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魯酒

鎖定
人們邀請客人飲酒,常謙稱自己的酒為“魯酒”,表示酒很薄。也泛指山東酒廠出品的各式產品。
中文名
魯酒
出    處
莊子·祛篋》
表    示
酒很薄
泛    指
山東酒廠出品的各式產品

魯酒出處

魯酒照片 魯酒照片
語出《莊子·祛篋》:“魯酒薄而邯鄲圍。”為什麼魯酒薄而邯鄲圍呢? 《莊子》的舊注説:楚宣王大會諸侯,魯恭公最後赴會,而且貢獻的酒也很薄。楚宣王生了氣,就發兵進攻魯國,那時梁惠王正想進攻趙國的國都邯鄲,但怕楚國發兵救趙,就趁楚國起兵攻魯,無法救趙的機會包圍了邯鄲。但《淮南子》上也提到“魯酒薄而邯鄲國”,許慎卻解釋道:楚國大會諸侯,魯國和趙國都獻酒給楚王。趙國獻的是好酒,魯國獻的是薄酒,楚國管理酒的官員向趙國的獻酒人索賄,獻酒人不答應,管酒的官吏存心害他一下,就把趙國的好酒和魯國的薄酒掉了包。楚王喝了酒,恨趙國不恭,就發兵圍了邯鄲。後一説更為有趣,所以為後來大多數人所取。但兩種説法都一致認為魯酒是薄酒,魯酒於是成為薄酒的代稱。

魯酒古今歷程

魯酒自古在中國的釀酒行業中舉足輕重,雄踞前列。因為山東不僅是孔孟之鄉,更是酒的故鄉。李白曾稱讚魯酒“玉碗盛來琥珀光”,武松景陽崗醉打猛虎的故事更是婦孺皆知。魯酒在那時已是天名。
20世紀九十年代,山東白酒更是把中國白酒市場攪得風生水起,孔府家、孔府宴、秦池、齊民思、金貴、扳倒井等羣雄並起,既有80萬元拍一支廣告片的豪氣,又有3.2億奪“標王”的壯舉,“低而不淡”的勾兑技藝至今走在川酒、貴州酒的前面……但隨着“標王”的隕落,加上行業整體萎縮、政策調控、人們的健康觀念發生轉變,果酒、啤酒等白酒替代品的競爭等因素,山東白酒進入了“冬季”,風采不再。

魯酒發展現狀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泰山生力源、蘭陵、景芝、孔府家等四大魯酒發展達到極盛,白酒的國內市場佔有率之高、效益之好令業內稱奇。之後,由於山東省白酒生產規模的過度膨脹,和2001年國家調整白酒消費税政策的出台,魯酒的生產經營狀況急速下滑,虧損嚴重。
魯酒在經歷十年低谷後,卧薪嚐膽,厚積薄發,已經具備復興的基礎。那麼魯酒如何實現大跨越呢?國內眾多專家都在為魯酒復興獻計獻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魯酒復興只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條路,“走出山東”在局部省份開闢新根據地市場;第二條路,在區域內進軍高端品牌。
魯酒
魯酒發展需正確處理四個關係
魯酒發展風起雲湧。魯酒企業通過學習創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發展。在新形勢下,各企業更是鉚足心力,紛紛調整結構,擴大規模,爭取更好更快地向前發展。
在這種形勢下,結合魯酒企業自身的特點和發展方向,山東省白酒工業協會專家組組長黃業立提出了發展魯酒的“四個正確處理”。
一是正確處理單糧與多糧釀酒的關係。黃業立説,長期以來,魯酒企業以單糧生產為主。1996年以來,山東古貝春公司大膽改革和創新,率先引進濃香型五糧生產工藝和技術,結合自己的傳統工藝,生產北方濃香型多糧白酒,取得顯著成功。
受市場需求和古貝春公司的啓發,山東一些白酒企業紛紛改造窖池,革新工藝和技術,開始生產濃香型多糧白酒,從而促進了產品的升級換代,經濟效益明顯增加,使以低檔大眾白酒為主的魯酒發生了質的變化。
黃業立着重指出,生產單糧酒和生產多糧酒各有利弊:單糧型白酒窖香濃郁,香味協調,綿甜爽淨,且釀酒原料相對價廉,出酒率稍高,酒的成本低,缺點是口感單調;多糧酒,特別是五糧酒,醇厚豐滿,幽雅細膩,口感優於單糧酒,但原料價格較高,出酒率較低,成本高於單糧酒。
究竟採用單糧釀酒還是採用多糧釀酒,各白酒企業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切不可一哄而上,盲目模仿。
魯酒
就魯酒企業的現狀來説,我主張以單糧為主,適當發展多糧酒,藉以提高魯酒的價位和檔次。
二是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係。黃業立説,白酒行業是傳統行業,長期以來,企業往往注重實際操作,而缺乏理論研究。
其實,釀酒行業的理論豐富而又高深,值得下大氣力去研究和探討,如“香味成分的形成”、“酒的陳味是什麼?”、“通過什麼工藝措施提高其含量?”這些都有待於做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
理論不是虛有的,更不是可有可無的。理論首先解決方向問題,方向對了,勁兒才能使對,做事才能有好的結果。否則,沒有理論的指導,實踐就帶有盲目性、主觀性,就可能失去正確的方向;其次,理論還是對實踐的總結,帶有預見性和指導性,可以讓人少走或不走彎路,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對理論的研究。
這方面,古貝春公司帶了個好頭,他們建起了現代化的科研中心,在實踐的基礎上,加強科學和理論的研究,用先進的科學和理論去指導實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魯酒
三是正確處理學習與創新的關係。虛心向先進企業學習,一直是我們魯酒企業的優良傳統。多年來,魯酒通過學習四川的五糧工藝和技術,開發北方多糧濃香型酒,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在學習的同時,還要進行創新,創新是魯酒發展的靈魂。
對多糧釀酒,特別是五糧釀酒,我們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學習名優酒廠的經驗,但一定要因地制宜,一定要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調整產品結構,形成具有自己風格的多糧酒。如幽雅的陳香是典型的五糧風格,我們北方的五糧酒風格能否加以創新?我認為可以嘗試。有人認為可以通過改變釀酒的原料來改變多糧酒的風格,如糯米價格較高,是否可少用,小米釀酒風格獨特,是否可採用;既要注重多糧酒的風格特點,還要顧及降低酒的成本。總之,通過創新,形成我們的獨特風格,這樣對發展魯酒更為有利。
四是正確處理高檔產品和中低檔產品的關係。黃業立指出,長期以來,魯酒的產品以中、低檔為主,市場則以區域性為主。根據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魯酒要想有大的發展,必須改變這種狀況,開發和生產中高檔產品,以滿足高端消費者的需求。但是,以中、低檔產品為主的區域市場絕對不能丟,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黃業立認為,在鞏固和提升中、低檔酒的基礎上,適當開發和生產中、高檔白酒,以中、低檔白酒佔領區域市場,以中、高檔白酒佔領高端市場,努力開發省外市場。
開發省外市場必須要有經濟實力。如口子酒打南京市場投入3000多萬元,東北“黑土地”酒靠實力打拼。根據魯酒企業的情況,最現實的是通過開發中、高檔產品,提高檔次,提升效益,使魯酒健康、穩定地發展。

