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鮑遠福

鎖定
鮑遠福,男,文學博士,貴州民族大學傳媒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文藝理論學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網絡文學研究分會常務理事,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等。 [1] 
中文名
鮑遠福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安徽省六安市
畢業院校
廈門大學
南京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研究生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文藝理論傳播學
學術代表作
網絡科幻小説的想象力資源及其審美範式;網絡科幻小説的“後人類”敍事與美學追求;意指斷裂與表徵錯位——論新媒體時代的圖像表意問題
主要成就
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在《人民日報》《民族文學研究》《中國文學批評》等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
職    稱
教授

鮑遠福人物經歷

先後就讀於廈門大學和南京大學等高校,曾在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學(2018-2019),現在貴州民族大學傳媒學院工作。 [1] 

鮑遠福主要成就

【人物簡介】鮑遠福(1983-),男,安徽省六安市人,文學博士,先後就讀於廈門大學、南京大學等知名高校,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學者(2018-2019),現為貴州民族大學傳媒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擔任的社會兼職有中國文藝理論學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網絡文學研究分會常務理事,以及貴州省評論家協會會員、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貴州省網絡作家協會理事兼網絡文學評論專委會副主任、貴州省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等。2010年以來先後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3項,市廳級項目2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和藝術基金重大項目3項。2015年以來先後在《人民日報》《民族文學研究》《中國文學批評》《內蒙古社會科學》《中州學刊》《中國作家》《電影新作》《人大複印資料·影視藝術》《科普創作評論》《中國社會科學報》《文藝報》《中國藝術報》等重要學術報刊以及光明網、中國文藝評論網等新媒體平台發表學術論文和評論60餘篇,公開出版學術專著1部(《跨媒介文學演變及其生產與傳播》,與喻子涵教授合著,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影視作品圖文書1部(《Q版李小龍傳奇故事》,與唐亮合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參編省級規劃教材6部。曾於2019年獲得《探索與爭鳴》雜誌社主辦的第三屆全國青年理論創新徵文“優秀獎”;先後在2020年、2022年獲得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的“網絡文藝評論優選匯”活動“優秀評論文章獎”;2023年獲得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研究院主辦的第三屆白馬湖全國網絡文學評論大賽一等獎;2023年分別獲得貴州民族大學“優秀教師”“科研優秀獎”榮譽稱號。目前主要從事文藝理論、科幻影視、網絡文學、新媒體文化傳播、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
【主持(參與)課題】
1.“大眾傳媒與文藝理論創新”,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研究項目,編號:10YJC751002,已結項;
2.“語—圖關係”理論視域下的新媒體文學研究,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一般項目,編號:19GZYB20,已結項(良好);
3.新世紀網絡科幻小説經典文本闡釋研究,四川網絡文學發展研究中心年度重點項目,編號:WLWX-2021001,已結項;
4.媒介融合語境下中國網絡科幻小説的闡釋批評機制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編號:23XZW031,在研;
5.現代神話、後人類敍事與中國式現代化書寫——新世紀中國網絡科幻小説論稿,中國作家協會2023年度網絡文學理論評論支持計劃項目,編號:ZZ2023WWLP004,在研;
6.比較視野下的中國科幻電影工業與美學研究,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子課題),編號:21ZD16,在研。
【代表性學術論文】
1.網絡科幻文藝——釋放想象力 激發創造力,《人民日報》2023年2月10日第20版,CSSCI;
2.網絡科幻小説的想象力資源及其審美範式,《中國文學批評》2023年第3期,CSSCI;
3.中外科幻電影的“後人類”敍事想象與美學追求,《電影新作》2022年第5期,《報刊複印資料·影視藝術》2023年第3期,北大核心、CSSCI;
4.網絡科幻小説的“後人類”敍事與美學追求,《中州學刊》2022年第3期,CSSCI;
5.副本模式、遊牧身體與生命政治新範式——中國網絡科幻小説的“後人類敍事”,《內蒙古社會科學》2022年第1期,CSSCI;
6.網絡遊戲與新媒體時代的文藝理論,《內蒙古社會科學》2019年第6期,CSSCI;
7.新世紀網絡科幻小説的現實境遇與中國經驗,《中州學刊》2018年第12期,CSSCI;
8.意指斷裂與表徵錯位——論新媒體時代的圖像表意問題,《內蒙古社會科學》2015年第3期,CSSCI;
9.紀實名義下的歷史虛構——評阿來<瞻對:終於融化的鐵疙瘩——一個兩百年的康巴傳奇>,《民族文學研究》2015年第2期,CSSCI;
10.新媒體文藝的跨媒介表意與傳播範式研究,《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5期,CSSCI擴展版;
11.新時代中國電影美學的探索之作,《中國作家·影視版》2021年第4期,北大核心;
12.網絡文藝學話語範式與學科體系構想,《中國社會科學報》2022年1月12日第A009版。
【主講課程】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文學概論、美學基礎、新媒體概論、跨文化傳播、比較文學、外國文學、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新聞傳播基礎理論、大學語文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