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鮠,漢語漢字,拼音:wéi ,基本字義是指〔鮠魚〕體前部平扁,後部側扁,淺灰色,無鱗,眼小,口有四對須,尾分叉,身長可達三四尺。生活於江河中。 [2] 
中文名
拼    音
wéi
筆    畫
17畫
結    構
左右
Unicode
U+9BA0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鮠wéi(ㄨㄟˊ)
1、〔鮠魚〕體前部平扁,後部側扁,淺灰色,無鱗,眼小,口有四對須,尾分叉,身長可達三四尺。生活於江河中。
10進制: 39840,UTF-32: 00009BA0,UTF-8: E9 AE A0。
鮠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a kind of shad with a head like a sturgeon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鮠 wéi
〈名〉
魚名。亦稱“江團”、“白吉” [Leiocassis longirostris]。魚綱(鮠科)。體延長,前部平扁,後部側扁,長達1米左右,淺灰色。吻圓突,口腹位,具須4對。眼小,體無鱗 [1]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鮠【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6畫
康熙字典 鮠
《廣韻》五灰切《集韻》吾回切,𠀤音嵬。魚名。似鮎。《類篇》鯷之小者。《本草圖經》鮧魚口小背黃腹白,名鮠。《正字通》鮠似鮎而大,白色,背有肉鬐,秦人呼為獺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