魯酒所獲成績

2006年山東全省白酒企業共產商品酒80.21萬千升,比上年增長了20.01%,佔據了全國白酒總產量的20%,繼續排名第一,比全國白酒產量第三、四、五名的三個省份總和還多,不僅如此,魯酒“無特性、無品牌、無市場”的歷史正在改變,在此背景下,山東省白酒工業協會、山東省輕工紡織工會、齊魯晚報、山東省糖酒商業協會聯合主辦了“2007齊魯白酒高峯論壇”。
2007年3月15日,經過整整一年的評價審核,由中國食品協會認定的“純糧”標誌,最終花落魯酒五朵金花。從今天開始,扳倒井、泰山生力源、景芝神釀、蘭陵、雲門春產品可以粘貼“純糧”新標籤了,這也意味着魯酒突圍成功,衝進了國內高檔白酒的行列。
從2005年3月份開始,中國有關主管部門開始在全國名酒企業試點“純糧”標誌認定,先後有五糧液、茅台、劍南春、瀘州老窖等部分高檔白酒貼上了“純糧”新標誌。而要獲得“純糧”新標誌,白酒生產原料要求全部採用糧食釀造、工藝技術科學嚴謹、生產設備和生產環境良好、產品質量優秀、可安全放心消費,並經過國家級專家組科學嚴謹的純糧固態白酒現場評價審核。

魯酒品牌區域

魯酒區域性

因為魯酒在大發展時期失掉了大批的省外市場,市場規模被壓縮到省內,酒廠在初期各自為戰,演變到各個品牌具有很強的區域性。
譬如魯西北比較常喝泰山生力源的泰山特曲,濟南人也常喝趵突泉和孔府家。魯西南一提起蘭陵就讚不絕口,但是古貝春也不錯。淄博人喝扳倒井挺上口。景芝景陽春系列也牢牢把持着濰坊和東營這山東兩大崛起城市的白酒市場,濰坊人平常聚個會喝點乾隆杯、雲門春也行。青島人就是琅琊台,煙台喝點本地的窖藏酒,日照就常喝本地的五蓮酒。

魯酒品牌

魯酒的品牌發展之路大體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廣告酒”事件之前,也就是1999年之前,齊魯大地的酒類品牌並沒有這麼多,小酒廠還未成形,大部分產品屬於黃淮酒系的濃香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便是當時的魯酒“四大家族”—蘭陵、泰山特曲、孔府家、景芝景陽春系列,“四大家族”在當時執山東白酒的產量和銷量牛耳。提起山東白酒,無論是品牌影響力還是酒質,“四大家族”仍然是首屈一指。
第二個階段是步入21世紀後,“秦池事件”後魯酒市場出現戰國局面,一方面輿論的劣勢加上川酒、汾酒同屬黃淮酒系的徽酒、蘇酒趁機大量湧入山東市場,造成正在往中高檔酒轉型期的“四大家族”實力嚴重受損,產量和銷量大規模萎縮。第二方面山東的二級品牌成長迅速,在搶奪中低檔白酒市場上佔得先機,以秦池酒業所在城市濰坊為例,中等以上規模酒廠竟有五六家之多。後來隨着東北酒的崛起,魯酒市場形勢更加嚴峻。在提出魯酒復興的口號之後,各家酒廠適時調整品牌戰略和營銷模式,大酒廠放下架子,中等、小型酒廠也不再渾水摸魚擾亂市場價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振興魯酒,這個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品牌有“八大金剛”—泰山生力源、蘭陵、景芝、孔府家、趵突泉、古貝春、扳倒井、琅琊台。此外,天地緣、雲門春、乾隆杯等酒廠也頗具規模,具有不錯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