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魯道夫

(二戰時期比利時飛行員)

鎖定
魯道夫,男,二戰時期比利時的飛行員
中文名
魯道夫
外文名
Rudolf
國    籍
比利時
出生地
布魯塞爾
出生日期
1911年11月18日
職    業
二戰時期比利時飛行員
性    別

魯道夫開始飛翔

他出身歐洲貴族家庭,一個僅僅擁有民用飛行駕照的飛行員,卻在慘烈的西班牙內戰戰場上成為佛朗哥麾下戰功最卓著的外籍飛行員。當已厭倦戰爭的他重返故土時,發現戰爭的陰霾早已籠罩在祖國的上空。為了保衞家園,他再次投身軍隊,最初卻被送進了步兵師……當比利時、法國相繼淪陷時,他毅然逃亡到英國。在英國皇家空軍,他為保衞大不列顛的自由喋血碧空。
1911年11月18日,魯道夫·德埃姆裏庫爾特·德格倫內伯爵出生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一個歐洲傳統的天主教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查爾斯是比利時的德格倫內伯爵,母親瑪麗是個法國的女伯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毗鄰德國的比利時首當其衝,為了躲避戰亂,德格倫內伯爵一家人流亡英國,後來又搬到法國巴黎。一戰結束後,伯爵一家返回比利時,定居在小城阿爾特。18歲的時候,魯道夫被家裏送到法屬摩洛哥著名的卡薩布蘭卡去學習農業。
魯道夫從摩洛哥返回比利時後,應招入伍。他天性喜歡冒險,勇敢無畏,很想加入比利時航空隊,當一名飛行員。遺憾的是由於視力不夠,他被航空隊拒之門外。1933年,魯道夫迫不得已加入了騎兵團(説句題外話,航空史上冒似從騎兵團出來的偉大飛行員不在少數啊,比如紅男爵)。1935年,魯道夫的一個姐姐安妮取得了民用飛機的飛行駕照,消息傳來,這位年輕氣盛的貴族青年馬上也去自費學習了飛行,並取得了飛行駕照。

