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魯西南抗日救國總會

鎖定
1938年9月,在共產黨員程力夫等人的領導和組織下,聯合周邊廣大區域的抗日組織形成合力,魯西南抗日救國總會就此成立,總部就在菏澤市牡丹區安陵集(駐地安陵村)。 [1]  以安陵集為中心的魯西南抗日根據地開始為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力盡綿薄。 [4] 
中文名
魯西南抗日救國總會
外文名
Southwest Shandong Anti-Japanese National Salvation Association
成立時間
1938年9月
機構職能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駐    地
菏澤市牡丹區大黃集鎮安陵村

目錄

魯西南抗日救國總會沿革

1934年,於子元同志等在魯西南的安陵集一帶開展地下革命鬥爭活動,傳播馬列主義思想和救國救民革命火種,開闢魯西南革命根據地,並在安陵集(駐地安陵村)建立了菏澤市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中國共產黨安陵集黨支部 [2] 
1938年9月,在共產黨員程力夫等人的領導和組織下,聯合周邊廣大區域的抗日組織形成合力,魯西南抗日救國總會就此成立,總部就在菏澤市牡丹區安陵集(駐地安陵村), [1]  以安陵集為中心的魯西南抗日根據地開始為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力盡綿薄。 [4] 
1939年2月,楊得志崔田民率領八路軍115師344旅一部挺進魯西南邊區組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冀魯豫支隊 [2]  楊得志、黃克誠分別率部到達魯西南,創建了以安陵集(本村駐地)為中心的冀魯豫抗日根據地 [5] 
魯西南抗日救國總會駐地安陵集(村)衞星區位圖 魯西南抗日救國總會駐地安陵集(村)衞星區位圖

魯西南抗日救國總會意義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特別是日寇侵佔魯西南後,安陵集(村)人民在中國共產黨人的領導下,發起火熱的抗日救亡運動。魯西南抗日救國總會是魯西南第一個較大的抗日救亡組織,該組織的成立,大大促進了魯西南地區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 [1] 
魯西南抗日救國總會駐地菏澤市作為敵後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據地冀魯豫邊區中心區,該市的抗日戰爭是全國和冀魯豫邊區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八年抗戰期間,共有2.1萬人參加八路軍主力部隊,1.8萬人參加地方抗日武裝,發展民兵8.6萬人,發動羣眾25.3萬人,開展大小戰鬥1300餘次,殲滅日偽軍4萬餘人,為全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突出貢獻。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