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鬱閼

鎖定
鬱閼,讀音是yù è,漢語詞語,意思是猶鬱滯;謂受壓抑,遏止;亦作“ 鬱遏 ”。出自《呂氏春秋·古樂》。
中文名
鬱閼
出    處
呂氏春秋·古樂》
讀    音
yù è
注    音
ㄧㄩˋ ㄜˋ
釋    義
猶鬱滯;謂受壓抑,遏止;亦作“ 鬱遏 ”

目錄

鬱閼解釋

1、亦作“ 鬱遏 ”。 2、猶鬱滯。3、謂受壓抑,遏止。 [1] 

鬱閼出處

呂氏春秋·古樂》:“民氣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 高誘 注:“閼讀曰遏止之遏。”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二·升麻》:“升麻葛根湯乃發散陽明風寒藥也, 時珍 用治陽氣鬱遏及元氣下陷諸病。”
唐 陸龜蒙 《怪松圖贊》序:“及其壯也,力與石鬦,乘陽之威,怒己之軋,拔而將升,卒不勝其壓,擁勇鬱遏,坌憤激訐,然後大丑彰於形質,天下指之為怪木。”
參考資料
  • 1.    鬱閼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02]