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鮊,漢語三級字 [3]  讀作鮊(bà或bó),鮊(bó):1、魚類的一屬,身體延長,側扁,為淡水經濟魚類之一。常見的有“翹嘴紅鮊”、“短尾鮊”等。鮊(bà):2、同“鮁”。
中文名
拼    音
bà,bó
繁    體
部    首
魚部
五    筆
QGRG
倉    頡
NMHA
鄭    碼
RNK

現代釋義

鮊bó(ㄅㄛˊ)
1、魚類的一屬,身體延長,側扁,為淡水經濟魚類之一。常見的有“翹嘴紅鮊”、“短尾鮊”等。
鮊bà(ㄅㄚˋ)
1、同“鮁”。
基本詞義
◎ 鮊
鮊 bó
〈名〉
白魚 [white fish]。魚綱鯉科。嘴斜,向上翹;腹面有肉稜,生活在淡水中。 [1]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鮊【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正韻》薄陌切,𠀤音白。《説文》海魚名。《博雅》鮊,鱎也。
又《集韻》步化切,音杷。義同。
説文解字
鮊【卷十一】【魚部】
海魚名。從魚白聲。旁陌切
説文解字注
(鮊)海魚也。從魚。白聲。旁陌切。古音在五部。玉篇讀平亞切。廣韻𧜗韻作𩹏。讀若書白不黑。未知所出。大玄昆次三曰。昆白不黑。不相親也。疑用此語。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