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魏傳經

鎖定
魏傳經,男,1931年3月生於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黨集鄉張石店村人。山東省成武縣文化館副研究館員。1951年,魏傳經從成武師範畢業後,被分配到成武縣文化館工作, 收集民歌370首,其中《包楞調》、《花蛤蟆》、《花開蜜蜂來》等參加過1963年和1983年 山東省民歌會演和演唱會,上海唱片廠灌製了唱片。
中文名
魏傳經
出生日期
1931年3月
出生地
黨集鄉張石店村
職    稱
山東省成武縣文化館副研究館員
魏傳經,男,1931年3月生於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黨集鄉張石店村人。山東省成武縣文化館副研究館員。1951年,魏傳經從成武師範畢業後,被分配到成武縣文化館工作, 收集民歌370首,其中《包楞調》、《花蛤蟆》、《花開蜜蜂來》等參加過1963年和1983年 山東省民歌會演和演唱會,上海唱片廠灌製了唱片。
包楞調是流行在成武縣民間歌曲。1962年10月,成武縣文化館幹部魏傳經在田集鎮小程樓村採訪民間歌手周金英時,收集並記錄了歌詞,後由成武縣第一中學教師孫嘯天譜曲。
周金英演唱的包楞調,64段詞由一首詩發展而來。詩為:“晴空明鏡,松峯鳳鳴,星亭清靜,景動風輕。”詩中的每個字按先後順序演變成四段詞,每段由四句組成。整個唱詞內容表現廣泛,春夏秋冬、山水花草、日月星辰、君王賢士、公子小姐、天仙神怪、名勝古蹟等等,無所不包,應有盡有。
1963年,魏傳經改寫填詞的包楞調,在山東省民歌演唱會上,由菏澤地區代表隊姚月蘭演唱。演唱會後,由上海唱片社灌製唱片,《歌曲》雜誌同年第四期發表,從此在全國流行起來。第二年5月,由山東省歌舞團獨唱演員張英在“上海之春”音樂會上演唱,音樂界人士紛紛發表評論。成武民歌包楞調的問世,填補了我國聲樂史上民間花腔的空白,打破了國外音樂界認為只有歐美才有民間花腔的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