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魏暢茂

鎖定
魏暢茂(Archbishop Antoine-Pierre-Jean Fourquet),宗座巴黎外方傳教會(Missions étrangères de Paris,M.E.P)會士,天主教廣州代牧區主教(1923-1946),天主教廣州總主教區總主教(1946-1947)。
中文名
魏暢茂
國    籍
1872
職    業
主教
主要成就
天主教廣州代牧區主教,天主教廣州總主教區總主教(1946-1947)
出生地
法國
信    仰
天主教

魏暢茂早年經歷

魏暢茂於1872年6月3日生於法國的PUS,幼年入巴黎外方傳教會小修院,1896年2月29日晉鐸。1899年(清朝光緒二十五年)來華,追隨天主教廣東代牧區主教光若翰(Bishop Jean-Baptiste-Marie Budes de Guébriant)傳教。後任廣州石室天主堂主任司鐸,天主教廣東代牧區副主教,於 1904年建立了廣州聖心中學;1911年出資幫助同盟會會員陳垣創立了《震旦日報》,宣傳革命思想;1919年代管廣州市政府普濟三院院務。
魏主教與美國外方傳教會神父 魏主教與美國外方傳教會神父
1923年2月20日,魏暢茂被教廷任命為天主教廣州代牧區主教,領銜領銜Themisonium城主教(位於敍利亞,是基督教早期重要教區,已經消亡)。9月23日接受祝聖;任內,參與了《中梵教務條約》的起草(因法國反對,未實現),任命國籍神父楊福爵為教區副主教,提高中國神職的地位;先後辦了明德女子中學及附小、日新小學等學校。並於1928年,1939年兩次大規模維修廣州石室主教座堂,將教堂內部分桁木結構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並在教堂外加築鐵枝欄杆,邀請美國外方傳教會(Societas de Maryknoll pro missionibus exteris)來粵協助教務。

魏暢茂主要貢獻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魏暢茂興辦多項福利事業,長期施粥賑濟饑民;代管廣州城西方便醫院,施醫贈藥方便羣眾,擴充院務,使醫院設備日趨完善,並創辦附屬護士學校;再次代管普濟三院,設法解決孤寡殘病老人的生活困難。鑑於魏對於廣州的貢獻,1947年,廣州市政府衞生局長何熾昌代表市政府贈給他一條金鑰匙和刻有慈善為懷的白雲石牌一塊,並授予他廣州市榮譽市民的稱號。

魏暢茂解放戰爭時期

1946年4月11日,羅馬教廷宣佈建立中國聖統,廣州代牧區升格為天主教廣州總主教區,魏暢茂受任廣州總主教區第一任正權主教,1947年12月11日退休,1948年5月21日,受教廷任命,領銜幹革拉城(Gangra)主教(為土耳其小亞細亞半島,是基督教早期著名的教區,已經消亡)。

魏暢茂去世

1952年2月18日,魏暢茂病逝於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