魯道夫戰鬥經歷及戰果

1936年12月到1937年2月,魯道夫進入位於塞維利亞的一所飛行學校進行了短暫的訓練,就被派到了駐紮在薩拉戈薩的3-E-11中隊,該中隊裝備了德國“禿鷹軍團”贈送的老式He 46飛機(一款德國製造的雙翼飛機,主要用於偵察,二戰期間,匈牙利空軍曾使用該飛機參與對蘇聯作戰的“巴巴羅薩”行動,德國空軍還曾把已經用作教練機的He 46重新投入戰場,用來做騷擾蘇軍的夜間轟炸機),主要執行偵察任務。16次作戰飛行之後,魯道夫調到了1-E-2中隊,這是個戰鬥機中隊,裝備有He 51雙翼戰機,國民軍空軍引進該型戰機以迎戰西班牙共和國ZF用黃金儲備從蘇聯購進的I-15雙翼機。
1937年4月7日,1-E-2中隊在卡拉斯卡爾作戰,4月12日,在聖昆特利亞作戰。他們使用“連環”戰術(意大利人稱之為Cadena,一種用於在空中協防,並可持續向地面目標開火的戰術),連續不斷地向共和國軍隊的陣地發動攻擊。魯道夫和他的戰友們不僅要面對地面的炮火,還不斷與共和國空軍的蘇制戰機在空中展開激烈的交鋒。他們中隊有不少飛行員在戰鬥中負傷、陣亡或是被俘。魯道夫在頻繁激烈的空中格鬥中既沒有被擊中,也沒有取得擊落敵機的戰績。6月,該中隊參與了韋斯卡之戰,這是魯道夫駕駛He 51的最後一戰。1937年11月,他調到駐防薩拉戈薩的4-G-12大隊,改飛從意大利購進的Ro.37(意大利製造的一款雙座雙翼偵察機,不過在西班牙戰場上,該飛機不僅用於偵察,還經常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甚至為SM.81轟炸機護航)。不過他在這裏沒待多久,就應(百度)召前往塔布拉達參與組建一支新的戰鬥機部隊。
西班牙國民軍空軍接收了一批菲亞特CR.32戰機(一款意大利雙翼戰鬥機,1933年中國國民ZF也曾訂購了16架該款戰鬥機,在抗日戰爭初期,曾參與對日作戰,在1937年就都損失掉了),決定用這批飛機組建一個新的CR.32戰機大隊——3-G-3大隊,急需像魯道夫這樣有經驗的飛行員。經過短暫匆忙的訓練,這批原來主要執行空中偵察和對地攻擊任務的飛行員就成為新的戰鬥機駕駛員。
國民軍高層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共和國軍隊向特魯埃爾發動了進攻,於是魯道夫和一些戰友又緊急調到著名的2-G-3大隊(該大隊被稱為Patrulla Azul,即“藍色巡邏兵”,是第一個CR.32戰機大隊)。
第一次駕駛CR.32戰機升空作戰,魯道夫就不得不在敞開着的座艙裏駕機升到高空,氣温最低時驟降到零下50度。激烈的交火中,魯道夫的CR.32被擊中,所幸的是他成功迫降,使得自己和座機都倖免於難。
國民軍重新奪回了特魯埃爾之後,2-G-3大隊轉場到陶斯特,對阿拉貢方向作戰。1938年3月9日,國民軍發動攻勢,在短短的幾周之內,共和國的領土被分割成兩塊,乘勝進軍的國民軍兵鋒直抵海濱。從貝爾奇特的新機場起飛,2-G-3大隊為地面部隊提供炮火支援,並竭力攻擊敵人的後勤補給隊伍。3月12日,魯道夫宣稱他首開紀錄,在伊哈爾附近擊落了1架敵機,不過並未得到證實。
就在此時,斯大林下令召回所有在西班牙作戰的蘇聯飛行員,此舉極大地削弱了共和國的空中力量。
隨後,在攻打巴倫西亞的戰役中,5月31日,魯道夫宣稱再次擊落1架敵機,6月19日,他聲稱又擊落2架(1架I-15和1架I-16,西班牙人給I-15和I-16起的綽號分別是“拉塔”和“查託”)。除了參與空戰外,魯道夫還要攻擊地面的步兵陣地,為Ju 52轟炸機護航。
7月24日,西班牙共和國軍隊在埃布羅河發起攻勢,這是西班牙內戰中(百度)共和國發動的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8月14日,魯道夫擊落1架蘇制戰機,這是他擊落的第5架戰機了,不過由於前4架戰績都沒有得到證實,所以這1架成為官方承認他擊落的第1架。9月1日,魯道夫擊落1架格魯門FF-1(美國製造的雙翼戰鬥機,20世紀30年代主要裝備美國海軍,加拿大曾獲得許可證生產了57架,1937年西班牙共和國ZF通過表面上以土耳其ZF的名義採購了40架)。
2-G-3大隊與共和國空軍在埃布羅河地區展開猛烈地搏殺,官方記錄裏魯道夫的戰績也一路飆升。
9月22日,擊落1架I-15和1架I-16。10月2日,擊落1架I-16。10月3日,擊落1架I-16。11月2日,擊落1架I-16。11月3日,擊落1架I-16。11月12日,擊落1架I-16。
11月16日,共和國軍隊開始後撤,埃布羅河之戰以失敗告終,留給西班牙共和國的日子變得屈指可數了。
此役結束後,魯道夫終於可以暫時休息一下了。在一封信裏,他表達了對這場戰爭的厭倦。然而戰爭還沒有結束,12月23日,佛朗哥發動了加泰羅尼亞攻勢,對共和國展開了最後一擊,而此時的國民軍空軍無論是在戰機數量上還是技戰術上都遠遠超過了對手。1939年1月3日,魯道夫擊落了1架I-15,這是他在西班牙內戰中擊落的第10架飛機(得到官方承認的),也是他在西班牙取得的最後一次戰績。
1939年3月31日,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共和國軍隊放下了武器,以佛朗哥為首的西班牙國民軍贏得了內戰的勝利。1939年5月15日,馬德里舉行了規模宏大的勝利閲兵,作為國民軍空軍最傑出的外籍王牌飛行員,魯道夫駕機升空,與其他功勳飛行員用飛機在馬德里上空組成了FRANCO(佛朗哥)的字樣,慶祝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