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魁星樓

(遼寧省瀋陽市魁星樓)

鎖定
魁星樓位於瀋陽古城外的東南角,大東區萬泉河的北岸,是一座特殊的古剎。始建於1628年(後金天聰二年),後經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1861年(咸豐十一年)、1882年(光緒八年)三次重修,樓閣殿堂規模宏偉壯觀,“星閣晴霞”是瀋陽八景之一。此寺和樓閣在五十年代尚存,1966年至1976年期間被拆除,寺廟現已無存。
中文名
魁星樓
地理位置
瀋陽市瀋河區魁星樓路
佔地面積
1600 m² [1] 
投用時間
1628年 [1] 
建築面積
460 m² [1] 

魁星樓歷史沿革

此寺和樓閣在五十年代尚存,1966年至1976年期間被拆除,寺廟現已無存。 [1] 

魁星樓建築格局

當時魁星樓高峙城東,夕照晚霞,一望千里,“星閣晴霞”是瀋陽八景之一。整個寺廟佔地1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460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呈長方形。在其東南側有高約20餘米的魁星樓,為三層歇山式。底層呈正方形,青磚砌築,四面為半圓形拱門,門下有台階,牆基頂上為花格式女牆,基層為空閣,內有樓梯可登二層;二層磚築,四面有拱門,小於一層面闊,外有十二根立柱,柱上為斗拱、飛檐,內部有樓梯可登三層;三層為木結構,隔扇門,外有十二根立柱,柱頭上為斗拱、檁枋,均施彩畫,上為歇山頂灰瓦。內供檀香木雕刻的魁星像,其頭部如怪異的鬼形,一足向後翹起像魁字的大彎鈎,一足獨立似獨佔鰲頭之狀,右手高舉硃筆,左手端一方硯。這是按照“魁星點狀元”之説,臆造出這一魁星踢斗的形象。明清時期盛行科舉制度,一些文人每逢進京趕考前都要到魁星樓叩拜魁星,祈求保佑金榜題名。寺院的前面築有圓旋門,門上有青磚門額,上刻“魁星樓”三個大字,左右立兩根旗杆,寺院北面設有三角石柱架,懸掛鐵鐘一口。再北有大殿三楹。殿內正中塑文昌帝君像,其東塑觀世音菩薩像,西塑張仙像。大殿西側有正房六楹。 [1] 
瀋陽魁星樓坐落在萬泉河北岸,地處高敞,樓上窗開四面,登樓遠眺,北邊金碧輝煌的故宮鳳凰樓,南邊瀏覽勝地小河沿盡收眼底,《瀋陽縣誌》中所記的瀋陽著名八景之一“星閣晴霞”中這樣記載:“魁星閣高峙城東,夕照晚霞一望千里。”就是對魁星樓的真實寫照。“星閣晴霞”不僅是瀋陽八景之一,而且在東北也僅此一處。 [2] 

魁星樓建築特色

瀋陽魁星樓採用中國古代傳統的歇山式建築,皇宮廟堂一般也是採用這種建築形式。為古代漢族建築屋頂樣式之一,在規格上僅次於廡殿頂。因此,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文化特色,是中國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1] 

魁星樓復建工作

近年來社會上覆建魁星樓的呼聲始終不減,有關部門正在抓緊時間,商討如何落實、推進重建魁星樓的工作。有關部門表示:原則上會按魁星樓的歷史原貌進行建設。為了建好魁星樓,相關人員已專門進行了認真考察,還查閲了大量歷史文獻資料。經過幾年的籌備,復建魁星樓的方案終於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