廷瑞(察罕帖木兒)建花園時植,當地羣眾忌折樹枝。流鞍河,在鮦城集西南李橋壹帶。據傳,光武帝徵王尋,戰於此河上游失利,退時渡河,水流湍急,沒馬流鞍,至數十里的青楊館(今李橋壹帶),方收散兵,繼戰而取勝,故名流鞍河。繁陽亭,在毛明鄉區園藝場外。清《道光阜陽志》載:“繁陽亭在縣西二百十里鮦陽南,傳為古城。”葛陂城,在鮦城集西南境內。舊志載:“鮦陽縣有葛陂城,在新蔡縣西北,陂方數十里市,傳為費長房投杖成龍之處。鮦城鎮從東漢永平三年(公元60年)陰慶來做鮦陽侯始,其間經歷了近2000年的歲月。在這塊土地上了誕生了壹些在歷史上有史記載可歌可泣的風流人物,不僅僅在臨泉、阜陽廣為人知,甚至在全國都是叫得響的名字。

鮦魚棲息環境

鮦城,位於臨泉西部邊隅,東距縣城26公里,與河南省項城、平輿、沈丘三縣接壤。蚌(埠)駐(馬店)公路橫貫境內。全境處於流鞍河、泥河之間,系河間平原。東西長約20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面積208平方公里。地勢平坦,自西向東漸次降低,平均海拔35.5米。鮦城古名鮦陽,夏、商、週三代屬豫州;春秋時屬楚國;秦屬陳郡寢縣;漢置鮦陽縣,屬豫州汝南郡;三國屬魏;晉至隋代,先後隸屬豫州汝陰郡、新蔡郡、淮陽郡。唐廢鮦陽縣歸河南道潁州汝陰郡沈丘縣。宋屬京西北路順昌府汝陰郡沈丘縣;元屬河南江北行省汝寧府沈丘縣;明屬南直隸鳳陽府潁州;清屬安徽省潁州府阜陽縣,清末為阜陽縣西四鎮。民初屬安徽省阜陽縣。民國24年(1935年)臨泉建縣,改名鮦城鎮,屬臨泉縣第一區。1947年解放,設鮦城區,屬豫皖蘇邊區第四分區泉南縣所轄。1949年3月,撤銷泉南縣,歸臨泉縣所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